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史上最大還債高峰到來,很多城市要扛不住了

財政早已不堪重負垮掉了,連公務員都開始大量縮編...人類有歷史記載以來,在市場的下行時刻,無一不是百事皆哀。那些平時能藏着掖着的,忽然之間都暴露在陽光之下了,就像結痂的腐肉被血淋淋的撕開。 很不幸,如今又到了這樣一個時刻了!

1

最近很多事集中爆發了出來。

先說最近的一件事,這就是零下26度,停止供暖。

這可是-26℃,很多人這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零下26的空氣呼吸起來是什麼樣子。

那是一種如同小刀劃鼻子的刺痛感,耳朵會生凍瘡、手會生凍瘡、臉會生凍瘡,只要你有任何部位敢暴露在空氣中,都能給你凍得又紅又腫,先癢後痛。

而鶴崗還是在東北的北部,一年中有很長時間是在這樣的氣溫下度過的。

結果,你說你要給我停止供暖,你這是不鬧嗎?

但是,這是真的,因為供暖公司真的賠不起了。在公告函里,原話是這樣說的:

公司去年賠了七八百萬,現在實在無錢可賠,再繼續供熱了。

你說,這是民生問題,應該會有財政補貼的呀。

但是對不起,鶴崗在去年已經宣佈破產了,破產是因為鶴崗背負着130餘億元的債務,債務額足有地方稅收收入的10倍。財政早已不堪重負垮掉了,連公務員都開始大量縮編,怎麼會有錢補貼。

所以各部門對於這個問題,只能相互扯皮、推諉,打太極。

越是窘迫之時,越是人性暴露的時刻。

人類有歷史記載以來,在市場的下行時刻,無一不是百事皆哀。那些平時能藏着掖着的,忽然之間都暴露在陽光之下了,就像結痂的腐肉被血淋淋的撕開。

很不幸,如今又到了這樣一個時刻了!

而鶴崗只是一面鏡子,它照出的,是幾十上百個已經陷入財政困局的中小城市,在危局之下的誇張和匪夷所思。

在2023年,這些事情將不斷襲來!

2

事實是,很多個中小城市,已經不堪重負。

12月21日,蘭州建設子公司1億元非標違約的新聞甚喧塵上,這已是11月第一次展期之後的第二次違約。

這就是省會城市的債務情況,不過1億元,但是卻只能二次違約。

這讓我們想到,所有邊遠的省會城市,其實情到底是怎麼樣的?儘管和中小城市相比,省會城市的優勢是可截留的財政轉移支付更多,政府的級別公信力也更高、借錢更好借,

但其背後,則是承擔的公共責任也更大,欠債也更多。

更誇張的是這兩天被炒得很火的遵義道橋債務重組。2022年12月30日,遵義最大的城投遵義道橋發佈公告,156億銀行貸款宣佈重組,展期20年,前10年只還息不付本金。

地方城投債務困局早已眾人皆知,但是地方對於債務的處理方式,則再一次刷新了三觀,也拉低了地方的底線。

之前,城投債的還款模式是借舊換新,在2022年,有85%的新增城投債是用來歸還舊有債務。

但是,遵義的模式則直接拉低了地方的底線,將債務直接轉化為了永續債。

沒錢還本,那就永遠貸下去,只給利息,不給本金。

銀行願意承受這一切嗎?

自然不願意,傻子才願意呢!

但是銀行有辦法嗎?

沒有。

那好,就這樣干吧!

問題在於,這會不會成為地方政府的學習標杆。

畢竟,蘭州代表的是省會城市,遵義代表的是中小型城市。

而蘭州+遵義的背後,則是早已不堪重負的城市債務大山。

3

最近幾年,是地方城投債債務迅速狂飆的時期。

2021年一年,地方城投債有息負債就增加了5.8萬億。

至此,地方城投有息負債總額達到了56萬億。

2022年,城投債新增額度大約在5萬億,合計有息負債總額大約在61萬億。

而作為地方政府的主要融資平台之一,城投完全就是在為地方政府托底。

所以,在城投債務狂飆的背後,則是地方財政的不斷下行,以至於捉襟見肘的日趨艱難。

2022年前10個月,地方政府的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加在一起,全國31個省份的財政收支缺口為11.7萬億元,占 GDP的13.4%。

這是2013年政府首次發佈這些數據以來的最高值。

本來,地方財政主要收入途徑只有兩條路:

稅收和賣地。

2021年,賣地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為41.47%。這是絕對的支柱型收入。

但是,這一項收入在過去的兩年已經徹底拉胯了。

開發商的沒人願意賣地,城投只能出來托底,城投托底,等於是政府借債,買政府賣的地。

這是一場最眾所周知的秘事。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能讓一切如常運轉。

用負債換取秩序的如常。

4

最終,地方財政要自救,似乎只有三條路可走:

增加稅收;增加賣地;宣佈破產。

但目前來看,2023年如果經濟能反彈,也許稅收是會好一些的,但這隻對東南沿海城市有用;大量的北方和西方城市已經並無多少收稅增量。

增加賣地,這也並不靠譜。因為對於很多中小城市來說,還有很多在2016到2018年棚改貨幣化時候的土地庫存沒有消化完,大量賣地已是絕無可能。

並且城投托底已經不可能了,因為財政部在2022年11月已經發文,嚴禁地方通過城投托底拿地的方式新增地方債務。

結果12月,城投債取消了6成,環比增速下降超過30%。

這意味着,只能靠市場化的房地產企業拿地了。

而中小城市,正是目前房企最想逃離的城市。

最終的結局只有一個,大部分中小城市,在高昂的地方債壓力之下,只能是財政重整。

通俗點就是鶴崗化,就是破產。

雪上加霜的是,2023年,將迎來史上最大的城投債還款高峰。

今年和明年兩年,將有接近9萬億城投債到期,毋庸置疑,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重擔。

不久前,財新報道,為什麼一線城市不會放開限購政策。

住建部的回答是,害怕一線城市放開,資金會迅速逃離二三線城市,從而加速這些城市的崩盤。

從這個角度看,住建部這一次,也許是對的!

都知道今年是樓市的啟動期,政策放鬆,經濟發力,寬鬆放水,三者合力將全部作用於樓市。

那麼,具體到城市,各自的周期又是怎麼樣的,我找了一份數據,詳細的記錄了過去10年中樓市四次漲跌周期。

包含了四大一線城市、天津、石家莊、鄭州西安、武漢、長沙、合肥、廈門、福州、無錫、寧波、杭州、南京、青島、濟南、成都、重慶……

幾乎所有有價值的核心城市,在過去的漲跌周期一目了然,非常有價值,一定不要錯過。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十一俠 米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115/185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