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血管里的迷你醫生:納米機械人照進現實還有多遠

納米機械人為人類疾病診斷和治療開闢了全新的可能性但走向臨床前,還面臨着安全性、驅動、體內導航等諸多方面的挑戰

7月末,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和蒙彼利埃大學的科學家們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用DNA建造的納米機械人的文章。科學家們用納米機械人了解細胞機械敏感性的分子機制,以研究許多生物和病理過程。

早在1966年上映的科幻電影《神奇旅程》中,人們就有了關於治療疾病的全新想像:從修補、治療人體的單個細胞着手對付疾病。電影中,外科醫生被縮小為幾百萬分之一,乘坐微縮潛水艇進入人體內進行血管手術。

這並非天方夜譚。在微觀世界裏,科學家們寄希望於納米機械人可以到達人類不能到達的地方,比如血液。如果投入臨床使用,它們將在十億分之一米的尺度上,在人體內巡航、投放藥物、開展細胞微「手術」……為人類疾病診斷和治療開闢全新的可能性。

2021年,距離《科學》雜誌上一次發佈125個推動基礎科學研究的科學難題16年後,該雜誌再次發佈了全球最前沿的125個科學問題。其中,在人工智能領域,首當其衝的問題是:可注射的抗病納米機械人會成為現實嗎?

血管里的全能「醫生」

在生物技術領域的舞台上,近兩年,因為全球新冠大流行,最「風光無兩」的當屬mRNA技術:輝瑞/ BioNTech與莫德納兩款mRNA疫苗的成功,將這一新技術一下子推到聚光燈下,上千億美元的收入,使其成為製藥史上最賺錢的「黑馬」。

人類發現mRNA(信使核糖核酸)已經超過60年,不過,受mRNA在體內快速降解等關鍵問題的阻礙,該技術進展緩慢。進入21世紀,脂質納米粒子(LNP)作為載體的遞送技術,一定程度上解決了mRNA在體內易降解和遞送效率低等問題,使mRNA技術快速發展並進入臨床應用。

美國喬治亞大學物理系傑出研究教授趙奕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從1990年代納米技術興起以來,驅動它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動力是晶片的研發。不過,後來這個領域的驅動力逐漸轉向了醫學應用。2020年,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寫道:納米技術與生物醫學結合的納米生物學將是21世紀生命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納米機械人也將會是納米生物學中最具有誘惑力的成就。

不過,與我們通常所設想的「機械人」不一樣,納米機械人不是一些帶着電池、晶片等各種電子器件並且擁有一副金屬盔甲的樣子。今天,即便最精密的機械加工技術,也還不能製造出在體內遊動的傳統機械人。納米機械人是通過物理、化學的方法合成、製備出具有特殊結構和功能的分子和微納米材料。

哈佛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哈佛大學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傑出講席教授陶偉是生物醫學工程方向的科學家,他的研究內容主要聚焦在藥物的智能遞送系統上,「納米機械人」正是很好的運輸工具。他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臨床上其實有很多有效的藥物,卻不能很好地治療疾病,其中一個原因是藥物不能準確地到達病灶部位並針對性地釋放藥物,造成毒副作用大、治療效果差等問題。

實際上,過去30多年,科學界發現,用納米粒子作為載體實現藥物精準遞送的研究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用納米顆粒包裹藥物,注射到血液裏面之後,它只能隨着血液的流動而被動循環,遞送效率與直接注射藥物相比沒有任何明顯的區別,領域面臨比較沮喪的局面。

科學家們設計的由DNA摺紙結構組成的「納米機械人」。圖/《自然·通訊》

隨着納米機械人領域興起,藥物精準遞送有了新進展。納米機械人可以在人體內自主流動,突破一系列體內的生物屏障,找到病變部位,完成藥物投放,是精準醫療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溶栓藥物為例,趙奕平介紹,血液當中存在着一種組織型蛋白酶,能防止血液凝結。而老年人因為身體機能變化,血液容易在某個部位凝結產生血栓,尤其是腦部。作為治療,醫生會迅速向病人體內輸入一種TPA(組織型蛋白酶原活化因子)的溶栓藥物,但是,它會在全身流動,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某個地方的血管壁破裂,而真正需要通栓的部位,治療效率卻只有20%。2018年,他的研究組以及合作者發表的文章中報告了一種辦法,用磁力來引導納米機械人,讓這些納米顆粒在血栓部位集結,再投放藥物,能將所需藥物劑量降低100倍,而溶栓速率提高4倍。

對於更加棘手的遞送部位,納米機械人也在早期突破中顯現出了積極的潛力。大腦是納米機械人最難到達的地方,因為它們需要穿過血腦屏障——這是一種選擇性非常高的生物防禦系統,只允許一些營養物質和特定分子通過,將病原體拒之門外。腦膠質瘤被稱為「大腦殺手」,是神經外科治療中最棘手的腫瘤之一。由於這種腫瘤發生的位置很特殊,難以進行徹底的手術切除,殘留的腫瘤細胞成為日後復發的根源。

想要治療這一疾病,藥物就要穿過血腦屏障。2020年,歷經8年努力後,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賀強團隊設計了一種遞送策略。他們將抗癌藥物裝入磁性納米凝膠中,凝膠外用細菌膜「偽裝」,隱藏在一種稱為「中性粒細胞」的免疫細胞中。通過外部磁場和化學場的作用,納米機械人穿過血腦屏障,實現腦膠質瘤部位的主動靶向藥物遞送。普通納米載體遞送效率大概是0.7%,這一新方法將抗腫瘤藥物的遞送效率提高到了約14%,文章於去年發表在《科學機械人》,是業內比較重要的研究進展。賀強說,未來遞送效率還有望突破。

如今,在初步實驗中,全球各地的納米機械人科學家已經將這種微型機器用於治療各種疾病的研究中。陶偉指出,在醫學領域,除了藥物遞送,納米機械人還可以用於疫苗製備、微觀組織成像、疾病檢測等。因為用途之廣,賀強指出,納米機械人對人類未來疾病診斷和治療範式具有顛覆性的意義,「理論上,納米機械人未來可以治療所有疾病」。

大約10年前,當趙奕平的父母因為腦卒中疾病同時住院之後,他就開始對如何將納米機械人用到中風領域感興趣,並於2014年與合作者發表了業內將納米機械人用於中風治療的第一篇論文。一般而言,疾病治療通常採用物理和化學兩種方法,像手術、腎結石碎石就是前者,而藥物就是後者。他們設計的一種納米馬達,同時結合了物理和化學兩種方法,在機械人上面搭載了溶栓藥物,當它們進入到中風部位時,除了釋放藥物外,還可以通過機械人與血栓的機械作用來疏通血管堵塞。這種治療思路,也被稱為「微納手術」。

很少被人注意的是,在凝聚態物理領域,科學家們還將微納米機械人用作一種模型,稱為「活性膠體」,用以研究腫瘤的形成和轉移機制,以及鳥群、魚群等自然界複雜的群體行為。這一理論研究領域,近年來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納米機械人的驅動與控制

愛因斯坦曾預言:未來科學的發展無非是繼續向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進軍。納米機械人正將微型化踐行到底。

1959年,在一次有關納米技術的著名演講「在物質底層有大量的空間」中,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德·費曼開創性地提出了納米機械人的早期概念。他認為人類未來有可能建造一種分子大小的微型機器,可以把分子甚至單個原子作為建築構件,在非常細小的空間裏構建物質。

1納米是1米的10億分之一,大約50微米寬的頭髮絲也要比一個1納米的物質寬5萬倍。納米機械人的尺寸通常只有幾十到幾百納米,超過這個範圍,就難以產生足夠的驅動力來推進它們的運動,而且也因為體積過大而成為血管當中致命的血栓。

《神奇旅程》中,一隊縮小版的美國醫生登上微米尺度的潛水艇,進入受傷外交官的血液中。雖然外交官每次心跳所引起的血液波動都讓潛艇隨時處於傾覆的邊緣,人體的抗體也把潛艇當作敵人瘋狂攻擊,英勇的主角們仍然能夠操縱潛艇在血液中化險為夷,並最後消滅血栓。

進入身體不同部位的最佳方式是通過循環系統的「高速公路」——血管。但對於非常非常微小的納米機器來說,人體的血流足以將它們沖得「人仰馬翻」。物體越小,受到空氣、水分子無規撞擊的影響就越大,其運動顯得十分混亂。有學者形容,控制納米顆粒的運動,就像在暴風雨中,控制四旋翼無人機將快遞送到遙遠的村莊。

納米機械人是一個學科高度交叉的領域,涉及的學科至少包括生物學、材料、物理、化學、人工智能、微納電子等等。自21世紀初以來,人們合成出了許許多多不同種類的微納米材料及精巧分子。科研人員能夠在模擬條件下,通過化學能、電能、磁能、光能等各種方式,讓這些微納米尺度的人造分子與顆粒能夠自主運動起來。

磁力一直是驅動納米機械人遊動的最主流方式。今年7月21日,發表在《自然·機器智能》上的文章稱,受生物細胞內蛋白馬達沿着細胞微管運動的啟發,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了磁性的人工微管,可在複雜的體內環境裏快速可靠地傳輸磁性微納米機械人。

大腸桿菌、精子細胞、草履蟲等通過揮動鞭毛、纖毛,在惡劣的環境中游弋並找尋食物。一些科學家也從自然界尋找驅動納米機械人的靈感,比如,德國開姆尼茨理工大學的納米科學家奧利弗·施密特領導的團隊設計了一種基於精子細胞的混合動力機械人。精子是運動得最快的細胞之一,在磁場的引導下,該團隊利用精子組裝的納米機械人可以將藥物輸送到女性生殖道的腫瘤發生部位,論文於2018年發表在納米材料領域的期刊《ACS Nano》上。

納米機械人穩定、自主運動後,如何將這些微型機械人準確「導航」到特定病變部位,有兩種思路。第一種就像今天無人駕駛汽車的思路,通過算法控制+成像系統來完成,前者負責設計和規劃納米機械人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線,後者則是追蹤、定位這些微型機械人的蹤跡。

另外一種思路,則更接近科幻小說。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賀強介紹,它不依靠外力,而是利用生物學的方法,讓這些微型機械人自己找到病變部位。比如,就像細菌能依靠特定的信號尋找食物一樣,隨着生物醫學的進步,可以通過病灶部位釋放的一些生物化學標誌,來「引導」納米機械人自主前往。

2004年底,一篇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上的論文首次報告了人工製備的化學驅動的納米馬達,金鉑納米棒通過催化過氧化氫實現自主運動,被認為是納米機械人領域的第一篇論文。

通過人體內的血管,納米機械人可以遊走到身體的不同部位。圖/IC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3位科學家,獲獎理由是「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當時,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指出,目前,分子機器處在概念應用階段,不過,未來它有望用於更精準的疾病檢測、藥物輸送,超高密度信息存儲、能量存儲,新材料、傳感器等眾多領域,應用前景不可限量。

2008年左右,當賀強開始介入這個方向時,國際上已發表的論文數量大約不到10篇,如今,賀強介紹,國內專門研究納米機械人的課題組,已經至少超過了50個。最早開展納米機械人研究的華人科學家之一、喬治亞大學物理系傑出研究教授趙奕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據他觀察,目前在微納機械人這個方向,大約有一半的文章是國內學者發表。

今年1月份的一篇文章中,《華爾街日報》寫道,幾十年來,計算機科學家和物理學家推測,納米技術隨時都可能徹底重塑我們的生活,推出一波「拯救人類」的發明浪潮。「雖然事情並沒有像他們預測的那樣發展,但納米技術革命正在悄然進行。」

從2019年開始,賀強說,國家科技部正在將納米機械人列為納米醫學一個新的、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在地方政府中,納米機械人也被寫入官方規劃。以他所在的黑龍江省為例,在今年3月份印發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中,黑龍江省提出,要大力培育百億級生物醫學工程產業示範基地,包括加快發展納米機械人、高通量生化分析儀、自動化免疫分析儀等高端醫療設備。

走向臨床前,還有漫長旅程

理論上來說,納米機械人可以通過靜脈注射或口服攝入,在人體內開始一段旅程,消除疾病源頭後,安全地自我降解。

不過,中國科學院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張瑩等人在去年年底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中寫道,為了滿足生物醫學應用的實際需求,納米機械人在生物安全性、驅動、體內導航等諸多方面仍然存在諸多挑戰。

以安全性為例,張瑩等人指出,納米機械人進入體內對生物體造成的可能影響,以及完成任務後如何從體內消除是值得關注的問題。選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以及可靠安全的材料是關鍵。

在體內導航方面,目前主流的設計是通過成像技術來精確定位與追蹤納米機械人在體內的運動。不過,賀強指出,如今最先進的體內成像系統還無法「看見」納米這個級別的物體,即無法「注視」到單個的納米機械人,只能通過追蹤納米機械人集群的方式實時定位和路徑規劃,而且成像的速度也趕不上納米粒子在血液中運動的速度。這方面的突破在未來10年左右是有可能實現的。

此外,納米機械人依然有很多尚未解決的困難。比如,陶偉指出,人體環境比小動物的體內環境更為複雜,血液里各種各樣的蛋白可能會吸附到納米機械人上,「遮蔽」了一些原來的表面靶向或智能設計,使得它們在人體中真正的遞送效率還不夠高。另一個挑戰是,免疫系統可能會在它們卸下裝載的藥物之前,將納米機械人識別為要消滅的威脅,為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也在研究不會在我們體內引發免疫反應的材料。

在趙奕平看來,現在的「納米機械人」有發動機和燃料,但還沒有「大腦」,人們不能通過晶片和編程來使其智能化,因此還是非常原始的機械人,或者將其稱為「納米馬達」更加貼切。

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在2020年發表的科普文章中寫道,目前研發的納米機械人屬於第一代,是生物系統和機械系統的有機結合體;第二代納米機械人是直接由原子或分子裝配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納米裝置,能夠執行複雜的納米級別的任務;第三代納米機械人將包含有強人工智能和納米計算機,是一種可以進行人機對話的智能裝置。

隨着微納米機械人領域的快速進展,其可能引發的倫理問題雖然尚早,但也值得關注。2020年,一篇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網站上的文章《納米機械人的環境和健康風險》指出,這項前沿技術可能的潛在危害有兩方面:一是納米機械人使用有害身體的材料和紫外線,二是推進力喪失或者靶向失控。另外還需探討,現行法規框架如何適應納米機械人的研發進展。

正如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擔憂一樣,納米機械人也可能目標失控,從消滅疾病轉為破壞我們的身體。有自媒體還表達了對納米機械人的增長速度超出控制、自我複製的擔憂。趙奕平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現在這種擔心還完全沒有必要。因為納米機械人的製備材料大多數是一些無生命的無機或有機材料,即便是通過DNA組裝的機械人,因為結構設計以及缺乏酶等生存環境,也不能自我複製。

「很多時候技術越先進,實際上它潛在的威脅可能會更大。」賀強說,科研人員不能為了爭經費,只談納米機械人的優點,不談潛在威脅。在他看來,可能10年後,圍繞納米機械人倫理和法律規範的探討,會成為很重要的事項。

為何納米機械人還未推進到臨床試驗階段,賀強說,很現實的原因是,從細胞實驗、動物實驗走向臨床試驗,還有大量的研發工作要完成,成本很高、時間很長。

國外已經有一些初創公司開始孵化這個領域,比如,2017年,一家總部位於加州的初創公司BionautLabs成立,該公司研發的微型機械人可以被送入人類大腦深處,以治療其他方法無法醫治的疾病。今年4月,據《每日郵報》報道,公司計劃在兩年內針對其微型可注射機械人進行首次人體臨床試驗。

在新冠疫情這一影響深遠的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陶偉說,隨着mRNA疫苗的快速獲批與廣泛使用,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納米粒子及藥物遞送技術這一領域,很多科學基金和資本開始積極投入進來。」陶偉形容,「這種感覺就好比,原來這一領域是在鄉間小路上慢慢探索,一下子駛入高速公路。」

今年3月,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題為《微型醫療機械人正從科幻小說中跳出來》的文章中寫道,顯然,要把機械人空降到人體內深處難以觸及的腫瘤部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這個領域動物活體實驗的興起和越來越多臨床醫生的參與,表明微型機械人可能正在啟航,踏上通往臨床的漫長旅程。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817/179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