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黨媒要青年到祖國需要地方發揮光和熱 引起青年怒吼 輿論翻車

《人民日報》10日一篇特稿《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向中國青年喊話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光和熱,「不僅能夠留下無悔的青春記憶,而且將在基層磨礪中獲得受用終身的精神財富」。網民憤怒留言「我去最苦的地方發光發熱,你的孩子在煙草局吹空調」、「官二代富二代去哪了」?

《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內容不管在微博或抖音視頻下的留言都大翻車。網絡截圖

人民日報》10日一篇特稿《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向中國青年喊話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光和熱,「不僅能夠留下無悔的青春記憶,而且將在基層磨礪中獲得受用終身的精神財富」。網民憤怒留言「我去最苦的地方發光發熱,你的孩子在煙草局吹空調」、「官二代富二代去哪了」?

分析指,改革開放後,中國年輕人意識到高官特權有多麼不平等,造成輿論大翻車,這就是民意的展現。

這篇《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提到,青春的樣子,本就是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樣子。樹立積極的就業觀念,在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各方面工作中爭當排頭兵和生力軍,一樣能實現青春的價值,還能為一生的奮鬥奠定基石。

文章稱,在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中,有的青年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建功立業,有的青年成長為省級「優秀共青團員」,得到了磨礪和成長;在「三支一扶」計劃中,大學生「新農人」把現代農業知識和技能帶到農村,既助力端牢中國飯碗,又拓展自身的職業賽道。

文末還鼓勵,「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光和熱,不僅能夠留下無悔的青春記憶,而且將在基層磨礪中獲得受用終身的精神財富,為走好職業生涯提供源源不斷的滋養」。

「黨媒發這文章,所用的語言就是文革語言的翻版。」政治評論人士陳破空對本台表示,當時毛澤東搞上山下鄉有原因,其一是他發動紅衛兵起來造反,成功打倒政敵劉少奇。但另一方面紅衛兵不散,對毛構成政治威脅。加上城市沒有就業機會,把紅衛兵打發到農村,一舉數得!

陳破空:「現在習近平面對上山下鄉,也有兩原因。首先是經濟上,現在大學生畢業即失業,中國經濟下滑到改革開放以來最壞的程度,就業難、大家都躺平。沒法找到就業機會,所以打發他們去做沒人幹的苦活,所以通過人民日報來號召」。

另一方面,陳破空認為去年白紙運動嚇壞了習近平,發現都是「00」後年輕人,出來集會結社喊出「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躺平是不穩定因素,因此要把這些青年打發到那些艱苦的地方去。

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改革開放以來就業最嚴峻的幾年

《人民日報》這篇特稿,就像一支火柴點燃社交媒體的怒火。網民爭相留言稱,「忽悠年輕人去搞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戌邊。絕口不提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煙草、中國銀行」、「讓我們去煙草、電力、石油、發達地區做公務員發光發熱吧」、還有人嘲諷「內外脫鈎、上下脫節是最大的風險。」

陳破空說,中國年輕人憋着一肚子氣,那些高官、達官貴人把孩子和家族資產轉移到西方,卻不要中國年輕人讀英文。中國歷經改革開放後,他們都意識到特權階層享盡各種特殊待遇。「他們一放出文章,讓大家立即意識到不平等,結果輿論大翻車,這才是真正民意的體現」。

中國網絡流傳一篇關於就業險峻的文章,在網易已經下架。文章稱,「今後幾年將是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業形勢最嚴峻的幾年,我們將深入探討當前就業形勢的挑戰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蔡昉在一場論壇指出,過去三年中國的城鎮失業率在絕大多數時間一直處於自然失業率之上,也就是說中國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周期性失業,失業導致收入減少,使得經濟在該復甦的時候遭遇到「磁滯效應」。「簡單地說,「就是當衝擊過去以後,在經濟應該恢復到常規狀態的時候,卻回不到過去的常態上去,停留在復甦乏力的狀態」。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11/1925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