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我們沒得選

前幾天,北京一樓盤開盤。

700多套房子,不到10小時就被搶購一空,平均每小時賣出70多套。

不是賣白菜,卻勝似賣白菜。

每套房子起步價1200萬,最高2700萬,雖然價格高企,但每套房至少有4個人在爭搶。

不到10小時,700多套房子就被搶購一空,開發商瘋狂攬金將近120億,平均每小時進賬12億。

在日子迷茫的當下,這條新聞看得讓人直吐血。

起步價1200萬的房子,竟然要靠搶才能買到。

本以為有錢就有了一切,沒想到在買房這件事上,光有錢還不行,還要靠運氣。

疫情3個年頭了,多少人為生活苦苦奔波,多少企業關門歇業,多少公司破產收攤。

原以為,疫情之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可沒想到,有人買個煎餅果子還猶豫要不要加雞蛋,有人一出手就是上千萬,這真是:

有錢的真有錢,沒錢的真沒錢。

上千萬的房子,對有錢人來說,就是個數字。

可對絕大部分人來說,幾代小鎮做題家持續接力都未必能買得起。

澇的澇死,旱的旱死。真應了那句話: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只相信鈔能力。

01

有錢人在搶千萬豪宅,沒錢人只能縮在火車站的衛生間。

上海虹橋火車站地下通道里,席地而睡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把這裏當成了家。

邊上的廁所,方便+沖澡;6塊錢的麵包,是兩三天的伙食。

他們不是流浪漢,是上海疫情之後被拋棄的群體。

他們從各自家鄉來到上海,在這個城市努力生活,憧憬着活出人樣。

可是很不幸,他們有的進了方艙,有的直接陽性。

而這,成為疫情過後,他們身上無法抹去的標籤。

幾乎所有的上海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歷史無陽。

就是感染過陽性,或者進過方艙的,一律不要。

他們想靠雙手生活,可生活卻將他們的腦袋死死摁進水裏。

他們想靠自己過得體面,可現實卻逼得他們絕望到流落車站通道。

病毒放過了他們,可有人卻掐緊了他們的脖子。

上海早已復工復產,可歷史無陽的前綴,將他們推到了地下通道,推到了絕望。

有人選擇了離開,有人仍在苦苦堅持。

可堅持的他們,只能躲在火車站的衛生間,不知道該去哪裏。

我以為摘下眼鏡,就看不到社會的險惡。

為什麼要歧視?

不過我更擔心的是,這波熱度之下:

地下通道這最後的安身之地,他們還能席地而睡嗎?

02

上海地下通道里的絕望,當然不會涌到張導的無錫大別墅。

3000多萬的臨湖獨棟,3層1000多平,僅裝修就500多萬。

雙奧國師,實力象徵,坐擁幾套別墅並不算什麼。

現實早就教會我們,要麼出眾,要麼出局。

有錢人搶千萬豪宅,賣幾千萬獨棟別墅,沒錢人辛苦一輩子攢的錢,卻存在銀行里取不出來。

河南銀行400億的事,已經紅碼兩次了。

這些人,大錢沒有,本想着用小錢換點散碎銀兩,沒成想卻被別人惦記上了本金。

都說這年頭欠錢的是大爺,可到頭來討錢還要有副扛揍的好身板。

一水的白襯衣,連拉帶拽,最後連大木棒子都掄上了,被修理得嗷嗷直叫喚,可錢楞是沒見一分。

中國人膽小怕事,可一旦動了他的血汗老本,是真會拼命的。

揍沒少挨,可仍想不通的是,拿回自己存在銀行里的錢,咋就這麼難呢?

你欠銀行錢不還,失信,坐不了飛機高鐵

銀行欠你錢不還,紅碼,你還是坐不了飛機高鐵。

翻來覆去,被修理的始終都是你。

3個月前,長沙自建房倒塌,53條生命消失。

他們大多是剛考上醫學院的大學生,很多都是家中獨子,更是整個家庭的未來,頃刻間煙消雲散。

他們大多來自底層工薪家庭,因為自建房租金便宜,使得他們甘於冒着風險棲身於此。

他們當然也會害怕,但他們沒得選。

很難想像,這群死於鋼筋水泥下的醫學生,在最後時刻經歷了怎樣的絕望與不甘。

李碧華說:人間,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臉。

實際上,現在的你更像一隻趴在玻璃上的蒼蠅,看起來前途一片光明,卻找不到任何出路。

大家都在拼盡全力,到頭來不少人才發現,錯把陳醋當成墨,寫盡半生都是酸。

03

疫情3年,有錢的更有錢,沒錢的更卑微。

以前,創業、經商、下海,被津津樂道。

如今,進入體制內,就如同往日的那身橄欖綠,風起潮湧。

2021屆高校畢業生,900多萬。

這900多萬中的清華畢業生,7成進入體制內。

浙江台州事業單位招聘,最熱門的崗位:

竟是殯儀館,900多人爭搶一個殯儀服務管理崗位。

海南一家捲菸廠的生產操作類崗位,吸引了清華、澳洲莫納什大學這樣的名校生。

北京朝陽208個崗位,清華北大人大等名校生的錄用率,高達95%以上。

一城管執法崗位,被北大原子核物理女博士拿下。

一城管監察崗位,被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碩士收入囊中。

拿着高學歷,卻幹着低質量的工作,他們圖什麼?

圖的就是那份鐵飯碗旱澇保收的安全感,圖的就是那份永不再有的隨時落空的恐懼。

曾經的年輕人,逆光而來,奔赴山河大海,攪動星空。

如今的年輕人,蜂擁而至,躋身體制之內,只求安穩踏實,和後備箱裏單位發放的米麵油。

往日的激情和夢想,早已無影無蹤。

不要苛責他們的現實,和對現實的妥協退讓。

當社會的大基因發生改變,個體的順勢適應就成為必然。

在歷史的車輪下,這些擁有名校光環的他們,其實也是普通人,也是車輪揚起的塵土中,那微小的一粒而已。

可是,當社會捲成這樣,底層再奔命,又能如何?

04

上海宣佈用人單位不得歧視陽性康復者,我卻擔心他們還能否待在地下通道里。

河南答覆對儲戶展開先行小額墊付,我卻擔心他們大額存款的安全。

這社會就是這樣,要想得到,就必須先失去。

當有人在地下通道里啃着6塊錢的麵包時,有人卻在豪擲千金。

有人在拼命討要自己的血汗錢時,有人卻日薪208萬。

上海地下通道里曾經陽性的他們,沒得選。

倒塌自建房鋼筋混凝土下的醫學生們,同樣沒得選。

這世界本就不公平,有人拼盡全力,有人輕而易舉。

安倍在任首相時,曾有記者問他,不生孩子是否不道德?

安倍回答,生不生孩子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我們要做的:

就是為想生孩子的人,創造適合生育的環境。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i看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13/177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