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長期運動會對大腦的生理機能和功能產生巨大的變化。同時,還能改變容貌,給我們帶來一種從內散發出來的自信。運動,還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提高學習效率。我們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原來堅持運動這件事給我們帶來的積極改變,遠比想像中多。
曾經的高考狀元,如今腦科學專家清華歡哥在自媒體平台分享個人經驗說,當年班主任拉着他們天天運動,是他能考上清華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為運動,除了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健康外,還能夠調節並優化大腦,從而達到提升自我的最終目的。
無獨有偶,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副教授,國際公認的神經精神醫學領域專家瑞迪,也有同樣的研究發現。他在《運動改造大腦》一書中著道:運動最關鍵的作用,是強健或改善大腦。
運動,其實是對大腦最好的投資。
01
運動,讓你更聰明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感覺渾渾噩噩、精神不振,站起來活動活動筋骨,立馬感覺清醒了很多;工作、學習效率低下,出去跑上幾圈,狀態很快就好了起來。
就像有人說的:運動最大的魅力,是讓大腦保持在最佳的狀態。
研究長期記憶的神經科學教授溫蒂,就用自身做了一場實驗,並成功證明了這一點。
溫蒂教授因長期沉浸在實驗室研究人類記憶,漸漸疏於對身體的照顧,不知不覺發胖了很多。在一次漂流活動中,她突然發覺年紀不長的自己,竟然成了「體能最弱」的那個人,於是下定決心進入健身房鍛煉。
經過了一年多的運動,她不僅成功恢復苗條身材,還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提升了,注意力也提高了。
對此十分好奇的她,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轉換到運動對大腦的改變上。研究後她發現,長期運動會對大腦的解剖結構、生理機能和功能產生巨大的變化:
「簡單地讓你的身體動起來,就能夠對你的大腦產生即時和長期的保護功效,而且可以是持續一生的時間。」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也曾發表過一個數據:與久坐的同齡人相比,那些經常鍛煉的人的海馬體體積,能增加2%。
也就是說,運動能讓我們的大腦處於持續開發的狀態,記憶力越來越好,從而變得越來越聰明。
暢銷書作家張萌,每天7點跑步,8點讀書寫作,連續7年,一年出版一本書。能夠保持高效率的輸出,正在於她善於利用運動後大腦迸發活力、啟動生長的時間。將高難度的工作安排在此時進行,無形中比別人提升了工作效率。
對於年輕人來說,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發展;對於中年人來說,運動則可以暫緩大腦退化。
一位53歲的書友,有着每天運動的習慣。她發覺運動後再去看幾頁書,自己的腦子就會變得格外好使。她說自己雖然年齡漸長,但通過運動能老化得慢些,這點讓她感到很安心。
達·文西曾說: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不論你處於哪個年齡段,從事何種職業,都可以藉助運動來開發和保護大腦,進而牢牢掌握住人生的主動權。
02
運動,讓你變快樂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運動給你帶來了什麼?」高贊回答是:「長期運動不僅能改變容貌,還給我帶來一種從內散發出來的自信。」
運動帶來的幸福感,在於它能讓我們釋放壓力、疏解情緒,獲得身心的雙重愉悅。
運動及心理健康權威專家Brendon Stubbs曾做過一項實驗:他讓參與者們先進行為期一周的運動訓練,接着再暫停7天,觀察他們停止運動後的精神狀態。
結果顯示,所有參與者的多項數據都發生了大幅度的波動,他們心理狀態指數平均下降了15%。其中,胡思亂想的頻率提升了23%,自信程度下降了20%,從容程度下降了19%。
實驗結束時,一位參與者感慨道:「我的身體和精神對於運動的依賴遠遠超出我的想像。」
以往,我們只從肉眼觀察到運動帶來的身體變化。殊不知,運動還能對我們的情緒產生明顯的影響。
有網友分享過:他在生活工作不如意的時候,就會去晨跑。沿着黃河,一直跑到清晨的陽光開始慢慢變得刺眼的時候,才停下來。這時,他會站在河堤上,朝着對岸吼兩嗓子。
他說:「那種歇斯底里的吶喊,胸肺里的濁氣就仿佛瞬間被排空,變得舒暢無比。這時候再慢慢靜下來,思考最近的種種,也不似之前的那般頹廢,精神突然好起來,就像被回血了一樣。」
瑞迪教授也曾說過:
如果你已經情緒低落,運動一下就會讓心情變好,而且那種知道自己就要好起來和自力更生的感覺,將徹底改變你的心態。
運動會讓我們獲得掌控感和自信心,擺脫壓力,焦慮等負面情緒。同時,它還能促進具有增加幸福感的多巴胺分泌,讓我們越動越快樂。
多運動、愛運動的人,會在一次次地突破自我的運動中,變得更享受挑戰,熱愛生活。
03
掌控人生,從運動開始
北大前校長王恩哥曾在上任時說過:人這一生需要結交「兩個朋友」,一個是圖書館,另一個是運動場。
運動,是輔助大腦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可以陪伴我們一生的益友。要想讓運動發揮出更強大的功效,不妨參考《運動改造大腦》中給我們提供的建議:
第一,從步行開始,發覺你喜歡的運動。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對於沒有運動基礎的人來說,我們習以為常的步行,就是培養運動習慣的最佳方式。因為它能幫助我們打破對運動的恐懼心理,以自信的心態開始轉變。
接着,我們再通過嘗試各種運動,去發覺適合自己的那種。
喜歡大汗淋漓的酣暢感覺,那就去跑步、跳舞;喜歡舒展身心的溫和方式,可以去練瑜伽、打太極……
挑出兩到三個你喜歡的運動,科學安排時間進行練習,盡情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吧!
第二,不斷挑戰新運動,為大腦注入生機。
正如減肥有止步不前的平台期一樣,運動對大腦的改造也是如此。當你的身體已經養成了運動習慣,適應運動節奏後,運動對身體的刺激,給大腦的創造就會進入停滯的狀態。
所以,我們要不時地嘗試新運動,讓身體開始新一輪的挑戰,大腦得到又一次的開發。
習慣了獨處的運動項目,可以試試羽毛球、籃球等團體合作類的運動;總是重複跳繩、跑步這類傳統運動,那不妨跟着帕梅拉、劉畊宏等健身達人,加入潮流訓練。
第三,運動之後,去完成最重要的事。
運動後的1~2小時內,是大腦增生神經元,強化海馬體的時間。如果你在運動之後選擇了看劇、睡覺等娛樂放鬆項目,會非常浪費運動對大腦帶來的增值功能。
學生可以在運動後進行背誦、解題;上班族可以把時間用在寫總結、制表格上;領導者則能思考規劃未來的事業。
要知道,腦子只有在運動後,充分地運用起來,才能讓自己真的變「聰明」。
作家李尚龍說:一個天天在家睡覺的人,永遠不知道在跑步機上的人也有另一種幸福。
當你覺得體能不佳的時候,跑一跑,身體慢慢恢復健康。
當你感到思緒不暢的時候,跳一跳,靈感或許就會出現。
當你發現心情不悅的時候,動一動,煩惱便會消散一些。
運動,雖然在短時間內,滿足不了我們想要的回報。但長期堅持下來,會給予我們更強壯的身體,更活力的大腦和更愉悅的心情,並由此開啟源源不斷的複利人生。
到那時,你才會發現:運動,就是對人生的一場絕佳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