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到一則新聞。國際刑事法院(ICC)於3月17日宣佈,對克林姆林宮的那個人發出逮捕令。ICC稱,那個人應對非法驅逐人口(兒童)的戰爭罪和將人口(兒童)從烏克蘭被佔領地區非法轉移到俄羅斯聯邦的戰爭罪負責。真的非常巧。就在一年前的3月17日,我寫過一篇五千餘字的長文,標題是「從紐倫堡到東京,戰犯的下場都不會太好看」。為朋友們解讀了到底什麼是戰爭犯罪。以及歷史上那些臭名昭著的戰犯如何受到審判。而周末的這則新聞,讓我想起了一段並不久遠的歷史——
正義,審判米洛舍維奇。
這是2002年的2月12日。近半個世界的人都在關注一場世紀審判。站在被告席上的是曾經一時的風雲人物,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雖然法庭上的米洛舍維奇頭髮全白,但依然沒有改變目空一切的態度。當庭長里夏德.麥法官問米洛舍維奇是否要向他宣讀訴狀。得到的答覆是:「我視這場訴訟為一場偽訴訟,它是非法的。」法官又問:「您到底要不要聽宣讀訴狀?」米洛舍維奇非常傲慢的回答:「那是您的事。」
就像人們預料中一樣,米洛舍維奇拒絕承認海牙國際戰犯法庭對自己的審判
,同時也拒絕法庭為自己聘請辯護律師。他堅持在法庭上進行自我辯護,並且只要求有一名法律顧問。米洛舍維奇說:「我認為這個法庭是虛假的,對我的指控是捏造的。法庭不是經由聯合國大會任命的,是非法的,所以,我沒有必要向一個非法的法庭委派辯護律師。」對於起訴書中所有指控的內容,他都避而不答。反而是竭力希望向世人證明,人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外部勢力聯手製造的陰謀。而他自己才是這起陰謀的受害者。
米洛舍維奇委派法律顧問向法庭遞交了一份被告方認為下一階段應出庭做證的全部證人名單,總共1631人(最初版本的證人名單更長,足足有5000多人。1631人全是在仔細篩減後提出來的)。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克林頓總統巴爾幹問題主要談判代表霍爾布魯克,以及英國首相貝理雅、英國前外長庫克、法國前外長韋德利等眾多各國政要。這一長串證人名單讓法庭相當頭大。這也充分體現出米洛舍維奇的思維確實非同常人。他的理由也相當有趣:因為是這些人導致自己上了法庭,所以要和這些人當面對質。估計在他心目中已經充滿了成王敗寇的憤恨,希望能借庭審的機會逐個抨擊他的「敵人們」的罪行。
雖然他提出的要求從法律上講並不過分,但對於這樣一場曝光在全世界關注下的審判來說,無異於一種米氏「宣傳戰術」的體現。因為很多國家並不願意讓自己的領導人作為證人出現在法庭。即便是已經卸任的元首。這就讓法庭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如果不對這些證人進行刪減,則不僅會因為部分證人無法到庭而降低法庭威信,還無可避免的把庭審拖得冗長。但是篩選證人,又會讓米洛舍維奇藉機大做文章,稱法庭有失公正。這就便於其實現拖延時間的目的。因為在此之前他就提出要求法庭釋放他兩年,讓他在兩年的時間裏為辯護作準備。這個要求當然不可能得到滿足。但出於法律的公允,還是給予其充足的自辯機會。米洛舍維奇雖然沒有行動自由,但依然有一些工作人員為他工作和提供材料。而在整個庭審期間,米洛舍維奇也一再稱病導致法庭不得不連續休庭幾天。這種辦法可以讓他暫時迴避一些對他十分不利的證人證詞。
不能不說,米洛舍維奇確實具有顛倒黑白的天賦。在辯護中,他不僅批駁法庭對他的指控「全部是捏造,全部是謊言。」而且堅稱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代表了人民的意願,是在「打擊恐怖犯罪」。美國和北約才是元兇,而他指揮的軍隊採取的行為都只是防衛。
下面引述米洛舍維奇的部分法庭發言:
「在西方,我們看到的是一片漆黑的媒體向南斯拉夫壓來,因為,世界的全球媒體網接受了成為戰爭工具和欺騙大眾的任務。
「我的使命是表達人民的意志。但這個審判卻是指控那些支持我的公眾,並要我說,我的罪是表達了人民的意志。
「這個審判程序支持了這些恐怖的謊言。我們在這裏聽到的是對這個星球上的人類智力的侮辱。
「我並不想排除有人那樣做,但警察和軍隊勇敢地、光榮地保衛了這個國家。
「美國橫跨世界去打擊阿富汗的恐怖主義。但在你們自己的國家(顯然指南斯拉夫)里打擊恐怖主義卻被視為犯罪。我們的防衛是對北約的侵略的英勇的防衛。」
在庭審時,米洛舍維奇還稱檢察官是「北約的喉舌」,稱法庭是「一個智力低下的7歲孩子」,稱整個法律程序是「歪曲歷史」。米洛舍維奇稱自己是「和平的締造者」,稱自己被指控只是因為「有人企圖掩蓋南斯拉夫真正的侵略者」。看到了這裏,是不是都有一種為米洛舍維奇鼓掌的衝動?
但這種千方百計狡辯和抵賴的態度並不會欺騙到所有人。反而讓人聯想起他曾經
叫囂:「決不活着進監獄」。但行動上卻寧願心甘情願的被引渡到國際刑事法庭受審,也不願意留在貝爾格萊德面對憤怒的民眾。
其實說到勇氣,米洛舍維奇遠遠不及他的前輩希特拉。他作為一名發動戰爭屠殺平民的劊子手,雖然嘴上叫得很歡,但骨子裏其實就是個怕死鬼。
畢竟是曾經高高在上的人物,哪怕只要有一線生機,就絕不會輕易放棄苟活。從這方面來講,無論是米洛舍維奇還是薩達姆、卡扎菲以及後來者,本質上都沒什麼不同。
在2002年的庭審中,首席檢察官德篷特列舉了米洛舍維奇自1990年以來在前南斯拉夫、克羅地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納以及科索沃所犯下的一系列罪行。雖然作為導致了無數無辜者死亡的元兇,每活一分鐘都是多餘的。但法律的尊嚴必須得到維護。恰如德篷特所說:「此次庭審充分證明,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或者逃避國際司法的制裁。」而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法庭必須通過證據證實,米洛舍維奇對於在克羅地亞、波黑以及科索沃屠戮無辜,驅逐平民的行為負有直接責任。對米洛舍維奇的指控一共有66項之多。包括在10年時間裏,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到科索沃的巴爾幹地區犯有謀殺、驅逐、迫害以及種族滅絕罪。幾乎包含了海牙國際法庭法規里的所有罪名,其中包括最嚴重的一項是:種族滅絕。這也是西方媒體將米洛舍維奇稱為「巴爾幹屠夫」的主要原因。
這些罪名的證實,對於整個世界來說意義重大。它意味着這不是一場單方面的宣判,而是讓正義得到伸張。任何對罪行的抵賴和狡辯,只能暴露出虛偽和怯懦。
2006年3月11日,米洛舍維奇被發現在海牙羈留中心牢房的床上死亡。根據法庭的屍檢,排除了其被毒殺的可能。歷史學家李邁先、洪茂雄所著《東歐諸國史(下)》中認為其為畏罪自殺。然而,一直對庭審進行跟蹤報道的記者克拉林,卻持完全相反的觀點。他說:「無論是在監獄還是在法庭,他的做法都猶如在自殺。他什麼都要自己來做。他所花費的精力超越了他所能承受的極限,最終導致了他的死亡。」換句話說,米洛舍維奇是為了博取一線生機,竟然活生生的累死了自己。但這也讓米洛舍維奇最後一次嘲弄了國際法庭,使這場審判成為一場不夠完美的勝利。
當然有人會說,國際法庭的審判對當事人並沒有絕對的約束力。畢竟,法庭並沒有執法能力。如果一些國家不予以配合,法庭也無能為力。當年的情況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2000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總統大選,米洛舍維奇在民眾的反對聲中落馬。此時的米洛舍維奇已經被國際法庭列為戰犯。但南斯拉夫憲法法院依然宣佈,因南斯拉夫法律禁止引渡本國公民到國外受審而凍結任何引渡米洛舍維奇的事項,時任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總統的科斯圖尼察也拒絕批准引渡米洛舍維奇。看起來,米洛舍維奇真的可以逃脫掉正義的審判。
但事情到了2001年4月1日這天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塞爾維亞總理佐蘭·金吉奇指揮警察,在一場短暫的對峙之後逮捕米洛舍維奇,以國內法對其控罪。2001年6月,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宣佈可以把本國公民送交國際戰爭罪法庭送交海牙國際法庭。緊接着在一周內,米洛舍維奇就徹底告別了自己的高光時刻,被送交海牙,並成為史上第一個因戰爭罪被送上國際法庭的前國家元首。雖然入獄,但在人生的最後幾年米洛舍維奇還是享受到了與其他囚犯不同的待遇。不僅可以免穿囚衣,而且可以享受到良好的醫療服務和工作人員照顧。連一日三餐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點餐。
在米洛舍維奇死後,還有一個小插曲。雖然米洛舍維奇一再對外宣稱自己很窮,甚至連關押期間的法律顧問的費用都要申請法律援助資金解決。但是在他死後公佈的財產清單顯示,留下的遺產價值數千萬英鎊。
這對於當時年收入僅四五千英鎊的塞爾維亞人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其中包括貝爾格萊德外交區的兩棟別墅、一塊土地、股票以及在一個私人賬戶中的存款。這還僅僅是他在國內的財富。而這些財產有很多是他在任期間以極低的價格買到的。例如,米洛舍維奇曾用11000英鎊買下了貝爾格萊德黃金地區的一棟價值100萬英鎊的別墅。可笑的是,米洛舍維奇的妻子和兒子由於害怕遭到政府逮捕,遲遲不敢接收這筆巨額遺產。塞爾維亞復興黨副主席斯萊科維奇表示:「他搞垮了國家。他不應該被允許在死後保留上千萬的財產。」
在米洛舍維奇在世期間,西方世界曾經對其寄予厚望,並一再受到多國的禮遇。這也是米洛舍維奇有底氣直接要求各國前領導人出庭作證的底氣。而隨着米洛舍維奇鐵腕推行「大塞爾維亞主義」,製造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導致巴爾幹半島局勢的動盪和巨大的生命損失後,已經沒有任何一個思維正常的領導人願意繼續聽他的謊言。民族主義可以短時間內產生凝聚力,但不可能用於長期治理國家。而歷史可以證明:像希特拉、斯大林、波爾布特、奇奧賽斯庫、米洛舍維奇、薩達姆、卡扎菲這樣的,無論曾經多麼輝煌、享受了多少吹捧和掌聲,人民一旦覺醒,它們的下場都不會太好看。
縱觀世界近代歷史,任何一場「以無道伐有道」的不義之戰無不是以發起侵略的一方的可恥失敗而告終。無論是否接受,從國際法庭做出戰爭罪判定的那一刻,黑白已經分明。
我知道,很多人並不贊成我的觀點。寫這類文章更是少不了面對軟體動物的群爆攻擊。但我還是想在此提醒一下:對於普通人來說,雖然不見得能擁有解救眾生的能力,但至少應有一顆見不得世人受苦的心。在是非黑白常被混淆的時代,人性和良知才是我們必須要守住的立場。
最後說一句,如果你不能從歷史中讀出來「活該」兩個字,那歷史就算是白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