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從開放基地到史上最大聯合軍演,美菲擴大軍事合作劍指中國

美國和菲律賓2023年4月11日啟動年度「肩並肩」大型聯合軍演。(路透社

華盛頓—

從擴大開放軍事基地、「肩並肩」軍演到「2+2」對話,近日美國、菲律賓深化軍事合作的動作不斷。國防專家認為,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扭轉前任的反美政策、積極重振美菲聯盟,向中國釋放威懾信號,減少了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但是菲律賓也有可能會在潛在的台海衝突中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J. Austin)周二(4月11日)與菲律賓外交部長恩里克·馬納洛(Enrique Manalo)和國防部長卡利托·加爾維斯(Carlito Galvez)在華盛頓舉行「2+2」部長級對話。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周二對話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雙方同意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完成美國安全援助菲律賓的路線圖,用以支持在未來五至十年交付優先防禦平台項目,包括雷達、無人機系統、軍用運輸機以及沿海和防空系統。

這是美菲睽違七年多以來的首次外長、防長「2+2」對話。馬納洛4月10日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舉辦的活動上強調,如果沒有美國作為合作夥伴,他將看不到菲律賓的未來。

菲律賓大學法學院海事和海洋法研究所教授巴通巴寇(Jay L.Batongbacal)告訴美國之音,美菲「2+2」對話的成果是成功的,美菲兩國的同盟關係明顯改善。

「它標誌着更強大和更緊密的美菲同盟關係,儘管這種關係在前杜特爾特政府的統治下經歷了艱難的歲月。許多以前懸而未決的問題已經消除,即使可能有一些項目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他說。

美國和菲律賓的外交、國防部長「2+2」對話2023年4月11日在華盛頓舉行。(美聯社

「肩並肩」軍演向中國釋放威懾信號

與「2+2」對話同時拉開帷幕的還有美國和菲律賓史上規模最大的「肩並肩」(Balikatan)聯合軍事演習,從4月11日持續至4月28日,雙方共計約1.76萬軍人參加。

該演習在呂宋島北部、巴拉望省、巴坦群島省和三描禮士省等地舉行,內容包括海上安全、兩棲任務、實彈射擊、網絡安全、反恐行動、減災救援和人道主義行動。雙方會在此次軍演中部署「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和「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以及首次舉行海上實彈演習等等。

菲律賓外長馬納洛10日回答美國之音提問時表示,「肩並肩」軍演主要的好處旨在提高菲律賓部隊和合作夥伴的互操作性。

他說:「不僅美國會參與其中,還會有澳大利亞和日本。我們學會彼此合作真的非常重要。而且我認為不僅僅是純粹的軍事演習,因為在許多情況下,軍方還參與其他類型的行動,例如人道主義援助和應對災難。」

美菲舉行此次規模最大聯合軍演前夕,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本周一表示,有關國家間的交流合作不應當針對第三方。美菲軍事合作不得介入南海爭議,更不得損害中方領土主權、海洋權益和安全利益。

巴通巴寇指出,「肩並肩」演習正在增強菲律賓自身的外部防禦能力,還將包括菲律賓國防軍從前未涉足的領域,例如網絡戰、化學戰和生物戰。他說:「這些是菲律賓實現現代化和改善國家防禦所需的重要且有用的領域和能力。菲律賓重新與美國進行如此深入的合作,無疑有助於威懾中國。」.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美國研究中心(USSC)外交政策與防禦項目研究員布萊克·赫辛格(Blake Herzinger)對美國之音表示,在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統治的時代,美菲演習主要被定性為人道主義事件,現在對傳統軍事能力的明確重新引入具有重要意義。

「總的來說,北京削弱(美菲)聯盟或將馬尼拉從華盛頓分裂出去的目標似乎基本失敗,兩國關係的積極基礎正在恢復。」他說。

長期關注印太安全議題的《美國海軍新聞網》(Naval News)自由撰稿人亞倫-馬修·拉里奧薩(Aaron-Matthew Lariosa)對美國之音表示,今年演習的亮點包括在南中國海的三描禮士島進行擊沉演習,兩國軍隊將使用「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和 F-35B戰機等設備合作打擊海上目標,展示兩軍海防能力。

他認為,本次演習就是一種威懾,表明美國可以在需要時與菲律賓軍隊進行有效整合和合作。「與菲律賓軍隊肩並肩並肩作戰,向中國等潛在對手發出了強烈的信息。」

菲律賓新增軍事基地可否協防台灣?

菲律賓4月3日依據兩國《加強防務合作協定》(EDCA)宣佈增添四個軍事基地供美軍使用,美國獲准進入菲律賓基地進行聯合訓練、預先部署設備以及建造跑道、燃料儲存和軍事住房等設施。

這四個基地的地點包括位於菲國北部卡加延省(Cagayan)的Camilo Osias海軍基地及拉洛機場(Lal-lo Airport),伊薩貝拉省(Isabela)的陸軍軍營(Melchor Dela Cruz)以及靠近南海、巴拉望島(Palawan)南邊外海的巴拉巴克島(Balabac)。

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本周一(10日)表示,菲律賓對美國開放的軍事基地將不會被用來發動任何攻擊行動,並強調菲律賓在做的是加強自身領土防禦能力。

駐菲律賓南亞軍事分析家、21世紀亞洲軍備競賽(21st Century Asian Arms Race)網站創始人米格爾·米蘭達(Miguel Miranda)認為,這些聯合基地的位置和佈局表明,它們還不足以進行有意義的軍事行動。從美軍的角度來看,它們有助於分散軍力,並為情報、監視和偵察(ISR)活動提供節點。

「沒有跡象表明美國會在菲律賓進行長期的『軍事集結』,儘管菲律賓將軍們可以期待美國提供一些資金,或許還有更好的裝備。」米蘭達告訴美國之音。

史丹福大學關注中國海上脅迫戰略灰色地帶項目「Project Myoushu」的負責人、美國退役空軍上校雷蒙德·鮑威爾(Raymond Powell)對美國之音表示,馬科斯總統的言論具有政治意義,「既是為了儘量減少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也是為了讓菲律賓人民放心,他與美國結盟並不是為了挑釁。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避免的台灣衝突不太可能始於美國的進攻。」

菲律賓大學的巴通巴寇則認為,馬科斯的表述符合以1952年《共同防禦條約》為基礎的菲美同盟的性質。根據該條約,美菲聯盟的存在是為了集體自衛,不打算用於對其他國家發起敵對或進攻行動。

他說:「雙方同意在各自的艦船、部隊或飛機受到第三方攻擊時,相互提供援助;既然觸發《共同防禦條約》義務的前提是攻擊,那麼這凸顯了雙方軍事同盟的防禦性質。」

儘管在官方層面,菲律賓就自身在台灣衝突中的角色仍然表述模糊,不少軍事專家認為,新開放的基地將在潛在的台海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巴通巴寇補充說,新基地鄰近台灣,可能有助於支持美國的行動,「如果台灣遭到中國入侵,它們無疑是支持與保衛台灣相關行動的理想地點。它們在戰略和地理上都很重要,因為靠近台灣以及呂宋海峽,這兩個海峽是海上貿易和軍事機動的戰略水道。」

關注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外交和軍事發展的國防專家扎克·阿布迪(Zach Abdi)也對美國之音表示,在菲律賓基地作戰的美軍,將處於打擊中國登陸部隊並阻止任何封鎖企圖的最佳位置。例如,位於巴薩空軍基地(Basa Air Base)的美國飛機將處於台灣南部的打擊範圍內,而陸軍和海軍導彈可以擊沉呂宋海峽的船隻。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4月12日稱,美菲聲明歪曲抹黑中方正當合法海上執法活動,甚至無中生有對中方進行造謠污衊,中方堅決反對。從美國在菲新增基地的點位看,其意圖已不言而喻。

拉里奧薩認為,菲中關係不太可能因為菲律賓向美國開放新的軍事基地而發生嚴重轉變。多年來,兩國之間的安全局勢大致相同,就像近日海岸警衛隊事件顯示得那樣沒有任何改善跡象。他說:「與前總統杜特爾特相比,馬科斯與美國的合作更加密切,因為菲律賓意識到試圖與中國和解沒有任何進展。」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2月份表示,一艘中國海警船近日在有主權爭議的南中國海向一艘菲律賓船隻使用「軍用級別的激光」,導致菲律賓方面船員短暫失明。

菲律賓海警隊公佈2023年2月6日中國海警船向菲律賓補給船照射「軍用級」激光的照片。

國防專家阿布迪建議,開發新基地以及「肩並肩」(Balikatan)、「盾牌」(Salaknib)等軍演使華盛頓和馬尼拉處於有利地位,從而能夠應對來自中國的常規軍事威脅。但兩國仍需要更多合作來解決影響菲律賓日常的非軍事相關活動,特別是關於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侵略活動。

「人民武裝部,海上民兵和中國海警的活動是菲律賓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之一,美國應為菲律賓海上安全提供更多援助將有助於菲律賓反擊這種侵略。」他說。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13/188901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