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央行「放水」 多家房企獲1.2萬億授信額

近期,中國多家上市房企出現債務違約。圖為廣州市一建築工地遠景。

時隔7個月,中共央行將再次降准。這是自2018年以來,中共央行第14次降准。日前,中國六大行已對十餘家房地產企業公開授信額度合計人民幣11,550億元,若算上未公開的數據,總體授信額度規模更大。對於央行再次降准,中國市場上存在着反對觀點。

授信額度是指由銀行批准的可以向公司客戶借貸的或已經貸出的最高貸款本金限額。

據界面新聞報導,11月24日,中國工商銀行與12家全國性房地產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提供意向性融資總額達6,550億元(人民幣,下同)。根據協議,工商銀行將圍繞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等業務領域,與相關房企集團開展合作。

上述房企分別為中國海外發展、保利發展、華潤置地、招商蛇口、華僑城、萬科、金地、綠城中國、龍湖、金輝集團、美的置業和碧桂園。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1年末,碧桂園負債高達1.65萬億元。從總負債看,碧桂園僅次於恆大集團,而恆大負債總額是1.95萬億元(2021年半年報)。

據統計,目前六大行已向多家房企公開授信額度合計11,550億元,若算上農行、建行未公開的數據,總體授信額度規模更大。

業內人士指,上述銀行與多家房企的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是對11月11日央行、銀保監會「金融16條」和11月21日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會議的落實。

中共央行在11月21日貸款座談會上提到,全國性商業銀行對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投放。

11月23日,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提到「適時運用降准等貨幣政策工具」,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今年4月,國務院會議也曾提到「降准」,2天後降准如期而至,當局釋放資金約5,300億元。

中共國務院23日召開的常務會議還提出,推進保交樓專項借款儘快全面落到項目,激勵商業銀行新發放保交樓貸款。

不過,據《第一財經》報導,當前市場上存在反對降準的觀點,認為目前市場流動性充裕,甚至一定程度上出現「流動性陷阱」,因此不需要通過降准來釋放流動性。

2018年以來,中共央行已多次實施降准。而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官方多次強調降准不是「放水」。但中國宏觀經濟學者胡釋之認為「降准就是放水」。

胡釋之此前在接受鳳凰財經採訪時表示,「企業資金緊張絕不是貨幣放水的充足理由。用貨幣放水來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實際就是銀行強行轉移他人財富給企業。」「把銀行當成了救濟院,而且不是拿自己的錢去救濟,而是偷偷拿大家的錢去施捨,慷他人之慨。」

胡釋之說:「銀行放貸的堅實基礎是儲戶儲蓄的增加,而在沒有儲蓄增加前提下的信用擴張,則屬於憑空放貸。這必須受到嚴格限制,而降準則是放鬆對銀行使用非儲蓄資金放貸的限制,必然的結果就是擴大通脹。」

據「21經濟網」11月23日報導,近期央行行長易綱在金融街論壇上曾談及降准:在2018年以來,央行累計實施了降准13次,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15%降到了大約8%,共釋放了長期流動性約10.8萬億元,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在38萬億元到40萬億元之間,而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則從2017年末的近170萬億元增加到現在的260多萬億元。

胡釋之認為,貨幣放水危害非常大,是最危險的政策公害,但隱蔽性極強,反倒經常被認為是德政,在受害者的歡呼聲中出台。很少有人想想,如果貨幣放水真能穩增長,經濟增長為何還會出現不穩?不就是保持印鈔機不要停那麼簡單的事嗎?

他說,增加貨幣並不能增加財富,只會稀釋貨幣的購買力。但增加貨幣確實能增加有些人的財富,靠的是犧牲其他人的利益。新錢流入市場稀釋貨幣購買力有一個過程。這就是一個偷偷轉移財富的過程,犧牲後得到新錢的人群的利益為先得到新錢的人群謀利。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記者李冰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125/183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