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前景黯淡。(示意圖)
全球經濟衰退雜音四起,《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全球經濟短暫的好運可能即將結束,主因在於中國大陸出口不振,預告著全球貿易放緩加劇。
報導指出,雖然全球總體通膨率正在下降,許多國家的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但全球製造業活動正在減弱,像是歐洲今年早些時候陷入溫和衰退,中國大陸從疫情封鎖中恢復的勢頭正在放緩,今年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僅年增6.3%、季增0.8%,均低於外界預期;此外,許多新興市場得同時設法解決沉重債務負擔和高利率造成的困境。
報導提到,上個月大陸出口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消費者通膨則持平,這是因為需求疲軟導致通貨緊縮風險上升的跡象。美國財長葉倫示警,大陸是世界許多國家的重要進口國,因此,當大陸成長放緩,會對許多國家的成長產生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大陸出口和全球貿易放緩,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高利率,以及全球消費者在疫情流行期間已大量購買商品。一些經濟學家擔憂,隨着中美兩國在經濟上漸行漸遠,全球貿易和經濟成長會持續被拖累。
此外,美國聯準會7月可能再度升息,儘管不確定此後利率會增加多少,但去年美國利率上升,吸引資本流入以美元計價的資產,美元價值被大幅推高,對許多使用美元償還債務以及進口食品和能源的低收入國家帶來問題。
IMF警告,雖然美元今年回吐大部分漲幅,但聯準會未來方向的不確性,給貧窮國家帶來近一步美元升值的風險,未來恐有超過一半低收入國家和四分之一中等收入國家,因此陷入債務困境或面臨違約風險。
加上俄烏戰爭也給低收入國家帶來壓力,擾亂能源和糧食供應,推高世界各地的通膨。綜合上述不利因素,報導認為全球經濟好運可能即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