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八千里走過,初心不改。
——谷小歌
作者:牙谷牙狗
4月中旬,東方甄選有了大動作。
在公司公告裏,東方甄選向154名合格參與者(授權人)授出股份獎勵人民幣約7.75億,人均高達427萬。
網絡上,無數打工人羨慕不已,一個疑問也油然而生:董宇輝能分多少?
自去年6月爆紅,董宇輝一直處於風口浪尖。
2個月前,他被北京市平谷區授予人才獎,有媒體爆料他獲得了北京戶口、150平米的房子,以及100萬現金獎勵等。
董宇輝親自下場闢謠,稱內容並不屬實,「只有10萬元現金獎勵,但已經拒絕了。」
董宇輝的身價,在過去一年頻繁被討論、關注,尤其在此次東方甄選公佈獎勵方案後,有媒體結合過去他獲得的「高管待遇」分析,他得到的股票獎勵,約1500萬。
但問題的關鍵並非董宇輝得到了多少,而是在過去一年裏,他做了什麼?
講起來,這是好長好長的故事。
01
冒險
4月15日,東方甄選主播YOYO發佈視頻,講述一年前,東方甄選發生了什麼。
那是俞敏洪決定進軍農產品帶貨的第4個月,在直播間平均在線人數不足5000人的基礎上,東方甄選拿到了日播銷售額100萬的成績。
這對於如今銷售額過億的東方甄選來說微不足道,但當時大家沉浸在了一種巨大的喜悅中。
會議室的桌子上擺着飲料瓶拼成的「100W」字樣,公司貼心地為每位主播,頒發了獎狀。大家歡呼雀躍。
這些主播從講台上的教師,轉型成為直播間裏的售貨員,經歷了巨大的內心折磨。但面對岌岌可危的新東方,每個人又只能拼盡全力。
2021年7月,「雙減」政策落地,俞敏洪傾盡心力打造的教育帝國瞬間崩塌。
股價暴跌、學校關停、大規模裁員,俞敏洪斷臂求生。而這一年,他已經59歲了,本該思考如何退休的他,不得不再次披掛衝上一線。
在充分考察市場之後,他提出了農產品直播帶貨的想法。「有人能一年賣一百多億,我們難道不行嗎?」
當在公司會上公佈這一決定時,有主播回憶,當時不少人都笑了。
沒有笑的人,是孫東旭,時任新東方在線CEO。
這個畢業於南開大學計算機系的學生,出身貧寒。他2007年加入新東方,從最基層的講師做起,用了12年時間,成為新東方在線CEO。
想要進入農業行業直播帶貨,孫東旭被譽為公司里除俞敏洪外,最具有農民氣質的人。
孫東旭
俞敏洪出生於農村,通過高考改變命運,進而創立新東方,成為無數人的夢想導師。他時常懷念自己在農村的生活,對農民充滿感情。
當新東方遭遇雙減危機時,即便面臨員工巨額賠償金、清退學生學費的經濟壓力,他仍舊將學校嶄新的課桌椅,捐給農村貧困的學校。
每年工作繁忙,他也會記得去鄉村小學考察、調查,儘自己所能提供幫助。
很多人並不看好新東方的轉型。
從2018年李佳琦等頭部主播崛起,到2020年羅永浩成立交個朋友直播間,再到明星帶貨成風,太多人看到了直播間裏,巨大的商業價值。
但亂象也在手機屏幕里不斷誕生。造假、演繹、很多主播嘴上喊着家人、老鐵,私下裏又將他們視為待宰的羔羊。
俞敏洪可以嗎?能做好嗎?沒有人知道答案。
俞敏洪
俞敏洪的想法非常樸素,他從未想過一夜爆紅,更多的是希望慢慢地、有條不紊地逐步提高直播間人數,提高產品銷量,更重要的是切實幫助到真正的農民。
東方甄選並非以帶貨為核心,而是希望圍繞農業、農民,在產業鏈里踏實助農。因此即便如今直播銷售額巨大,俞敏洪始終認為這是深耕農業的一家公司,直播帶貨只是其中一環。
也是這份樸素的夢想,留住了那群有夢想的人。
經過層層選拔,第一批被選入的主播是,時任新東方在線高中英語教研部主管董宇輝。他來自陝西農村,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孩子。
畢業於香港大學教育專業的YOYO,來自山東壽光,一個以蔬菜聞名全國的地方。距離眼下以燒烤而火爆出圈的山東淄博,僅有80公里,前些天YOYO還去吃了一次。
他們選擇加入,只因為俞敏洪在講述對農民的感情時,引用的那句艾青的詩歌: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董宇輝和YOYO此前很少看直播帶貨,對一些喧鬧、浮誇的直播間頗有看法。
但當意識到,如果賣掉一根玉米、一袋大米,都對整個農業產業鏈上的人有所幫助時,董宇輝的理解是:
如果幫助農民把農產品以相對合理的價格賣出去,農民稍微賺點錢,是不是就會有更多的貧困學生能夠上得起學?
而YOYO想的是,新東方的公益色彩一直都在,助農也是響應國家政策。
歷經小半年的準備,2021年12月28日,東方甄選正式直播。當天晚上,俞敏洪在直播間口乾舌燥地講述農產品的歷史和產地,還要拿上地圖介紹。
可下單人數寥寥無幾。
出師未捷,大家都很難過。
董宇輝、YOYO
首場直播並不順利,更難過的事情發生在3天後的跨年夜直播,帶貨直播結束後,YOYO在直播課上淚流滿面。
當晚是她擔任老師的最後一節課,面對彈幕上滾動的「老師再見」,她流着淚說:
「My sweet.My sweethearts.My cute kids.I`m gonna see you later」(我親愛的孩子們,再見。)
關掉直播,她一個人掩面而泣,久久不能平復。
02
絕境
那是一張方形的臉,個頭不高,眼睛不大,笑起來眼角的皺紋擠在一起,一張臉仿佛拼成了一個「囧」字。
調侃董宇輝的長相,成為整個東方甄選直播間最好笑的段子。他像西安兵馬俑,也像農民。無論像什麼,人們想像不到他竟然是一個主播。
坐在鏡頭前,差評洶湧而來。董宇輝的風格是在介紹商品時,講述那些經過多年打磨的課堂上的內容。
他用雙語介紹產品,並下意識地讓觀眾記筆記,說完才能想起來,自己並不是上課,慌張地自言自語:講產品,講產品。
他對歷史和地理感興趣,大量的閱讀讓他積累了豐富的知識,他在直播間裏講李白杜甫,也講蘇東坡趣事,講詩詞歌賦背後的人,也講歷史長河中那些動人的瞬間。
最初的受眾並不理解。評論里不斷有人發彈幕嫌他吵,「一個主播不賣東西在這裏吵什麼?」、「長這麼丑是新東方一萬多老師挑不出來好看的人了麼?」
流量中醜陋的一面,始終伴隨董宇輝的直播之路。
更讓他受到打擊的,不是惡意,而是「無人在意」。
在最開始的直播間裏,他扯着嗓子喊話,在線人數卻只有5人,「很長一段時間裏,直播間只有五六個人,其中兩個是我爸媽,兩個是YOYO的爸媽。」
父母想念孩子,還會在直播間發彈幕關心他們。
後來人數增長到幾十人,有時他們還要祈求大家彈幕里不要有太多負面信息,害怕被父母看到擔心自己的情緒。
董宇輝很難過,又不得不悶着頭把事情做下去。因此,上直播前,他不停為自己打氣,欺騙自己很帥,「我這麼帥一定會出人頭地」,但很快,他的自信心被擊穿。
教訓是慘痛的。
2021年6月初的晚上,他照常出現在直播間。看着在線的1000人,董宇輝開始講述那些感興趣的歷史故事,進而從人間理想講到個人奮鬥故事。
聊到興奮時抬頭看,他發現評論區里並無人在意他的內容,而在為一個0元的空氣炸鍋互相指責。
董宇輝很崩潰,他呆呆地看着評論,站出來說了一句:我求求你們別吵了。
下播後,他反思了很久。他想到自己從前在上課,學生們饒有興趣地聽自己的故事、知識。那是他崇高的教育理想在開花。但如今,才華遠不如一個空氣炸鍋具有吸引力。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敗和沮喪,每天站在直播間前,他都想放棄:
「每天都想放棄,要說不想放棄那是假的。但是,每天睡醒了,又會覺得,你對這個事情拼盡全力地做到最好了嗎,沒有遺憾了嗎?」
董宇輝在直播間
在成為主播前,董宇輝的人生從未得到如此多的惡評。
這個1993年出生在陝西的農村人,有着簡單的人生經歷。他的父母以務農為生,童年董宇輝的大多數記憶,都來自貧困。
讀初中時,英語他考了全班倒數第一。原因是他沒有像城裏孩子一樣,從小接受過英語教育。
他不服,將課本和試卷背得滾瓜爛熟,第二年考到了年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