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顏寶剛:噤聲的香港——「跌出口袋」的新聞自由

作者:
我相信海外媒體人將有一個優勢,就是過去三年有二、三十萬人離開香港,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信念,就是我們是「世界的香港人」,這份信念不會因為融入當地社區就會消失。最近我出席一個香港人市集,大家都是熟悉的面孔、共同的語言,那種「安心是吾家」的感覺很是強烈,如果能夠善用這個群體做成的力量,對媒體人來說是可行的出路。

踏入七月是香港主權回歸中國25周年,期間為一些媒體做了回顧及展望,當中最令人感嘆,是香港的新聞自由完全被噤聲,整個行業被打壓得支離破碎。

先回顧一下25年回歸以來,我自己最深刻的採訪經驗,兩次都發生在金融危機中的銀行擠提事件。首次發生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另一次就是十年後,2008年雷曼倒閉引發的金融海嘯。

九八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當時我是年資尚淺的財經記者,面對擠提風波的主角是港基國際銀行IBA。還記得當年上午銀行已經出現擠提傳聞,當然很多新聞機構都有報道,很多市民提取現金,慶幸是銀行方面很快出來公開澄清,一天後,擠提的危機已經解決,今天的港基銀行亦已變成了富邦銀行。

至於零八年發生的擠提事件,主角就換了東亞銀行。當時我已是財經台主管,如果大家尚有印象,會記得當年是網絡上出現傳聞,稱東亞銀行財政不穩,於是全港的東亞分行都開始出現提款的人龍。

經營銀行最重要的不是資金是否雄厚,而是銀行能否給予公眾足夠的信心。一旦發生擠提,任何資金雄厚的銀行,也不可能應付存款的大規模轉移。在東亞銀行傳出擠提的早上,我們的採訪部已經知道事件,新聞部的高層要迅速決定是否要將這個報道播放出街。

當時有部分同事提出,銀行擠提是重大事件,應該儘快向公眾發佈。但包括我在內的幾名采主都不同意這樣做,因為更大量的提款,只會令東亞銀行更快出現財政問題,甚至有機會倒閉。

於是當時我們做的決定,一方面派出大批同事到不同的東亞分行做採訪,了解提款的情況,同時亦向東亞銀行、政府及金管局施予一定壓力。無錯,當年媒體的確是可以向當權者施壓,原因好簡單,因為媒體作為第四權,我們背負的是公眾利益,當權者是有責任向公眾解說,而傳媒就是公眾的代言人。

我當時跟金管局說明,如果到下午政府仍然對擠提事件不表態,我們就會將相關擠提的報道播放出街。當然這是弄了一些手段,因為最終會否播出其實未有定案。結果下午金管局總裁任志剛主動現身澄清,東亞銀行亦配合表明用解款車一車車將現金送去不同分行,銀行擠提危機兩天時間就獲得解決。

今天道出這兩樁舊事,並不是要說電視台有什麼「巴閉」,而是想說明傳媒實實在在要站在公眾利益一方,如果只求和諧不搞對抗,新聞機構就會變成當權者的發聲筒。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同樣情況如果發生在今天《國安法》底下的香港,當局一句以安全穩定為理由,相關擠提的新聞不可能出現。

有留意內地新聞的讀者都應知道,河南四間村鎮銀行傳聞「爆雷」,而農業銀行也規定存戶每天領取現金的額度,加上有傳北京的銀行普遍規定每日取款五千的上限,導致人心惶惶。最新網傳深圳市中國銀行大排長龍,迅即傳出擠提。但這些消息很多時都難以再作跟進,因為當局好快就會以維穩做理由,禁止跟進消息真偽。我們是否可以確保香港不會出現同一情況?

當大家見到本地媒體愈來愈清一色,甚至被官員要求所有媒體都應該向《文匯大公》學習,好像前記協主席楊健興所言,現在新聞自由已經不能夠再用「半杯水」理論欺騙自己,因為剩低的可能連十分之一都沒有。

當香港的無國界記者「新聞自由指數」由2020年第18位跌至今年148位,有幾十位新聞從業員甚至面對牢獄之災,過去只會發生在內地及第三世界,難以想像發生在香港。但當權者仍然告訴你,新聞自由一直「袋了落袋」,這種說法實在難聽過粗口,就好似政府不斷稱香港仍然是法治城市,其實你知、我知、他們自己都知,根本是謊言。

但悲哀的是,當大話講夠一千次、一萬次、十萬次,這種洗腦式教育真的會生效,就好像內地「小粉紅」一樣,難道我們希望見到下一代變成這樣?

我在其中一場「世界香港論壇」,有幸與前民意研究中心的鍾劍華博士及移英後創立個人YouTube頻道的王俊彥共同討論「在噤聲的香港下,海外媒體如何接捧?」接捧這個說法,的確是非常沉重,因為《蘋果》、《立場》和《眾新聞》被打壓倒閉後,香港很多出色記者都失去了原有平台,部分近日願意重新上路成立「自媒體」,但經營模式和營運均面對很大挑戰,加上香港「紅線」處處,衷心祝福他們可以平安。

同樣問題在海外媒體一樣面對困難重重,不少記者或評論員透過YouTube或者收費平台繼續發聲,但這種經營模式亦都好脆弱,一方面因為海外沒有大台資源,同時恐怕在網絡安全法及假新聞法通過後,這些平台內容未必可以在香港出現。

我覺得海外媒體要持續發展,更要善用自己的優勢,在不同平台上發聲,真正做到人在海外,仍然心繫香港,關心香港的每一件事。

我自己專長在財經新聞及數據分析——以往我經常與同事說,「讓數據說故事,因為數據不會講大話。」

據我觀察,香港媒體已經不允許花資源做一些被認為有損香港名聲的新聞故事,包括移民、走資及聯匯制度存廢,因此我更刻意尋找相關數據,希望從數據引證移民外流的影響。

其中我在今年三月,首次在「自由亞洲電台」發表評論文章——「該走的那時」,就是首批媒體運用獨立評論員DAVID WEBB的系統數據,統計機場淨移出人口數字,有系統表達一、二月離港人數急增,之後其他新聞媒體亦陸續運用有關數字做分析。

另一例子是上個月當稅局發表個人報稅表,我稍為翻尋資料,做了一些比較,發現過去兩年稅局發出的報稅表少了30萬份,側寫引證香港移民人數增加的事實。

我相信海外媒體人將有一個優勢,就是過去三年有二、三十萬人離開香港,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信念,就是我們是「世界的香港人」,這份信念不會因為融入當地社區就會消失。最近我出席一個香港人市集,大家都是熟悉的面孔、共同的語言,那種「安心是吾家」的感覺很是強烈,如果能夠善用這個群體做成的力量,對媒體人來說是可行的出路。

只有大家善用個人手上的工具及經驗,才可以確保自己的平台能夠持續營運,所謂「兄弟爬山,各自修行」,但同時又不要忘記大家是同路人,不應該在小圈子內互相攻擊,甚至可以安排互相Crossover,在不同平台互相客串,目標是成就最大的「公約數」,連繫最多同路人。

共勉之。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05/177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