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俄烏戰事持續升級,是時候拆穿這些謠言了…

不久後,當我再次在朋友圈裏看到上述兩張圖片,那些在宴會上口若懸河的人,突然噤聲了。當他的百萬網紅身份被扒,社交賬號被封,人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的同情心,也在淪為一茬名叫「流量」的韭菜。

01

前幾天,去參加一場朋友聚會。

宴席上,有人一邊刷着短視頻,一邊對剛剛開始的俄烏戰爭侃侃而談。

並且還將一些內容分享給眾人。

比如一個滿臉血痂、頭髮蓬亂的兒童。

配文是:「這是俄烏衝突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幅畫面。」

還有這個短片:

天空中戰機列隊飛過,遠處爆炸聲四起。

身處戰亂中的中國小伙,帶着烏克蘭的妻女,在凌晨躲進地下室。

一邊祈求家人平安,一邊自製國旗,還說「最值錢的東西就是這本中國護照」。

朋友們看過後紛紛流露出同情的神色,又問我對俄烏戰爭的看法。

我沒有高談闊論,也沒有隨聲附和,只是說了一句:

「再看看。」

那時我分明看到幾道目光從我面前掃過,好像要從我臉上,照出兩個字:冷血。

不久後,當我再次在朋友圈裏看到上述兩張圖片,那些在宴會上口若懸河的人,突然噤聲了。

那個戰亂中鮮血滿面的孩子,是2018年敘利亞戰爭中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小女孩。

照片源自土耳其一家廣告公司的反戰主題海報。

那位為我們傳來烏克蘭一線戰爭「實況」的中國小伙,其實張冠李戴,把過往的一些視頻和畫面,剪輯其中。

當他的百萬網紅身份被扒,社交賬號被封,人們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我們的同情心,也在淪為一茬名叫「流量」的韭菜

02

俄烏衝突至今,已經過去一周。

我們的同情心,在戰火中被蹂躪了無數遍。

一位父親和女兒相擁而泣。

標題為「烏克蘭父親在與俄軍作戰前,與女兒揮淚訣別」。

事實恰恰相反,這是此前烏東地區的頓巴斯難民。

視頻中這位正在與女兒揮淚訣別的父親,準備把女兒撤離到俄羅斯的安全地區,自己則留下與「入侵」他家園的烏克蘭軍隊戰鬥。

這個「怒斥俄羅斯士兵的烏克蘭女孩」,事實上是巴以衝突中的巴勒斯坦女孩。

那名「握着長槍,奔赴戰場的烏克蘭少女」,其實是一位俄羅斯時尚博主。

還記得俄烏衝突第二天,那座震撼全網的迷你小島「蛇島」嗎?

一艘俄羅斯軍艦在靠近蛇島時,向島上的邊防士兵喊話勸降。

然後在島上士兵那句「去你的」之後,錄像戛然而止。

於是「烏克蘭蛇島軍人集體陣亡」的消息不脛而走,烏克蘭政府甚至追授蛇島13名士兵為「烏克蘭國民英雄」。

可是僅僅過了4天,這群蛇島士兵竟然「死而復生」。

他們沒有陣亡,只是被俘。

還有更加荒謬的一幕。

深夜,烏克蘭一市區多座大樓燈火通明,發光物體猶如流星般墜落,還伴有疑似防空警報聲響起。

最後證實,這竟然是一款名為《戰爭雷霆》的遊戲畫面。

當真相還在穿鞋時,謊言已經跑遍了全城。

這些圍繞俄烏戰場的大量假消息,利用人們的同情心,在添油加醋下,經過各種渠道傳播。

戰爭的烏雲里,飛出來一個個匪夷所思的謠言。

可往往就是這些荒謬的假象,背後藏着遠超你想像的恐怖。

03

再說一個現代戰爭中臭名昭著的「育嬰箱事件」。

海灣戰爭期間,一位自稱是「科威特志願者」的15歲少女,在美國國會上聲淚俱下地控訴:

「我看到伊拉克士兵拿着槍衝進醫院,闖入病房,育嬰箱內有15名嬰兒。他們把嬰兒從育嬰箱裏取出來,任由孩子們躺在冰冷的地面上死去。」

這則新聞被媒體大肆報道,點燃了美國民眾對伊拉克的怒火。

隨後,海灣戰爭爆發。

但戰爭結束後,有美媒曝光「育嬰箱事件」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謊言,所謂的「科威特志願者」根本不存在。

一旦人類的情緒被點燃,那麼一個小火星,就是一場大災變的前兆。

04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我們享受新的傳媒工具所帶來的便利時,也要時刻提醒自己,成為信息的掌控者,而不是被信息所掌控。

第一,警惕確認偏誤。

翻看俄烏衝突層出不窮的假消息,受到大家熱衷和追捧的,無一例外都有一個共同點:故事性強,衝擊性強。

這就很好地滿足了人類獵奇的心理需求。

若一件事上,被注入強烈的感官刺激,那麼一個人就很容易陷入一種心理圈套:確認偏誤。

也就是說一個信息無論合乎事實與否,個人都會偏好性地支持符合自己的成見、猜想的那一面。

兩句話詮釋:

「每個人看到的世界,不過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你想要的真相,不過是合乎你口味的真相。」

這也是為什人有人會熱衷假消息的原因。

因為它從被製造出來的時候,就是為了刺激並且滿足某一類人的情感訴求。

第二,若理性不存在,則慈悲無意義。

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

但這個世界,有時候缺的不是泛濫的同情心,缺的是理智和克制的大腦

很喜歡易中天的一段話:

「當一件事情發生後,第一要先學會弄清事實,這是『真偽判斷』。然後才能討論是對是錯,這是『是非判斷』。

至於『價值判斷』和『道德判斷』,只能放在最後。可惜我們的思維習慣,往往是反着的。事情還沒弄清楚,道德批判就先開始了。」

群體因為理性的喪失和感情的誇大,導致其更容易被極端感情所打動。

所以《烏合之眾》裏才說:「誰掌控了影響大眾想像力的藝術,就掌控了統治他們的藝術。」

我們當然要做善良的人,但不能讓我們的善意,助紂為虐。

若理性不存在,則慈悲無意義。

第三,遇事慢半拍,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聽過一個故事:

美國阿拉斯加,有一對年輕夫婦。

妻子難產而死,遺下一個孩子。

男人忙於生活,沒有人幫忙看孩子,於是就訓練了一隻狗,照顧孩子。

一日,男人在外做事,因遇大雪,第二天才趕回家。

打開房門,看到孩子不見了,狗在一旁,滿口是血。

男人大怒,拿起刀把狗殺死。

之後,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他從床下爬了出來,雖然身上有血,但並未受傷。

男人再仔細檢查了一番,發現屋裏有一具狼屍,口裏還咬着狗的肉。

此時,男人追悔莫及。

遇事慢半拍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你很難在第一時間了解事情的所有真相,甚至有些真相你永遠觸及不到。

所以,別急着站隊。

當你被自己的思維定勢左右,就會失去基本的判斷能力。

最後和大家分享張小龍的一句話:

「你所看見的,或者說,你所閱讀的,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互聯網讓信息唾手可得。可是,從信息的海洋中獲取什麼樣的信息是個很有挑戰的問題。」

請一定記住:

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雖然生而渺小,卻因思想而高貴。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我是王耳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04/1716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