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她那麼愛笑,卻一直想輕生,醫生提醒:警惕微笑抑鬱症

歌手李玟因患抑鬱症輕生去世的消息令外界扼腕嘆息。據家人透露,李玟於數年前患上抑鬱症,與病魔經過了長時間鬥爭,近期病情急轉直下,最終沒能擺脫該病的困擾。

李玟離世的消息令不少網友痛心,也有人感到震驚。為什麼看起來愛笑開朗的她,會患上抑鬱症?

這其實是很多人對抑鬱症的誤解,抑鬱症門診經常會接診一些看來像「小太陽」一樣的人,但他們已經是抑鬱症重度患者。

你了解什麼是「微笑型」抑鬱症嗎?我們應該怎麼識別它,又該怎麼面對它?今天1藥網來為大家詳細解答。

一、別人眼中的「開心果」,可能一直在自殘

17歲的花季少女小林,平時一看到人就笑,是身邊人的「開心果」,但不為人知的是她身上有多處因自殘留下的傷口。

她告訴醫生,自己白天努力微笑,假裝快樂,到了晚上獨處的時候,會特別難受。每晚小林都在為各種事情焦慮,怕學習不好辜負父母的期望,怕老師同學不喜歡自己。被各種負面情緒包圍時,小林只有劃傷自己的時候才能平靜下來,她好幾次站上天台想跳下去。

像小林這樣的患者被稱為「微笑型」抑鬱症。相比普通抑鬱症患者,「微笑型」抑鬱症患者有更好的社交能力,他們習慣用微笑來隱藏憤怒、焦慮、憂傷的情緒,很多患者都屬於「討好型」人格,用強顏歡笑來滿足別人苛待自己,讓外人以為自己生活愉快,卻獨自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比起將負面情緒表現出來的抑鬱症患者,「微笑型」抑鬱症更具隱藏性,有時候他們甚至比正常人表現得更陽光、自信、樂光、開朗,不僅騙過了身邊人,甚至會騙過自己,這類患者更容易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危險性也比一般抑鬱症患者更高。

二、哪些人是抑鬱症高發群體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披露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罹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數量增速約18%。

抑鬱症是一種還未被充分認識和理解的特殊健康問題,它主要表現在心理和行為上,看不見也摸不着,卻能給人體帶來致命的精神折磨。人們對抑鬱症的不重視,給患者帶來了精神和身體上的痛苦,甚至造成很多悲劇的發生。

根據《柳葉刀》公佈的預估數據,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被診斷出抑鬱症,哪些人是抑鬱症的高發群體呢?

1.有抑鬱症遺傳史的人群,父母雙方一方患有抑鬱症,其子女抑鬱症的患病率約為25%。

2.女性群體。《柳葉刀-精神病學》的研究顯示,女性抑鬱症患病率為男性的2倍,女性的懷孕、流產、分娩後、更年期等特殊階段是抑鬱症的高發期。

3.青少年。全球青少年抑鬱障礙患病率達1.3%,並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5.由於社會環境的因素,處於高度壓力、激烈競爭中的人群也是抑鬱症高發人群。

6.遭受負面以及創傷的人群,如小時候經歷過心理創傷以及突然發生的不幸事件的人,比如親人離世、離婚、突發公共事件、天災人禍等。

7.對酒精、毒品等濫用和依賴的人群。

8.患有嚴重身體疾病的人群。

三、發現有抑鬱症傾向該如何自救

70%—80%的抑鬱症可以通過治療好轉或康復,但目前我國抑鬱症的就診率卻不足10%。正視疾病,積極尋求治療,是抑鬱症患者自救的最好方式。

1.如何識別自己是否有抑鬱症傾向

1藥網提醒:抑鬱症的早期症狀主要體現在情緒、認知、身體狀態三個方面。

情緒症狀:感覺不到生活的樂趣,做什麼事都沒有興趣,長期沉浸在焦慮、不安的情緒中,無法自我調節。

身體症狀:食慾下降,失眠多夢,渾身不舒服,總是懷疑身體有病,經常去醫院就診,卻查不出軀體的病症。

認知症狀:記憶力下降,反應慢,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沒有條理,對周圍事物都漠不關心。

2.確診後如何配合治療

抑鬱症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這是目前國際上最科學的治療方法。

患者和家屬需要注意的是,抑鬱症是治療期漫長且高復發風險疾病,抑鬱症一旦復發次數超過三次,就可能需要終身服藥來控制。

所以在抑鬱症的治療過程中,不僅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堅持治療,還需要家人的支持和鼓勵,患者才能走出抑鬱症的陰霾。

3.抑鬱症的藥物治療

抑鬱症的藥物治療分為急性期治療和慢性期治療。

急性期治療。抑鬱症早期,也就是急性期。這個時期的治療一般服藥2-3個月病情就會得到好轉,然後再進行半年左右的鞏固治療期,患者基本就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慢性期治療。當抑鬱症比較嚴重,也就是發展到慢性期的時候,服藥時間會相對較長,一些病情嚴重的患者需要連續服藥2—3年,才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1藥網建議,無論是急性期還是慢性期,在抑鬱症症狀得到控制後,患者還需要進行5年左右的維護治療期,期間,需要隨時監測患者的情緒狀態,發現問題積極就醫,以防復發。

4.抑鬱症的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控制抑鬱症的重要方法,對於創傷性抑鬱症患者療效顯著。心理治療最重要的是要重建和修復關係,包括構建積極的心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家庭關係、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外界環境的改變對抑鬱症會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抑鬱症是導致自殺的高危因素,面對該病症,患者要接納現實,自我關懷以及積極配合治療,同時還需要家人和社會的支持。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1藥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22/193065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