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缺少社交,真能改變大腦結構、還能讓人減壽?

因為「社恐」而不願意與他人社交,可以說是很多人的普遍現象。但這篇文章將向我們講述,無論是社交的缺失,還是內心的孤獨感,都會對生理與心理健康造成諸多不利影響。

社交活動缺失與否,是影響我們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對於心理健康,你的認知程度如何,是否有其他希望了解的問題?

當我們長期處於獨居狀態,或者缺少與其他人的社交來往,這種狀態被稱作社交隔離(social isolation)。而這樣的社交隔離狀態,時常會令我們產生憂傷的情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孤獨感(loneliness)。

需要說明的是,社交隔離這種客觀狀態,與主觀感受的孤獨感並不能劃上等號——例如,一些人頻繁社交但內心仍感到孤獨。但由於緊密的相關性,這兩種狀態常常會受到研究的同時關注。

迄今為止,大量研究關注了社交隔離以及孤獨對我們健康狀況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總是具有危害性,甚至可能致命。

例如,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的一篇綜述論文就曾指出,社交隔離、孤獨感與多種健康問題高度相關:這些人患上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與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都更高。此外,社交隔離者和孤獨者過早死亡的風險也分別增加了29%和26%。

另一些研究則指出,擁有孤獨感的人們自控力更低,出現抑鬱、睡眠問題等精神健康問題,以及染上酗酒習性的可能性也更高。

而《自然》雜誌的一項研究則在動物實驗中證實了社交隔離對動物身體的影響:長期獨處的果蠅的基因表達、神經活性以及行為都發生了不利的變化,例如它們往往會吃得更多、睡得更少。

在社交隔離、孤獨感的眾多健康危害中,大腦結構與功能受到的直接影響,同樣是研究人員關注的重點。

近期,一項發表於《神經元學》期刊的研究就指出:社交隔離及其引起的孤獨感,會造成大腦灰質體積減少,並且降低個體的認知能力、增加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風險。

根據「社會腦假說」,我們的大腦演化出了支持與他人社交、溝通的特徵,擁有重要的社會認知能力。那麼,處於孤獨或社交隔離的境地時,我們這個有利於社交的大腦可能會受到影響。

為此,這項研究首先探索的問題是:社交隔離與孤獨感如何影響灰質,這裏是神經元大量聚集的區域。研究團隊收集了英國Biobank數據庫中近50萬人的認知表現等數據,這些人的平均年齡為57歲。這些數據中,還包含約3.2萬人的磁共振成像數據。根據日常社交情況,分為社交隔離、社交頻率超過每月一次、超過每周一次等不同組別。

對這些數據的分析表明,社交隔離、孤獨的人認知表現更差,包括記憶力更弱、反應時間更長。此外,研究還發現這類人群大腦眾多區域的灰質體積減少——具體而言,包括處理聲音、協助編碼記憶的顳部,與注意力、計劃能力與複雜認知任務相關的額葉,以及參與學習、記憶的關鍵腦區海馬體。研究還指出,較小的灰質體積與參與阿爾茨海默病的遺傳進程之間存在聯繫。

社交隔離與認知功能的長期關聯,也在為期12年的隨訪中得到了支持:社交隔離的人患上痴呆症的風險增加了26%。

社交隔離對大腦造成複雜影響的機制是什麼?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還需要更多研究進行檢驗。但可以確認的是,在缺乏社交的情況下,人們更容易面臨長期的壓力,進而對大腦造成影響。此外,如果我們長期缺乏社交,我們參與語言和其他認知過程(如注意力、記憶力)的腦區功能也可能減弱。這可能會影響參與複雜認知任務的能力。

包括這項最新研究在內,大量研究一致認為,社交隔離和孤獨感正在無形間深刻影響着人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對於這類人群,認知行為療法等有效的干預措施也至關重要。從個人到社會層面,預防、消除社交隔離與孤獨感需要多層次的解決措施。

對於人類這種社會性動物而言,無論年齡多大,我們都能從與其他人的交流中獲得樂趣。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發現告訴我們,交流對於我們的認知健康也至關重要。

——————

參考資料:

[1] Chun Shen et al., Associations of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With Later Dementia. Neurology Jul2022,99(2) e164-e175;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0583

[2] Socially isolated people have differently wired brains and poorer cognition—new research. Retrieved June17th,2022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2-06-socially-isolated-people-differently-wired.html

[3] Holt-Lunstad et al., Loneliness and social isolation as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a meta-analytic review. Perspect. Psychol. Sci.(2015). https://doi.org/10.1177/1745691614568352

[4] Hawkley, L. C.& Capitanio, J. P. Perceived social isolation, evolutionary fitness and health outcomes: a lifespan approach. Philos. Trans. R. Soc. B(2015). https://doi.org/10.1098/rstb.2014.0114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學術經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926/1808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