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紀曉嵐題詞過的培田古村,為何被稱為民間故宮?

在山脈簇擁,林菁深幽的福建西部地區,客家村落星羅棋佈地散落在這片土地上。客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分支。原為黃裔漢胄的中原漢族,在黑暗的「永嘉之亂」「五胡亂晉」「安史之亂」等戰亂年代,輾轉遷徙到贛、閩、粵接合部的大山區避難。這段南遷立業的艱難與辛酸也成為中國人類遷徙中的重要部分,也成為中原文化與南部文化相融與創新的契機。

培田古村全貌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培田古村吳氏家族的先祖也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南遷浙江後輾轉遷到福建連城一帶。吳家人發現培田具備鍾靈毓秀的自然山水——冠豸山、筆架山、武夷山南脈自北向南,擋住了冬日寒風;一條河源溪繞村而行,農田生生不息。地理環境完全吻合「水如環帶山如筆,家有藏書隴有田」的風水理念。於是他們停下了踉蹌的遷族之路在此定居。吳家人經過八百多年的奮鬥,繁榮的經濟與深厚的文化在這片土壤上茁壯成長,成就了燦爛的培田文明。三百多座明清古民居在此被完整保留,於是培田被稱為「輝煌的客家莊園」「民間故宮」,也為無數研究客家歷史文化的學者提供了參照。

培田古村

由於培田輸送出了許多人才,紀曉嵐在培田文人秀士的陪同下參觀了古村。耕讀傳家的中原遺風使他揮毫題下「渤水蜚英」題匾,成為培田千塊名人名匾之一。(編註:2015年,該木質題匾慘遭失竊,至今下落不明。)

培田古村

古村游自村口開始便一路暢然自在。遠山如黛,稻田如畫,足見後世子孫對自然的敬重和熱愛。村口矗立着村民引以為傲的青石「恩榮」牌坊。村裏的老人告訴我,這座牌坊是光緒皇帝為表彰御前侍衛、武將軍吳拔禎而建的一座忠正牌坊。相傳清末慈禧太后與光緒帝倉皇西逃,拉光緒馬車的馬匹不聽使喚直往東跑,在這危急時刻,四十多歲的御前侍衛吳拔禎挺身而出,保護了光緒帝的安危。因為護駕有功,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加封他為武功將軍,地位顯赫。吳拔禎年老衣錦還鄉之際,光緒帝御賜他在家鄉修建都閫府和跨街牌坊。

恩榮牌坊

這座牌坊是村落的門面,它曾被推倒,二十多年前曾任培田村小學校長的一位老人開啟找回古村文化和修復牌坊的工作,他堅韌地尋遍了村裏的每一個角落,一點一點摸索找尋刻有文字的石板。這才重新矗立起寫滿吳氏歷史的跨街牌坊。由牌坊開始,古村的文化大幕徐徐展開。進入古村,一條千米古街貫通其間。曲折的古街巷道互為連通,宛若天開,將錯落的明清古建築連為一體。古街兩側水渠清澈,直通各戶,至今仍有居民在此洗菜淘米,捶打衣服。古村的輝煌歷史隱藏於二十一座宗祠、六處書院、四座廟觀之中,錯落有致的民間高堂華屋展現了曾經的富饒。

古村風貌

培田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建築是大夫第(又名繼述堂),它是典型的九廳十八井的格局,因主人吳昌同榮膺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位而得名。它建有18廳24井,共有108間房間。九廳十八井的九廳,指的是門樓廳、下廳、中廳、後廳、樓下廳、樓上廳、樓背廳及廂房左右各有一個花廳。十八井則是指廳堂之間的下水十八口天井。建築高大寬闊,縱主橫次,廳廂配套、主體附房分離,採光通風排水衛生設施科學適度,牆體以磚木相互結構,利於防震防潮。

大夫第(又名繼述堂)全貌

民居的建築的輕巧之美從堂院前用鵝卵石鋪就的吉祥圖案花紋就可見一斑。步入廳堂,結構採用中軸線佈局,規模宏大的重要建築都位於軸線之上,次要的建築物和諧對稱列於中軸線兩側。房子在規劃之初便考慮了通風採光、排水衛生,子孫繁衍後生活空間依然充裕等因素,這番前瞻和周到彰顯家族老宅的頑強生命力。

大夫第

中軸線上最重要的屋子用來拜祭祖先。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以血緣連接起來的宗族是最重要的社會結構。培田老人說:「敬神不如拜祖」。大廳既是祭祖祀神的場所,也是家族議事,舉行儀式的所在。建築中蘊含許多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精華,也支撐了家人的歸屬感。

祭祖大廳

走在大夫第中,便是「庭院深深」的真切實感。一座座天井成為獨立單元的分隔符。天井作為客家民居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集結了實用、風水與情致之大成,是人們一定要停留片刻去呼吸感受的地方。古時為了體現大家族的和睦親密,多為聚集而居。以天井為劃分,每一個小家都有足夠的私密空間。它的主要功能是聚集雨水與透光透氣。如此就算不出門,也不會感覺壓抑。天井的樣貌貌似聚寶盆,符合人民當時聚財納福的心願,考究的人家會在天井中搭建照壁、魚池與花圃來增加生活情趣。遊覽時正值雨水,連綿的雨滴跌落在天井中,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動聽。

天井

宅子的老主人吳昌同不但留下了一座民居瑰寶,還熱衷於公益事業與教育,曾捐助萬金在福州市建立了「吳氏試館」和「宣和試館」,為赴城趕考的培田子弟和遠近吳姓考生提供了優良的食宿環境和學習支持。培田的另一座跨街牌坊「樂善好施」便是為他的善舉而建立。

培田的書香氣氛無處不在

這種寧靜深遠的書香氛圍讓古村的另一重要建築——書院憑空而起。培田祖先非常注重教育與農耕,是典型的客家人「耕讀為本」的社會形態。培田吳氏族譜中「養子不讀書,猶似養條豬」的祖訓用通俗的口吻叮嚀了教育大業。以居民的人口密度而言,每十戶人家便建立一座書院。至今保存着6座古書院。七世祖吳祖寬率先創辦了「石頭丘草堂」。小學堂走出大人才,其中秀才一百九十一位,十九人入仕,官到五品五人,最高達三品,如山東青州營守備吳撥禎、台灣曲莊營守府吳孝林等都曾在此深造,後成為著名的「南山書院」,它被後人稱為「入孔門牆第一家」。

南山書院

最令人動容的是藏在古民居中的一座女子學堂「容膝居」。它小巧玲瓏,精緻典雅。培田女子在此學習文化知識、女紅、禮儀與持家技能。

「容膝居」可談風月

學堂的名字來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庭來竹友心胸闊,門對松崗眼界寬」的楹聯闡明了容膝居旨在提高婦女的修養和開闊她們的眼界的辦學初衷,「王國偉人」牌匾道出了其培養賢妻良母的明確目標,叫人稱絕的是天井影壁上面刻着「可談風月」四個墨字,培田古人的開明與遠見比「民間故宮」之名來得更為珍貴。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澎湃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04/177114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