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莫迪訪美 印度成為最大的地緣政治受益者

華盛頓有意釋放信息:莫迪對美國的此次訪問將是美印關係的轉折點和「里程碑」。拜登政府排除一切干擾,包括對烏克蘭戰爭的態度及印度國內的人權問題障礙,致力於推動美印關係的戰略突破,將兩國關係升級到不是盟友但超越盟友的層級,最主要的驅動力是美國對外戰略轉型為以大國競爭為核心,針對主要戰略對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塑造新的戰略環境和國際秩序,而美國將印度視為不可或缺的、主要的發揮支柱作用的關鍵合作夥伴,其地位甚至一定程度上超過了日本。

印度總理莫迪2016年6月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時任副總統拜登(後排左)在場

印度總理莫迪正在美國訪問。他是拜登政府成立兩年多來邀請對美進行「國事訪問」的第三位外國首腦。

拜登邀請的第一位對美進行國事訪問的領導人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因蓄意機密推進澳英美同盟(AUKUS)談判並無視巴黎的利益和尊嚴使美法關係出現裂痕,為修補兩國關係,拜登以國事訪問的禮儀招待了馬克龍,其安撫意味濃厚。

換言之,假如沒有發生「AUKUS」事件,法國總統可能不會成為拜登政府任期首位對美進行國事訪問的外國領導人。

華盛頓真正看重的地緣政治夥伴、韓國總統尹錫悅在馬克龍之後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在其訪問期間,美韓簽署了《華盛頓宣言》,圍繞共同的地緣政治挑戰,兩國關係升級,並為美日韓三國機制的形成開闢了道路。

作為第三位以國賓身份訪美的首腦,莫迪將在華盛頓出席拜登的私人晚宴,在白宮與後者會談,享用其設下的國宴,並在美國國會聯席會議上面對參眾議員進行演講,凸顯了美印關係正在朝着高水準的方向發展。

在美國國會聯席會議上再次進行演講,使莫迪獲得了兩次進行同樣活動的殊榮。

接受拜登政府全套國事訪問規格招待的莫迪在訪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德里和華盛頓對彼此的信任,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不少人可能會感到費解,過去16個月,莫迪政府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未進行任何譴責,反而與其繼續保持和加強經貿聯繫,特別是大規模擴大對俄能源採購。

但莫迪認為,批評印度姿態的觀點在美國並不普遍,全世界都清楚印度的立場,首要倡議是和平,全世界對印度絕對有信心。

莫迪的話可能比較「外交辭令」,更準確地說,出於外交和戰略目的考量,拜登政府決定對印度「網開一面」,只要其不對俄羅斯的戰爭提供直接支持,就睜隻眼閉隻眼。

拜登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的一席話也許能夠解釋這一點。他在談到印度的新聞和宗教等受到約束時說,「我們會表明我們的觀點」,但「最終,印度的政治和民主機構問題將由印度自行決定,不會由美國決定。」

這意味着拜登政府實行現實主義的外交政策,地緣政治和大國競爭因素超越了人權和價值觀外交,美國決心擱置與印度在烏克蘭戰爭及宗教和新聞問題上的分歧,致力於深化與印度的戰略關係,而不會在「人權問題」上對印度說教。

沙利文說,美印兩國在各個方面都有切實的進展,外界會看到雙方深入的戰略討論和實際進展的結合。它們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即美印關係將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夥伴關係之一」。

在過去數年,特別是拜登入主白宮以來,美國政府以各種實際利益引導印度加強與美國的關係,這一努力正在收穫成果,使印度成為美國的大國競爭和地緣政治戰略的最大受益者(甚至可能沒有之一),鑑於印度獨特的地理位置——南亞-印度洋地區大國、印度-太平洋西翼的支柱以及其龐大的體量。

對印度具有強大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包括:

美國願意同印度開展超越盟友級別的國防和軍事技術合作,加快印度的軍事現代化進程。這對於仍然存在諸多軍事技術短板的印度來說無疑至關重要。

據信,莫迪此訪將敲定斥資30億美元購買31架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事宜,並將與美國在國防合作、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領域簽訂合作協議。

美國鼓勵和支持同印度發展貿易夥伴關係,並將其作為關鍵供應鏈從對手國家轉移的替代目的地選擇之一。美印領導人將重點討論對印投資。

美方的政策使印度在近些年來深受其益。印度的人口優勢和正在增長的市場潛力為美印貿易和供應鏈合作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在美國扶持之下,印度有望成為亞太崛起的新的經濟超級大國。

莫迪訪美期間專程在紐約同特斯拉公司總裁馬斯克會面,就特斯拉公司對印進行「重大投資」,以及將在烏克蘭戰場上大顯神威的SpaceX星鏈網絡帶到印度的事宜進行討論。

印度晚近以來的歷屆政府渴望該國發揮全球性大國作用。莫迪就認為,是時候讓印度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重要角色,「印度理應獲得更高、更深入和更廣的形象和作用」,特別是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在這一問題上取得華盛頓的支持具有重要意義。美國正在順應大國競爭新的時代現實,推動世界體系轉型,構建新的世界秩序和規則。美印圍繞聯合國改革或者新的世界秩序開展合作具有寬廣的想像空間。

華盛頓有意釋放信息:莫迪對美國的此次訪問將是美印關係的轉折點和「里程碑」。

拜登政府排除一切干擾,包括對烏克蘭戰爭的態度及印度國內的人權問題障礙,致力於推動美印關係的戰略突破,將兩國關係升級到不是盟友但超越盟友的層級,最主要的驅動力是美國對外戰略轉型為以大國競爭為核心,針對主要戰略對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塑造新的戰略環境和國際秩序,而美國將印度視為不可或缺的、主要的發揮支柱作用的關鍵合作夥伴,其地位甚至一定程度上超過了日本。

在此意義上,印度要感謝趕上了好時代,一個美國人聲稱的「轟轟烈烈的大國競爭時代」。假如不是這樣,印度的崛起將要困難和漫長得多,而且它在相當長時間裏不會與美國改善關係,只能在南亞-印度洋的狹隘區域扮演地區霸權的角色。

與此同時,美國的付出不是單方面的。作為回報,印度很可能將在印度-太平洋地區配合美國的戰略,在不損害自身的戰略利益的基礎上。拜登本人最近就誇耀說,正是在其外交努力下,日本增加了防衛經費——其潛台詞是日本將扮演美國在東亞-西太平洋的軍事助手角色。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亞歐視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23/1918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