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王維洛: 退林還耕的結果只能是嚴重的地質災害

作者:

據說退林(草)還耕、退墳還耕、水稻上山是為了防着美國卡中國脖子不出口糧食給中國,沒想到當初種樹的和現在砍樹的竟然同是一批人。當人們走出中國,看看世界,會有另外的看法。德國平均人口密度是中國的1.56倍,德國的糧食(食品)生產能夠滿足本國的需求,雖然德國市場上供應糧食(食品)大部分是從國外進口的;印度人口已經超過中國,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糧食總產不及中國一半,人均糧食產量也只是中國的一半,為什麼印度不怕被卡脖子?為什麼印度還是糧食淨出口國?1998年長江洪水後,中共實施退耕還林(草),當時的一個理由是:糧食總量出現了階段性、結構性、區域性供過於求,當時中國人均糧食產量約400公斤;如今中國人均糧食產量達到460公斤,還進口每人100公斤,為什麼還總是擔心糧食供應安全?退林(草)還耕、水稻上山的結果是大面積的水土流失。中共逼着森林呻吟,森林必將逼着中共呻吟了!

圖1:退林還耕、水稻上山,結果是嚴重的水土流失,圖片來源:網絡截屏

一、農管登場,保供穩糧?

最近中國大陸網站上的熱門話題之一是農管下鄉、退墳還耕、退林(草)還耕、水稻上山、新農村建設、拆除農宅、新上山下鄉運動等,都圍繞一個主題糧食供應(準確地說應該是食品供應),主要措施只有一個就是農管下鄉。

圖2:堅守耕地紅線,確保糧食安全,圖片來源:網絡截屏

3月30日,2023年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穩糧保供」專項行動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辦。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鄧小剛出席活動並講話[1]。鄧小剛指出,農管下鄉是深入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決扛穩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做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幹家,打一場穩糧保供的法治漂亮仗。當前正值春季農業生產關鍵時期,國務院剛剛召開了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要求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着力聚焦耕地保護等重點領域,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全力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等。

圖3:農管下鄉,管種地的比種地的要多,這是什麼治國之策?圖片來源:網絡截屏

說到糧食供應安全問題,專家們特別強調人多地少的中國特色。2022年末中國人口為14.1175億[2],中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47人,約為全球平均水平(60人/平方公里)的2.5倍。人均耕地面積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以全球9.3%的耕地養活了18.4%的人口[4]。在南京大學學習期間,老師就是這麼教我們的,三十多年一直持續到今天,沒有改變。

二、印度人均糧食產量只有中國一半,為什麼不需要農管保護國家糧食安全?

當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就產生了不同的觀點。

德國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30人左右[5],為全球平均水平近4倍,是中國的1.56倍。德國是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德國農業出口達到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6]。德國的糧食(食品)生產能夠滿足本國的需求,雖然德國市場上供應糧食(食品)大部分是從國外進口的,世界上哪裏的糧食(食品)質量好,就從哪裏進口。筆者生活的魯爾區是個老工業區,人口580萬,面積443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人左右,核心地區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2700人[7]。魯爾區40%的土地是農牧業用地,為了保護土壤,實施10年一次的輪休制度,政府予以補貼。

Lovely rural countryside in beautiful sunlight. Pasture landscape with barnyards. Peaceful atmosphere of a typical bavarian cultured landscape.

圖4:德國的農村,分散的農民庭院,周圍的農田與樹林,圖片來源:網絡截屏

據聯合國最新數據顯示,印度2022年人口推算為14億1200萬人[8],將超過中國。印度國土總面積317萬平方公里[9]。中國人不能說印度國土面積為317萬平方公里,因為中國與印度存在領土糾紛。搜狐網上有一篇題為《印度國土面積只有約300萬平方千米,為什麼能夠養活近14億人口?》[10]的文章稱,印度的國土面積約為298萬平方千米,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但是為什麼印度能夠養活近14億人口這個問題令每一個中國人深思。為什麼?有人會說,印度的耕地比中國多,這個說法屬實。但是另一個事實是,印度耕地面積高於中國,但糧食總產量只有中國的45%[11]。印度的耕地面積大約27億畝,中國的耕地面積20.3077億畝(第二次國土調查數據);2020年印度糧食總產量3.03億噸,同年中國糧食總產量6.69億噸。2020年印度人均糧食產量231公斤,同年中國人均糧食產量441公斤。2020年印度出口大米接近1300萬噸,接近全球大米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印度出口的小麥也多達400萬噸[12];2020年中國進口糧食14,262.1萬噸[13]。為什麼人均糧食產量只有231公斤的印度還能夠出口1700萬噸糧食,而人均糧食產量441公斤的中國還需要進口14,262.1萬噸糧食(相當於人均100公斤以上)?難道印度政府不用擔心糧食供應的安全嗎?不用擔心別國會掐脖子嗎?

圖5:印度國土面積只有約300萬平方千米,為什麼能夠養活近14億人口?圖片來源:搜狐網

在印度旅遊時了解到,人口與中國相仿、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糧食總產不及中國一半的印度沒有發生過象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大面積餓死人的現象,而且一直還是糧食出口國。為什麼?印度也有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也有得不到足夠食品供應的貧困人口,但是印度宗教團體承擔了許多為窮人提供食品和住宿的責任。這是另外一個話題。

到2022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已經連續八年超過站穩1.3萬億斤台階[14],人均糧食產量460公斤,早已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了。再加上中國每年進口大量糧食,糧食供應(食品供應)是有保障的。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中共政府公佈的糧食產量是虛假的,而且與實際的糧食產量相距甚遠。所以才有習近平的近憂遠慮,睡不着覺,要來回折騰。

二、退林還耕、水稻上山,事出反常必有妖

看到大陸網上有這麼一個帖子[15]:

聽國內朋友說很多規劃中的公園取消了,要重新開始種糧食,我在xhs上隨便搜了一下好像是真的。看評論說是防着美國卡中國脖子不出口糧食給中國。還記得當初必考的退耕還林,金山銀山不如青山綠水,少生孩子多種樹。沒想到當初種樹的是現在砍樹的同一批人。我媽平時很喜歡去的一個大花市,城裏人休閒娛樂的地方,現在都變平了,花農在瘋狂清貨,長了15年的大茶花樹150塊錢就賣,主城區還送貨上門。鬱悶的是好不容易買房的外地人,當初說好的配套公園,體育館都不修了,又變回農業用地,想像中的城市生活,又過回了城鄉結合部。好像還是全國範圍的退林還耕。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北京不擔心沙塵暴了嗎?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27/189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