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南宋杭州的皇宮有多「寒酸」:一個宮殿六個名,辦啥事就換啥匾

作者:

宋高宗趙構偏安江南,經過幾番權衡之後,把自己的「行在」定在了杭州。

鑑於南宋王朝堅持認為自己是北宋王朝的延續,所以歷任皇帝都羞羞答答地沒有把杭州成為「國都」,而是用「行在」、也就是「皇帝巡行的地方」來稱呼。至於名義上的國都,始終都是在開封。

杭州是在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正式成為南宋的行政中心的,但是這裏的皇宮並不恢弘,反而顯得非常的寒酸。

雖然杭州在此之前已經繁華了好幾百年,但是在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這裏經歷過一場大劫:當年的二月七日,南下追逃的完顏宗弼(金兀朮)搜山檢海不成,一怒之下火燒杭州三天三夜,然後縱兵大掠屠城,將杭州城搞成了一片廢墟。

等金兵退軍以後,杭州城才開始慢慢恢復重建,直到兩年之後的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海上逃難回來的趙構決定去杭州辦公的時候,發現這裏的皇宮,只能用一言難盡來形容。

皇宮的位置就在鳳凰山東麓,實際上就是以前的杭州衙門。

趙構在這一個階段,還是一個對物質要求非常簡單的人,為了「中興大業」,他自己也經常要擺出一個節儉的造型來號召臣民向自己學習。但是杭州皇宮一年多的建設成果,連他都不滿意。

簡陋到什麼程度呢?宮牆太矮,佈局太稀,站在旁邊的山上可以將整個大內一覽無餘,以至於趙構在入住之後的半個月之後,也就是紹興二年二月一日,專門下了一道詔書,禁止杭州人爬山偷看大內,違者徒刑二年。

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先把製造問題的人解決了再說。

在趙構的節儉思路指導下,杭州大內在前後七個皇帝(恭帝雖然在位時間短,但是也算是皇帝)的經營下,始終秉承了簡陋的風格,幾近寒酸。

皇宮裏一共有六個宮殿,分別是垂拱殿(皇帝處理日常事務的地方)、大慶殿(朝廷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文德殿(皇帝處理重要政務的地方)、紫宸殿(內朝議事的地方)、祥曦殿(皇帝發佈重要指令的地方)、集英殿(賜宴和殿試的地方)。

這些宮殿聽上去功能齊全,數量不少,但是跟北宋開封大內都有單獨的宮殿不一樣,杭州的這六個宮殿其實是同一個地方,遇到不同的事情,宦官就臨時換上相應的匾額。

此外,大內還有五宮二殿,分別是德壽宮和壽康宮(高宗當太上皇時候居住的地方)、慈福宮(高宗死後吳皇后居住的地方)、重華宮(孝宗當太上皇的時候居住的地方)、壽慈宮和重壽殿(孝宗死後謝皇后居住的地方)、寧福殿(光宗當太上皇的時候住的地方)。

這七個宮殿聽上去也很花樣繁多,但是實際上也是同一個地方,也就是趙構在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四月一日在甲一區賜給秦檜的府邸。

解釋一下一下,按照朝廷的規矩,皇帝賞賜給大臣的宅子並不能繼承,死後就要歸還給皇帝。史彌遠死後四十三天,他的長子史宅之去歸還舊第,宋理宗又把這個宅子賞給了史宅之,也算是皇恩浩蕩了。

所以秦檜死後,他的宅子就被收歸了趙構,老秦估計也沒想到,他的故居還能服務那麼多的太上皇和太后。

到了宋度宗的時候,這裏已經沒有太上皇和太后居住,於是就將其中一半改成了道觀,另一半賣給了杭州人做民居。

還有四個殿,分別是延和殿、崇政殿、復古殿、選德殿,作為處理一些臨時重要政務的場所,其實也只是同一個殿——以前用來練習弓箭的射殿。

除了這些根據當年州衙門改建的宮殿之外,南宋的皇帝還是新建了一些宮殿。

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趙構為了迎接生母韋太后回國,專門修建了一個慈寧殿。

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趙構為了追思先人,又修建了欽先孝思殿供祭祀用。

紹興末年,趙構又修建了損齋,作為自己讀書喝酒的私人會客所。

另外還有太子居住的東宮,孝宗、莊文太子、景獻太子、光宗都住過,以及講筵所和資善堂這兩個皇家學習的地方。

孝宗因為怕熱,專門修建了一個翠寒堂,周圍種滿了花草樹木,修建了水池假山瀑布,非常之涼快。孝宗曾經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夏天在這裏召見洪邁,愣是把毫無準備的洪邁凍得瑟瑟發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先生在《射鵰英雄傳》裏寫完顏洪烈、歐陽鋒、郭靖、黃蓉等人潛入杭州大內的瀑布里偷《武穆遺書》的地方,就是孝宗修的這個翠寒堂。

除此以外,杭州大內還有為學士們準備的九個閣,分別是天章閣、龍圖閣、寶文閣、顯猷閣、徽猷閣、敷文閣、煥章閣、華文閣、寶謨閣,但其實就是同一個,也是隨時換名字而已。

除了皇宮之外,南宋朝廷的其他機構也很少修建新辦公室,就是將就以前的建築改建的。

除了秦檜的宅子被改成皇家養老院之外,太學是岳飛的宅子,三省和樞密院是以前的顯寧寺,而被皇宮佔了位置的臨安府,被迫搬到了祥符寺。

直到公元1276年南宋政權向蒙古投降,他們都沒有修建新的皇宮,相比北宋皇宮的繁華,真的只能用「寒酸」兩個字來形容了。

2022-08-10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讀宋史的趙大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812/178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