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五一調休,害慘了打工人

今年「五一」假期通過調休,是連續五天的長假。

這是疫情管控放開後的第一個「五一」假期,還是連續五天的長假,就註定了國內旅遊市場的火爆。

出行平台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旅遊人次有望達到2億人次。國內熱門城市機票提前預訂量已超過2019年同期,酒店提前預訂量更是較2019年同期增長4倍。

但是這樣一個長假,打工人卻未必高興。

這是因為,連續五天的「五一」假期,在此前一周的周日打工人還需要上班,最近一周的一個周六打工人還要上班,也就是說把兩個周末的休息日拼湊上去才有的連續五天假期。而在此前的一周,打工人需要連續上六天班,讓人十分疲憊。

見到此情此景,甚至連專家都表達了同情,說長假或小長假前後出現連續工作超過5天的情況,對勞動者來說就會比較辛苦,所以大家可能會對此有意見。法定節假日作為一種立法,應具有穩定性,應該穩定節假日時間,不應該頻繁調整,一年一變。

這種不符合人性的調休,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這就得從長假最開始出現講起。

1999年就開始通過調休來湊出每年兩個長假,「五一」和「十一」黃金周。

當時推出「五一」和「十一」黃金周的一大原因是擴大內需,提振消費,尤其是旅遊業消費。

從結果來看,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2000年第一個「十一」黃金周,全國出遊人數達2800萬人次。

而且這樣的長假,也讓人養成了長假出去旅遊的習慣。

之後節假日調整也出現過幾次改變,比如2008年起,「五一」長假被拆分,放假格局變成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以及縮短的「五一」和保持不變的「十一」黃金周。

又比如2013年,中國假日辦面向全國公佈了三套法定節假日調休安排方案,並公開徵求意見。當然,這次徵求以及那也被吐槽為「換湯不換藥」,因為三套方案並沒有增加法定節假日天數,而且「調休」湊長假也沒有消除。

節假日長而且集中還有其他問題,比如全國民眾集中在同一個時間段出門旅遊,知名景點擠得人山人海,可能會超出景點的接待能力,也讓遊客體驗很差——好不容易出趟門可不是出來數人頭的。

旅遊越來越痛苦,有些旅遊景點的食宿還會趁機加價,讓遊客玩得鬧心,大家也就逐漸對長假疲勞了。想到為了湊長假還要犧牲之前的休息時間,就更加難受了。

當時除了提出長假,也提出過帶薪休假,可是以國內企業的條件,帶薪休假對於打工人來說實在是太難實現了。

所以現在仍然會有湊長假,大家集中出遊,體驗不佳的情況。

旅遊本應成為提振內需的有利手段,但是過去的辦法,也就是湊長假,顯然不能適應當前形勢了。

民眾需要更多更靈活的假期,需要更多帶薪的假期,而不是硬湊出來的假期,這樣這個假期過得不好,工作起來也很痛苦。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豆腐乳兒 非凡油條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02/1896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