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胡雪楊導演的自我救贖 ——從『上海1976』到《SOS》

作者:
第六代導演的宣言者胡雪楊,完成獨具風格的文革三部曲最後一部『上海1976』後,還拍過兩部「主旋律影片」,隨後似乎沉寂緘默……他還在拍嗎?

電影導演胡雪楊與作家嚴歌苓©胡雪楊提供

第六代導演的宣言者胡雪楊,完成獨具風格的文革三部曲最後一部『上海1976』後,還拍過兩部「主旋律影片」,隨後似乎沉寂緘默……他還在拍嗎?

近日,胡雪楊在巴黎推出他最新兩部引人注目的影片,一部講述北朝鮮女子為追求自由歷險的『拯救我們的姐妹』(SOS save our sisters),另一部是法語片La Croix,中文譯名『交錯』,勾勒同一時間線上不同人生的相遇相愛錯失錯愕。

胡雪楊為何在事業進入高峰期離開中國,又如何在法國嘯髯東山?這一切,都與『上海1976』那部「魔咒般」的電影息息相關。而那是一部被許多人譽為「1949年建國以來最好的電影之一」。

胡雪楊導演指揮拍片©胡雪楊提供

挫折

他告訴記者:「《上海1976》是我畢業後最想拍的一部電影,從1989年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到2006年完成拍攝,前後醞釀了18年。

我的文革三部曲第一部『童年往事』,講述文革中一個七歲的男孩和一個文革武鬥失去兒孫、精神錯亂的七十歲老太太在江南小巷深院裏爭奪自己六個月大妹妹的生死搏鬥之故事;

第二部『牽牛花』講文革中一個學齡前兒童為了躲避社會動亂被父母送到江南湖泊孤島上根治夢遊症……卻在夢遊中介入了一樁強姦謀殺案的人鬼顛鸞之故事;

第三部『上海1976』講的是文革末期,上海在中國危難崩廈之際,頑強承負着城市文明的抗爭生存形態,影片通過兩個家庭一所學校一座監獄……將1976年的上海那強烈的混血文明因子和中國唯一的城市文明特徵生靈活現鮮血淋漓地呈現復活推至極限……」

文革三部曲,前後十八年,第三部《上海1976》是為紀念文革結束三十周年而作,如今文革結束已四十六年,她依然沒有通過。胡雪楊幽默地表示,自己不像他的同宿同窗婁燁王小帥那樣以專拍「地下電影」出名的「反骨」導演,建國五十周年十大獻禮片、建國六十周年三大獻禮片他都執筒,為了讓『上海1976』過審,他好好表現拍了『可愛的中國』和『先遣連』……「帶着腳鐐跳舞」,雖然他的這些「主旋律影片」,隱含着一層又一層更深刻的意味。

電影局審查官員私語,《上海1976》是胡雪楊拍得最好的電影,但怎麼改啊?本質的東西改不掉的……沒法弄。確實,真正的好電影是刪減不掉的,是刻在電影骨子裏的東西。另外,他們說,這部電影涉及的問題和尺度已經不是我們電影局這個級別的審查機構能做主帷幄的了……。『上海1976』公映希望徹底破滅後,電影人胡雪楊在痛苦中的新生,即從『上海1976』到《SOS》《La Croix》兩部新片的誕生,這中間熬過了漫長的生活歷煉和思想變更……這是一個思想價值認知的洗禮,一個深刻的人生反思過程。

「這也是一個痛苦掙扎的過程,其中有自我否定、自我撕扯衝撞、自我妥協勾兌鬥爭的過程……千難萬苦,最後產生了這樣兩部新片。」

2014年胡雪楊來法國,初識王龍蒙先生。王知道胡有意來法國發展,便告訴胡,2014-2015是法國的朝鮮文化年,胡即刻說,那我就寫一個有關北韓的電影劇本看看能否成功,而且鬼使神差即刻跳出的就是寫一個北韓買身女的故事……,同年10月,胡雪楊母親過世,可他的護照送回中國續簽了,無法出鏡,人滯留地中海島國塞浦路斯,他悲痛隱忍構思劇本:要寫一個逃到中國的朝鮮妓女或髮廊女在中國是如何掙脫枷鎖羈絆爭取自由的!

『拯救我們的姐妹』(SOS save our sisters)©胡雪楊提供

轉折

胡雪楊從痛失母親的悲傷中完成劇本初稿(片名《SOS》)。次年五月,劇本定稿胡重返巴黎,與好友王龍蒙(策劃一)、李京香金星日(導演助理)有過一次劇本交流,後來劇本給忘年交萬潤南老師指正,萬閱後感慨:「太震撼了!」「人性的力量振聾發聵!」

但是此劇本要立項必須翻譯成法語劇本報法國國家電影委員會,然而胡雪楊寫這個劇本並沒有人付一分錢稿費,而法語翻譯本是要找人付費麼完成的,王與胡付不出兩千歐,王夫人瑪侯姤說她可以代付這筆翻譯費,胡雪楊感激不盡,然一周不到王龍蒙又很遺憾地告訴胡,瑪侯姤的這筆錢也很難兌現……,至此,《SOS》推進計劃一直擱置近四年。而這四年間胡雪楊三度停擺三度啟動拍攝了法語電影『交錯』,並於2018年秋末殺青後重病一場。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106/182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