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一個人走上坡路的4大定律

有人說:「人的一生,每個人都會經歷很多。如果無法衝破身上的枷鎖,就難以擁有更廣闊的天地。」

人生的劇本,並非早已寫好,如何主宰,全在自己手中。

不輕易畏懼,別放棄折騰,敢於突破自己,才有無限可能。

一個人走上坡路的4大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跨欄定律:

一個人的潛力,都是逼出來的

外科醫生阿費烈德在解剖實驗中發現,患病的器官要比正常人的大,而且患病的器官並不像常人所想的那樣脆弱。

相反,它們在與疾病抗爭中,為了抵禦病變,會變得比正常器官的機能更強大。

阿費烈德在深入研究這些現象後,提出了「跨欄定律」。

一個人遇到的困難越大,往往越能夠激發他的潛力。

職場作家Kris分享過自己的兩段經歷:

畢業那年,他頻頻求職碰壁。

在一次無領導小組面試中,別人都表現得很好,而他卻連一句話都說不出口。

面試結束後,挫敗感瞬間向他襲來。

在那之後,他仔細研究了幾十個面試視頻,看了十幾本求職的書籍,並不斷修改自己的簡歷,彌補自己的不足。

經過半年的努力後,終於拿到了自己心儀的offer。

但工作幾年後,他雖然拿着超過3萬元的月薪,卻深感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薪資。

於是,他決定一邊工作,一邊考在職會計學博士。

那段時間,他白天上班,下班之後就去咖啡館,喝着咖啡提神,讓自己迅速進入學習狀態。而且把上下班坐地鐵的時間,也都用來學習。

最終,他以專業課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會計學博士。

人的潛力就像一根彈簧,被壓縮的程度越嚴重,反彈力就越強。

每完成一次蛻變,就會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世上哪有什麼光鮮亮麗的人,所有的牛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熬得住那些困苦的時光,你終將會滿載而歸。

酒與污水定律:

靠近優秀的圈子,是成長的捷徑

一個老人在大家面前把一勺污水倒入一桶酒里,問他們:「這是什麼水?」

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道:「這是污水。」

老人又把一勺酒倒入污水裏,接着問他們:「現在,這是什麼水?」

大家依舊回答道:「它還是污水。」

這就是酒與污水的定律。

跟誰在一起,就會成為誰。

想要成為真正的強者,就得結交真正厲害的朋友,融入更高層次的圈子。

在微博上看到,四川大學的一個男生宿舍火了。

6個人一起早睡早起,自律學習,備考研究生,最後分別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中國頂級學府。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宿舍6個人,居然有4個人專業成績連續3年排名第一,並且有人在史丹福大學演講過、有人在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獲得金獎,還有人在中亞論壇擔任過外國駐華大使的隨行翻譯。

隨後,記者話鋒一轉,問他們學得那麼辛苦,中途可曾想過放棄?

他們坦言:「當然想過放棄,不過一旦有人鬆懈,就會有人提醒,並且幫他解決問題。我們互相鼓勵,彼此進步,共同成長。過程雖苦,但為了最後的結果,一切都是值得的。」

商業哲學家吉米·羅恩說:「你是你最常接觸的5個人的平均值。」

你能走多遠、爬多高,不僅取決於你自身的力量,還取決於周圍人帶動的力量。

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消極無為的人,只會勸你知難而退,拉着你一起渾渾噩噩混日子。

而積極進取的人,在你困惑和走錯路時,能給予你力量,給你指引方向。

靠近優秀的圈子,是成為高手的捷徑。

1分鐘定律:

執行力,是一個人最頂級的自律

著名教育家班傑明曾經接到一個年輕人討教的電話,並與那個渴望指點的年輕人約好了見面時間跟地點。

年輕人如約而來時,看到班傑明的房間裏雜亂無章。

沒等他開口,班傑明就招呼道:「我的房間太凌亂了,請你在門外等候1分鐘,我整理好,你再進來。」

隨後,他關上了門。

不到1分鐘的時間,班傑明就又打開了房門,並熱情地招待他進客廳。

這時,他看到整潔的房間,桌上還擺着兩杯紅酒。

可沒等他把問題提出來,班傑明卻客氣地說道:「乾杯。你可以走了。」

年輕人愣住了,他尷尬又遺憾地說:「可我還沒向您請教呢?」

班傑明輕言細語地說:「你在這1分鐘內,難道看得還不夠明顯嗎?」

年輕人聽後恍然大悟,他明白1分鐘內可以做很多事,也可以改變許多事。

這就是1分鐘定律:只要你願意行動起來,1分鐘足以改變很多事情。

最近讀了艾薩科森的作品《達·文西傳》,其中提及達·文西每天都會在筆記本上列下今天要做的事:

找個數學家,講三角形的知識;諮詢水力學家,怎麼去修建一條運河;去研究鳥的翅膀,看它們飛行的奧秘。

這一天的任務雖然很多,但達·文西把它們都圓滿完成了,並在第二天又制定了新計劃。

達·文西的強大,在於他能給自己安排困難的任務,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還不降低做事效率。

很多了不起的成就,其實是由一個個微小的單元組成的。

比起空想,凡事只有先搞起來,走在路上,步履不停,美好才會逐漸靠攏。

要知道,再完美的計劃,不去執行,就等於零。

想法再好,只有執行後,才能有結果。

生活從來不會因為你想要做什麼而給你獎勵,而是因為你做了什麼而給你報酬。

杜利奧定律:

把心態管理好,一切就順了

曾看過一個故事。

女主人公賽爾瑪的丈夫是一名軍人。

她陪丈夫駐紮在一個沙漠的陸軍基地里。

丈夫每天奉命出去演習,只留她一人在房裏度日。

這裏天氣炎熱難熬,當地人又不會說英文,讓她很是無聊。

沒過多久,她便給父母寫信,訴說自己的苦悶。

父親的回信很簡單,卻影響了她一生。

「兩個囚犯從牢中向鐵窗外張望,一個看到了泥土,一個看到了星空。」

讀完信後,賽爾瑪決定改變當下的態度,在這裏尋找屬於自己的星空。

她開始學習當地的言語,和身邊人交朋友,研究沙漠裏的各類動植物,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幾年後,賽爾瑪根據這些經歷寫了一本書,一經發佈就成為暢銷書,讓她聲名大噪。

這就是杜利奧定律:境無好壞,唯有心造。

很多時候,你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麼樣的狀態。

《奇葩說》裏的冉高鳴,剛錄製節目的時候,拼命力爭上遊,因為壓力太大半夜常常驚醒,根本不敢休息。

但他第一季還是被淘汰了。可是他不服,連着參加了好幾季,模仿他人的邏輯、方言,招數用盡,搞得身心疲憊。

等第四季還是慘敗後,他的心態崩潰,眼淚止不住地流。

但在六、七季回歸的冉高鳴,反倒找到了自己前進的節奏,會熬夜,但不會輾轉難眠;會拼命,卻不再時刻不停。

老話說得好,萬物皆由心生。

真正束縛我們的,其實是自己的心。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雖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

心態好,煩惱就少,事情自然就順了。

作家劉同說:「如果你停止,就是谷底。如果你還在繼續,就是上坡。

敢於逼自己一把,熬過眼前的辛苦,才能收穫未來的甘甜。

靠近優秀的圈子,與正能量的人同行,才能打開你的視野跟格局。

及時付諸行動,有條不紊地推動計劃中的每一步,是治癒內耗的良藥。

懂得管理心態,看淡得失榮辱,才能在荒蕪的境遇中找到希望。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願我們在時光的磨礪中,都能成為那個更優秀的自己。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讀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913/180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