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俄烏戰事立大功 未來戰爭要角已經登場

從俄烏戰爭一開始,無人機就已扮演要角,烏克蘭軍隊使用土耳其製造的拜拉克塔(Bayraktar)武裝無人機執行攻擊任務,重挫俄軍試圖奪取基輔的攻勢。(圖/路透社

俄烏戰爭中,無人機的部署規模空前,不僅執行監視與攻擊雙重任務,且各種款式盡出,從市售小型無人機至飛機造型的較大型無人機,不一而足,無人機已成為這場戰爭一大特徵。

法新社報道,無人機用於戰場已有多年,美國在反恐戰爭期間廣泛使用,無人機也在各種衝突中扮演要角,其中包括在伊拉克和阿塞拜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Nagorno-Karabakh)的戰鬥。

但俄烏戰爭雙方使用無人機的程度空前,帶來的效益以及構成的威脅,凸顯出武裝部隊必須準備在未來衝突中運用並反制無人機的重要性。

智庫CNA機構(CNA)的俄羅斯研究計劃(Russia Studies Program)分析師、無人機專家班迪特(Sam Bendett)表示:「俄烏戰爭使用無人機的數量和規模超越先前所有衝突。」

從俄烏戰爭一開始,無人機就已扮演要角,烏克蘭軍隊使用土耳其製造的拜拉克塔(Bayraktar)武裝無人機執行攻擊任務,重挫俄軍試圖奪取基輔的攻勢。

俄烏雙方均以無人機定位與追蹤敵軍,並且用於引導火炮攻擊。兩方也以自殺式無人機發動襲擊。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卡恩(Lauren Kahn)表示,俄烏戰爭爆發之際,無人機的許多技術日益成熟、完備,而且容易到手、便宜,這可讓人們進行更多使用上的嘗試。

卡恩指出,當無人機的成本遠低於反制武器,這對守軍構成挑戰,俄軍以伊朗提供的無人機一次又一次攻擊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就是例證。

俄烏戰爭成為反制無人機手段的實驗場,美國已提供各種選項給烏克蘭,從機槍至專用防空系統等措施。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賴德(Pat Ryder)表示,無人機在戰場上的使用可以發揮創意且具獨特性,反制無人機則須持續努力。

班迪特指出,俄烏衝突的交戰雙方面對無人機,電子反制扮演了重要角色。

班迪特還說,俄烏戰爭已展現出,反制無人機「系統、技術和訓練,絕對至為重要」。

他提到:「武裝部隊必須適應。他們必須調適面對事實,現在任何交戰方以及…未來戰爭都可能出現我們在俄烏戰爭中看到的各式無人機。」

延伸閱讀:伊朗無人機是顛覆性的地緣戰略新動向

來源:晨楓

牆內自媒體晨楓文章:伊朗無人機/巡飛彈在烏克蘭戰場上發揮了顛覆性的作用。現在還沒有根本改變戰場大勢,但嚴重打亂了烏克蘭和西方的態勢。烏克蘭不斷宣稱擊落了多少無人機、巡飛彈、導彈,依然不能避免全國電力系統受到嚴重破壞、全國限於黑暗和寒冷的困境。

在新的一年裏,烏克蘭戰場的走向還在撲簌迷離中。指揮中央集團和「哈爾科夫大潰退」的拉平上將升任陸軍總參謀長,只能說明一件事:俄軍並未因為夏秋的挫折而陷入沮喪和失敗主義,這是一場長期鬥爭,失利只是暫時的。

但在世界的另一邊,聖誕節後第一天的12月26日,朝鮮的5架無人機飛入韓國空域。經過5小時的升空攔截、射擊警告後,無一被擊落,韓國還墜毀一架KA-1輕型攻擊機。事後,韓國承認,無人機飛入總統府附近的禁飛區。

在更早的時候,伊朗無人機/巡飛彈已經在也門胡塞戰爭、真主黨與以色列的戰爭中發揮了作用。

伊朗無人機成為近幾十年對戰場影響最大的地緣戰略突破之一。這裏的突破不在於技術上有多先進,而在於戳到了先進國家的軟肋。

最好的防禦在於進攻,但進攻是要手裏有傢伙的。人體炸彈、自殺卡車那些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無人機則完全不一樣了。

烏克蘭的空軍和防空或許不具備代表性,沙特、韓國的戰鬥機和防空力量都具有先進水平。單純從裝備來說,比美國都不差,但依然做不到有效攔截。

1月5日,韓國軍方改口先前對朝鮮無人機飛入首爾龍山區的否認,承認確有此事。韓國國防部長官李鍾燮、聯合參謀長金承謙等軍方高層前一天(1月4日)向總統尹錫悅報告稱,朝鮮1架無人機曾於12月26日闖入韓國總統府P-73禁飛區。P-73是以龍山總統府和國防部大樓為圓心,3.7公里為半徑的圓形區域,還覆蓋了首爾市瑞草區、銅雀區、中區的部分地區。如果在北京,這是已經進入三環了。

朝鮮無人機在韓國空域遊蕩了5小時之久,韓國空軍的具體應對依然沒有詳細報道,但已知起飛多架戰鬥機、武直和KA-1輕型攻擊機。戰鬥機的速度太快,武直則缺乏足夠的速度優勢,KA-1應該是比較合適的。

KA-1的原型是KT-1單發雙座渦槳教練機,性能中規中矩,但擋不住價格低廉,已經遠銷印度尼西亞(17架)、秘魯(20架)、塞內加爾(4架)和土耳其(40架)。KA-1是武裝型,具有平視和低頭顯示屏,有5各外掛點,可攜帶火箭發射巢、航炮吊艙、AIM-9「響尾蛇」空空導彈等武器。

KA-1墜毀的詳情還沒有透露,只知道兩名飛行員逃生成功。估計可能是在低速逼近、瞄準射擊時,由於射擊的後坐力進入失速。

韓國空軍號稱在空中射擊示警無果,這是很奇怪的做法。射擊示警是標準的驅離做法,但這是對有人機的。對無人機射擊示警就滑稽了。韓國的說法可能是對反覆射擊、無一命中的尷尬掩飾。

朝鮮在90年代就開始研製無人機,但一直進展不大。朝鮮無人機也顯示了飛行性能低下、控制範圍有限的問題,在2013年和2017年,朝鮮無人機飛入韓國空域後墜毀,據認為就是因為飛出有效控制範圍導致的,或者是對在極限距離上容易失控估計不足。

另一方面,伊朗無人機儘管技術簡陋,在胡塞戰爭和烏克蘭戰爭中展示了出色的可靠性和實用性,而且擺脫了遙控的距離限制。GPS/GLONASS/北斗複合導航提供了很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使得伊朗無人機可以達到1500-2500公里的航程。

對衛星導航的干擾並不容易。淹沒式的大功率干擾也是有方向性的。在噪雜的人群里,用手掌擋一下,可以幫助聽清對方講話,就是因為耳朵轉為「定向天線」了。中空以上高度的無人機上的衛星導航天線指向上半球,地面的干擾站就很難發揮作用。衛星導航信號採用保密編碼提高抗干擾能力,不同體制的衛星導航信號更是難以同時干擾。

衛星導航的無人機不能打移動目標,但用衛星導航引導到目標區,再開動光電制導等其他手段,可以有效地補償這個問題。

最重要的是,無人機的速度、機動、升限、可靠性要求低,即使航空技術基礎不足,入門門檻也足夠低。伊朗無人機除了發動機,機體基本上是塑料、膠合板等非金屬材料,雷達反射面積很小,紅外特徵更小,對於針對高性能作戰飛機的現代防空體系反而是盲點,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韓國和沙特對於無人機都有點手足無措。

由於5架朝鮮無人機全部安全離開韓國空域,這些無人機的技術來源無法確認。但朝鮮與伊朗有長期軍事科技合作關係,伊朗的彈道導彈和核技術都有朝鮮的影子。作為回報,伊朗向朝鮮提供無人機技術是完全可能的,在烏克蘭的實戰表現更是使得伊朗無人機具有吸引力。

不管西方如何猜度和指責,軍事科技的「南南合作」是地緣戰略走向的顛覆性動向。

戰爭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事情,非正規武裝是有戰爭以來就存在的事情。毛澤東把游擊戰上升到戰略高度。從此,游擊戰不再只是不甘佔領的武裝平民奮起自衛的自發之舉,而是弱小國家或者政治力量抵抗強權的戰略手段。

游擊戰不是游而不擊,更不是守株待兔。游擊戰是主動進攻,但不是正面決戰,而是避實擊虛,化整為零,碎刀子割肉,用消耗戰磨垮優勢的對方。

美國吃游擊戰的虧幾十年了,也在實踐中摸出非接觸化的門道:放棄深入城鄉,建立戒備森嚴的安全區,用無人機和分佈式傳感器監控戰場,用空中和遠程火力非接觸式打擊敵人。這不是取勝之道,但還算不敗之道,當然只是戰術上的不敗知道。在戰略上,放棄城鄉後,戰爭已經失敗了。

但戰場非接觸化後,游擊戰也容易使不上勁。這就是伊朗無人機切入的地方了:以非接觸對抗非接觸,或者說,地面上非接觸了,那就從空中接觸。

更重要的是,伊朗沒有大國後台,伊朗的成功說明了一件事:顛覆不是只有大國才能資格的。這才是對世界地緣戰略的顛覆性影響。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中央社 晨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114/185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