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央和地方政府博弈控房價 最強地級市狂拋二手房

—中國最強地級市拋售二手房 專家勸暫緩買房

蘇州二手房掛牌量近日沖高逾16.3萬套,樓市走低。中國經濟學家近期談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博弈控房價。政經時評人士表示,中國房地產的最大利益方是中共政府,然後才是開發商和銀行。

蘇州二手房掛牌量近日沖高逾16.3萬套。圖為2021年9月17日蘇州市太倉恆大文化旅遊城停建的樓盤。(Vivian Lin/AFP)

蘇州二手房掛牌量近日沖高逾16.3萬套,樓市走低。中國經濟學家近期談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博弈控房價。政經時評人士表示,中國房地產的最大利益方是中共政府,然後才是開發商和銀行。

5月1日早晨,房地產信息平台網站「鏈家」上,蘇州的在售二手房顯示有163,108套,比兩天前(4月28日)的163,035套,又多出了73套。

鏈家網5月1日上午顯示蘇州在售二手房有163,108套。(鏈家網站截圖)

4月28日,江蘇當地人、財經領域的知名網易號「吳勝彪專欄」發文談及蘇州房地產的現狀:「幾天前還是剛剛跨過16萬套大關。可以說,拋售潮已經來臨……接下來,就看蘇州這邊有多少外資跑了。外資跑了,外地打工人回鄉,蘇州樓市庫存積壓。」「阿里法拍上,蘇州的正在和即將法拍的法拍房是6頁。已經結束法拍的、零人報名的流拍也不少。」

雖然蘇州不是省會城市,但因其經濟發達,有「最強地級市」之稱。2022年,中國城市GDP排名中,蘇州排名第六,僅次於廣州。

不只是蘇州,樓市走低是中國全國範圍、全行業的現象。中國民營房地產研究機構克而瑞於4月30日公佈的「2023年1-4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顯示,4月份的單月業績環比下跌14.4%。其中,4月業績環比增長的百強企業不足三成。克而瑞分析,在目前的行業形勢下,「2023年房企格局將繼續分化」,與央企、國企和部分大民營房企相比,中小房企競爭力不足。

就中國房價的走向,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最近在「博鰲致知行」節目中談到,「國內最大的不確定性可能還是房地產。」「博鰲致知行」是2023博鰲亞洲論壇(3月28日至31日)期間錄製的一個視頻訪談節目。

被政府操控的房價

姚洋表示:「現在中央政府想控房價,但是沒有一個地方政府想控房價,地方政府怕房價跌。過去這一年,房地產銷售下降30%,而房地產價格非常堅挺,一線城市幾乎沒跌。要放在其它國家,銷售額下降30%,房價還能支撐是不可能的。」

「因為地方政府不讓它跌,沒有一個地方政府願意看到自己的房價跌,房價跌了說明這個城市不行,這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博弈。最終看到的結果是房價永遠跌不了,房價永遠是往上漲的,該跌的時候不讓跌,等到市場一好又往上漲,這個難題在目前還無法解決。」他說。

5月2日早晨,「鏈家」上顯示蘇州待售的二手房數量已跌至160,949套,即一天內減少了2,159套;當日下午2時左右,二手房數量又回彈到161,336。據《蘇州二手房成交日報》公佈的信息,4月28日二手房成交461套,二手房近一周的日均成交套數為362套。

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Albert Song)5月2日告訴大紀元:「中國房地產牽扯的範圍很大,風險舉世無雙。和其它國家不同的是,中國房地產的最大利益方是政府,然後是開發商和銀行。哪怕是已經買房的人,也自動加入了這個利益陣營,因為其也不想讓房價下跌,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但任何商品只漲不跌,是不可能的。」宋維駿在中國金融行業有28年的從業經驗,專注中國政治和經濟領域方面的研究。

宋維駿說:「值得注意是,中共從中央層級到地方政府,從來就沒有說要降房價,而是多以穩房價來表述。因為房價下跌帶來的衝擊是難以抵擋的,會引發連鎖反應:例如,地方政府土地賣不出去,財政收入減少,會壓縮民生方面開支;開發商債務違約,銀行就會受到牽連,不良貸款大量增加就會減少貸款發放,實體經濟受到影響,企業可能倒閉破產,進而裁員,其中負有房貸的群體就會陷入困境……」

「看樓市的趨勢要看二手房價,這代表着市場的真實反應。以環北京的樓市來說,房價大部分已經腰斬,人們還房貸的心情是痛苦,因為已經形成實質性的負資產。」

就中國年輕人買房,宋維駿認為,年輕人如果不是急迫地需要房子,還是等等為好。他說:「由於三年的封鎖,讓(中共)地方政府財政已經難以為繼,債務違約的風險越來越大,今年地方政府會想方設法刺激房地產活躍,讓房價維穩甚至上漲。」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在一年前接受媒體採訪談房價時曾表示,不要把買房子作為積累財富的手段,這是非常不可靠的,而且對年輕人來說也是一種很笨的手段;因為再過十年左右,中國的房子「恐怕是不值錢的」,所以年輕人買房無法保值、增值。他給年輕人的建議是別太早買房,可先租房住。

姚洋勸年輕人別太早買房的建議當時登上了微博熱搜,重慶地方官媒「上游新聞」當時報導:年輕人可能並不買賬,越來越多的90後因為結婚、落戶口和工作的原因買房,如一些工作只錄用本地人。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李思齊採訪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04/189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