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大學裏相遇,開始交往,半年後一個被發現陳屍小旅館,另一個被捕入獄。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誰該對這場悲劇負責?而美國的大學,以及中國留學生的家長和同學,能夠做些什麼來更好地保護這些年輕人?
案發近半年後,這兩名留學生就讀的猶他大學發佈了長達百頁的內部調查文件,該案再次在全美引發了關注。從文件里校方、警方與兩名學生互動和進行干預的詳細時間表中,或許可以找到回答上面那些問題的些許線索。作為校方對這起事件的內部調查的一部分,時間表上最令我感到觸目驚心的,是「自殺」、「家暴」這些詞早就已經被提及,悲劇卻未能被阻止。
按照這份時間表,今年1月12日董之凡(音)和王皓宇(音)在校外小旅館住宿時,董以伴侶暴力為由報警並獲得了保護令。1月14日董向校方宿舍管理教員報告王有「自殺念頭」,要求校方對其進行精神狀態檢查(wellnesscheck),但校警和校行為干預小組直到三周以後才介入調查。期間宿管還跟另一名與王皓宇同名的學生電話交流,把他誤當作王。2月11日凌晨,王皓宇向一名宿管發出電郵,說他與董之凡仍然相愛,並「已經決定一起自殺」。警方在兩個多小時後趕到王皓宇自2月3日以來就登記入住的汽車旅館,但為時已晚。王皓宇被捕後在供詞中說,作為自殺計劃的一部分,自己給董之凡注射了致命劑量的毒品。
猶他大學的內部調查顯示,宿管曾多次嘗試與兩人取得聯繫並提供幫助,但校方也承認在這起事件的處理上有疏失之處,包括宿管人員未及時知會校警、內部溝通不足及不專業等。對於這所學校來說,這種「疏失」顯得格外刺眼。一方面是因為,在董之凡遇害數年前,猶他大學就發生過類似的學生被殺事件:2018年該校學生勞倫·麥克拉斯基被與自己約會數周的一名男子開槍打死,她曾向校方提出過安全方面的擔憂但未得到妥善的處理,校方最終以1350萬美元賠款與其家屬達成和解。另一方面,這也是因為中國留學生與「自殺」問題扯上關係在這所學校並非第一次。2017年該校博士生唐曉琳從金門大橋跳橋自殺,在中國留學生圈子裏引起強烈反響,很多人認為是導師施加壓力、拖延畢業導致她輕生。在校方事後發起的獨立調查中,調查人員已經建議校方對國際學生從入學之日起就加強關切,校方也承諾做出改變。
當然,猶他大學並不是唯一一所存在中國留學生自殺或嘗試自殺問題的美國大學。作為美國國際學生中數量最多的群體,中國留學生精神健康方面出現的問題近年逐漸浮出水面。已經有研究發現,中國留學生中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數比例較高,使用各種心理諮詢資源的比例卻較低。近年來,美國大學中中國留學生自殺事件頻傳,但這些事件大都悄悄發生、悄悄結束,並沒有掀起太大波瀾。相對來說,留學生在美國因搶劫、槍擊事件殞命的刑事案似乎能吸引更多的關注,每次發生時,都有很多中國家長猶豫還要不要把孩子送來美國讀書。
但董之凡的遭遇似乎顯示出,心理健康和社交問題也可能成為留學生的潛在殺手。有研究發現,疫情期間的獨處和疫情帶來的針對華人的歧視增加了中國留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機率,而很多大學提供的心理諮詢服務並不足夠。研究人員呼籲美國的大學增強對中國留學生的心理輔導。
在2017年為時報撰寫的觀點文章中,曾在美國留學的高雨莘結合自己研究生最後一年時出現的精神健康狀況指出,「由於中國嚴重缺乏訓練有素的治療師,甚至對那些最見過世面的學生來說,精神治療依然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由於語言和文化障礙,學校提供的心理諮詢服務對部分中國留學生來說並不適用。
董之凡死後,校方稱已經做出了一些改善,如明確規定如果學生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險,學校必須找到本人並對其進行評估,評估時校警必須在場,以及確保學生的聯繫方式有效。這些措施是否奏效還有待時間檢驗,但對董之凡的父母而言,一切都太遲了。在校方的文件公佈後,他們通過律師發出聲明,表示他們「將女兒的安全託付給了猶他大學,但他們辜負了我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