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騎自行車經過地產開發商在北京的住宅區。法新社圖片
中國房產大亨孟曉蘇表示,中國民眾的儲蓄只要有三分之一拿來買房,就可以救經濟,引發輿論譁然。就有中國民眾說,疫情三年加封控,失業和收入不穩定的打工族連吃飯都有問題,談何買房?只有黨高幹、公務員才可能有存款,應該找他們。
前中房集團董事長孟曉蘇8日出席南方財富峰會,面對記者採訪時表示,「去年居民存款又增加了15萬億,中國老百姓有120萬億的存款,這存款太多了,拿出來三分之一,恢復對房屋的購買、裝修和其他的購買,中國經濟不就恢復了嗎?」
【「專家」勸民眾拿三分之一存款買房】
—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January 11, 2023
【中國經濟就能順利恢復】
中房集團原董事長、學者孟曉蘇在第三屆南方財富峰會上表示,2022年中國老百姓存款增加了15萬億,如果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恢復對房子的購買、裝修和其他的購買,那中國經濟不就能夠順利恢復了嗎?#磚家#三分之一存款買房#何不食肉糜 pic.twitter.com/OUD3G4kQMT
自由亞洲電台11日採訪人在北京的葉先生,他一聽孟曉蘇這番論調,還沒發表高論就先罵了髒話。
葉先生說:「他要這麼說也成!實際上這錢肯定說是這些貪官們以各種手段、名目去存的,老百姓飢腸轆轆,老百姓哪有存款去存啊!純粹是胡說八道。」
疫情三年一般民眾溫飽難請黨員高幹先買
葉先生還說:「別說我吃醫保的,正常的一個月三千、五千收入的工人,哪有錢存啊,緊緊巴巴的過日子就不錯,根本談不上買房,不可能的,外地我不知道,咱們就以北京說,北京我們這兒最起碼得五萬塊錢一平方米,上班族掙的錢,吃喝拉撒都扣光了,哪有錢?」
葉先生提到,一般老百姓沒存款買房,連看病都需要押金,一個家庭有個一萬、二萬存款應急還靠譜,一般老百姓連這些都存不到,什麼國富民強,是「國富民窮」。
家住武漢的呂先生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也坦言:「我沒有存款,老百姓肯定沒那麼多存款,老百姓都是吃了上頓愁下頓的人。那些存款跟老百姓無關,都是黨員高幹的。」
分析:八成存款來自金字塔頂端2%富豪
呂先生直呼孟曉蘇的說法「出發點錯誤」:「應該公務員、黨員高幹、體制內的人把存款拿出來支援國家、救國家。老百姓窮得要死,這幾年疫情根本沒有收入,封控在家。」
呂先生批評,房產大亨是為自己的利益說話,像他一樣的打工族,靠網絡信貸過生活,打工再去還錢的,是很普遍的現象。他立志不買房、不當「韭菜」。
有經濟學者認為,中國老百姓已對買房自住或投資失去信心,以「零門檻落戶」這招救樓市恐怕只是地方政府一廂情願。(法新社資料圖片)
孟曉蘇這番論調,挨中國網民批評說不愧是「磚家」。中國老百姓的說法,與銀行統計數據吻合。全國80%存款來自金字塔最頂端的2%富人。
有分析指,120萬億換算14億人口,平均每人存款約8萬元。2022年8月,招商銀行發佈半年財報,2.26%的客戶,擁有81.74%的資產,這2.26%客戶人均存款185萬元。最近,三年期大額存單,四大行利息已降到3%左右。但房地產市場不景氣,有錢人不敢輕易入手,沒錢的老百姓就算首付降到20%,銀行不要利息也買不起。
學者:房產大亨垂死掙扎的呼籲不切實際現金才是王道
對此,台灣韜略策進學會秘書長吳建忠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陷入系統性衰退,買了房到底如何供給這些房地產貸款?在疫情還沒完全落幕、國家政策沒落地之前,中國老百姓沒有任何信心投入房地產市場,黨員高官也一樣,因為頭上還有另一把刀。
吳建忠分析:「這些房企也好、國有企業也好,在過去交叉持股情況之下,最近習近平在疫情放開之後,特別提到反腐敗的情況,要讓那些局處官員,能腐的人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吳建忠表示,過去中國的金融監管、(再加上對)房地產大力打擊之下,中國老百姓對投資房地產沒有任何信心。「房地產大亨這樣出來喊話,這只是進行垂死的掙扎,並沒有實際上落地的可能,看到國際間對2023年中國經濟信用評等不斷下調,買得起房不見得繳得起房貸,2023年對中國人民來說,現金為王,房產大亨這樣的呼籲是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