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宋國誠:美國「印太北約」構築完成

作者:

美菲兩國官兵17日舉行「標槍」反裝甲飛彈實彈試射,強化作業互通能力。(取自菲律賓陸軍)

在承受無數次中共的「南海霸凌」與「主權欺壓」之後,菲律賓也跟隨韓國之後採取「離中親美」的政策。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R. Marcos Jr.)謹慎但快速地扭轉了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沒有原則的親中政策,並獲得國內高達78%的支持度。就在尹錫悅訪美結束的隔天,小馬可仕也於4月30日訪問美國。一如美韓關係,美菲之間也建立了「飛躍式」的同盟關係。換言之,美國在構築「印太北約/東北亞版本」之後,通過美菲聯合,也就是恢復美菲歷史合作與重建抗中聯盟,構築了「印太北約/東南亞版本」,至此,兩個版本的結合,美國的「印太北約」已然成形。

在韓國之後,菲律賓也站隊美國

5月1日,美菲發表了「美菲元首聯合聲明」(Joint Statement of the Leaders of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United States),在「集體安全」上,雙方構築了以下重點:

1,雙方界定兩國的關係是一種「親密盟友」(the closest of allies)關係。

2,包括南海在內的太平洋地區,任何針對菲律賓武裝部隊、公務船隻或飛機發動武裝襲擊,美國將援引1951年簽署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第四條所作出的共同防禦承諾。

3,雙方歡迎「美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EDCA)確定的新基地,這將加強菲律賓的安全並支持菲律賓軍隊的現代化目標,

4,雙方強調他們對「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freedom of navigation and overflight in the South China Sea)的堅定承諾,以及根據國際法尊重各國在各自專屬經濟海域內聲張主權權利的重要性。

5,雙方支持菲律賓漁民追求傳統生計的權利和能力,雙方重申遵守2016年依據《聯合國海洋公約》組成的仲裁庭的判決。

6,雙方重申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台海和平與穩定是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

7,雙方重申對東協全球中心地位和「東協印太展望」(ASEAN Outlook on the Indo-Pacific)的大力支持。並期待在菲律賓、日本和美國以及菲律賓、澳洲和美國之間建立三邊合作模式。

兩條清晰可辨的邏輯線索

以上7個重點,可以歸納為兩條安全核心的邏輯線索:

1,第一條線索:在依據2016年海牙仲裁法庭否決中共對南海島礁的主權宣稱之下,對於未來中共以「非法的主權之名」對菲律賓的海上侵犯,美國將援引1951年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對中共進行「集體反擊」。這等於美國否定了中共對於南海島礁的主權宣稱,同時承認了菲律賓在南海專屬經濟海域的所有權利。

2,第二條線索:依據「美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EDCA)所獲得的新基地,美菲將致力於保證「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原則),以及維持台海的和平與穩定。這等於宣稱「四基地」的用途是在維護第一島鏈「南三角」(美菲澳)的戰略安全與穩定。

「美菲聯合聲明」的戰略影響

一如美韓關係,「美菲元首聯合聲明」具有重組東南亞戰略格局的作用:

1,「美菲聯合聲明」是在恢復二戰以來兩國傳統的安全合作歷史,面對當前中共「南海霸凌」的威脅,以及維持台海和平等等的基礎上,重建美菲21世紀全方位的戰略協作關係。另一方面,美國還試圖改變「東協印太展望」長期採取「不站邊/區域自主」的政策,堅定東協國家抵抗中共威脅的戰略定力,以擴大第一島鏈「南三角」的影響力。

2,美菲之間重新激活1951年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不僅是歷史合作關係在當代的重現與強化,也凸顯了美菲「集體安全」的深度承諾。依據這項條約第四條規定,雙方認為任何一方在太平洋區域遭遇武裝攻擊,雙方將採取共同對付危險的行動。若合併該條約第5條的規定,所謂「對任何一方的武裝攻擊」,是指攻擊任何一方的本土、太平洋海域所管轄的島嶼領土,以及在太平洋地區的軍隊、公務船隻或飛機等等。至於所謂「太平洋地區」(the Pacific area)的定義與範圍,即使條約第五條並未明確規定,但這次的《聯合宣言》明確將南海地區列入。換言之,美菲明確了「共同防衛南海」的義務與承諾,實質上就是共同遏制中共在南海的擴張與侵略。

菲律賓基地不主動攻擊中國,但必須積極防衛

在華府訪問期間,小馬可仕一方面公開宣稱,「四基地」在應對台海危機上將發揮重要作用,但5月4日在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演講時又指出,如果未來在台海發生軍事衝突,美國不能利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對中國採取進攻行動;小馬可仕強調,菲律賓這些軍事基地不會用來攻擊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何國家。表面來看,小馬可仕「不攻擊中國」的說法,似乎顛三倒四、前後不一,與《聯合宣言》的說法也顯得扞格不入。

實際上,小馬可仕的說法並不矛盾。所謂「攻擊」,包括「主動襲擊」與「被動反擊」兩個部分。小馬可仕所謂「不攻擊中國」,是指不主動攻擊中國本土或無肇因、無差別的攻擊中國,這與積極防衛中共攻擊而進行的反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換言之,除了中國本土之外,一切來自中共的攻擊(包括發動台海戰爭),美國使用的菲律賓基地都有權和有必要做出反擊。

「印太北約」已然成型

在繼美韓發表「華盛頓宣言」重塑東北亞戰略格局,我稱之為「印太北約/東北亞版本」之後,「美菲聯合聲明」又一次重塑東南亞戰略格局,我稱之為「印太北約/東南亞版本」。兩個版圖拼湊起來,意味着美國基本上已成完成第一島鏈「北三角(美日韓)」與「南三角(美澳菲)」的並聯,形成了一種「六方圍堵」-針對北韓、俄羅斯與中共-的完整版塊,這就是拜登自擔任總統以來,以「重建盟邦」的方式抵抗專制體制的具體實踐。

未來,可以預見,無論是美國的「自由與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印太戰略)」、印度的「東進政策」(Act East Policy)或日本的「自由與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Vision)(印太構想),以及「澳英美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四方安全對話」(QUAD),將會連結成以抗衡中國威脅為核心的「印太北約」框架,也就是「天下圍中」的形成。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13/190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