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借花移木!中國科學家和資金悄悄在美發展生物製藥

金斯瑞和傳奇生物在中美間穿梭

從今年3月開始,已有11家中國生物藥企,被列入SEC的「預摘牌名單」。在這11家公司的創始人中,還有3人為中共「千人計劃」吸引的專家和創業人才。圖為位於華盛頓特區的SEC總部。(Brendan Smialowski/ AFP)

大紀元2022年05月14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李蓓綜合報導)在美國對中共「千人計劃」(招攬海外高層次華人人才)及知識產權盜竊的打擊下,一些在美國培訓的中國科學家,利用美國技術在美國開公司或建立分支機構,研發和生產高科技細胞藥物,以期在這個尖端領域趕上或超過美國。

5月5日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列入「預摘牌名單」的88家中概股中,又有4家中國細胞藥物研發和生產企業入列。至此,從今年3月開始,已有11家中國生物藥企,被列入SEC的「預摘牌名單」。它們是傳奇生物、亘喜生物、百濟神州(BeiGene)、凱信遠達醫藥、天演藥業(Adagene)、天境生物、泛生子(Genetron Holdings)、萬春醫藥、康乃德生物、再鼎醫藥(Zai Lab),和黃醫藥(HUTCHMED)。

與上榜的京東、騰訊音樂等這些中國大科技公司不同,名單中的這些生物製藥公司,大多都是初創企業,而且在中國並不為很多人所知。

有關這些藥企的創立時間、地點,創始人在海外(美國)學習和工作背景,以及公司的股東或主要投資者的信息,詳見文末表格。

這些公司大多與美國有某種關聯,或由在美華人創立、起始資金來自中資投資公司;或者在中國創立公司後在美國設立分公司;還有中資直接投資控股美國的初創上市公司,如設在美國馬利蘭州的凱信遠達醫藥(CASI Pharmaceuticals)等。

其中傳奇生物(Legend Biotech)、亘喜生物(Gracell Biotechnologies)、天境生物(I-Mab)和康乃德生物(Connect Biopharma)等公司,都在美國或歐洲設有生產基地或研發設施,而萬春醫藥(Beyond Spring Inc)的總部就設在美國紐約。

傳奇生物作為中國細胞療法研發藥企的明星,與其母公司金斯瑞生物科技(GenScript Biotech)一道,經歷了在美國創立、把總部遷回中國、又藉助與美國跨國藥企的合作進入美國市場,並在美國股市上市利用美資。

在這11家公司的創始人中,還有3人為中共「千人計劃」吸引的專家和創業人才。

「千人計劃」被美國認為是中共竊取美國知識產權和重要技術的手段,FBI近些年根據中共官方的名單,針對一些涉該計劃的中國科學家展開調查。美國司法部也在2018年啟動了相關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

最近一起美國法院審理的案件,涉及5名在美工作的中國研究人員盜取跨國藥企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商業機密給一個受中共當局「千人計劃」支持的中國藥企。

根據美國司法部5月2日發佈的一份聲明,瑞士居民薛功達(Gongda Xue,音譯),被賓州東區聯邦法院判決,其參與串謀竊取商業機密的罪名成立。

至此,這起從2016年1月開始的案件中,有5名被告被判罪,另外1名逃回中國。其中,在美國SALK生物研究所從事研究的李濤,是中國南京市引進的中共「千人計劃」人才。

薛功達在葛蘭素史克賓州研究機構做研究員的妹妹薛宇(Yu Xue,音譯)與其他4名在美華人科學家串謀,盜取該公司當時正在研發的多種抗癌新藥機密,並通過他們在美國設立的任諾製藥公司(Renopharma Ltd),傳給任諾製藥在中國的公司牟利,而該公司受到了中共當局「千人計劃」的資助。

「他們(在美國)竊取知識產權以使自己和中共當局受益。」參與調查的FBI費城分部負責人賈桂琳‧馬奎爾(Jacqueline Maguire)說。

今年3月開始,被列入SEC「預摘牌名單」的11家中國生物藥企概況:

公司

創立時間、註冊地或總部所在地

創始人海外學習工作背景

股東或主要投資者

傳奇生物(Legend Biotech,)LEGN

母公司金斯瑞(GenScript)

2014年11月在中國南京成立,在美國和歐洲都設有分支機構。

2002年在美國創立,2004年總部轉至中國南京,2016年改在開曼群島註冊。

創始人章方良(Frank Zhang)在杜克大學獲博士學位,在美國藥企先靈葆雅(Schering-Plough)從事研究工作多年。

哈德遜灣資本Hudson Bay Capital

禮來亞洲基金Lilly Asia Ventures

維梧資本Vivo Capital

強生風投基金JJDC。

金斯瑞2009年獲凱鵬華盈(KPCB)、貝祥投資集團(The Balloch Group,TBG)投資

亘喜生物(Gracell Biotechnologies,GRCL)

2017年5月,在中國蘇州成立,在美國加州設有研發中心。

創始人曹衛(William Wei Cao),曾聯合創立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西比曼生物科技公司(Cellular Biomedicine)。他曾在Chiron公司(諾華和拜耳)和Affymetrix公司(賽默飛世爾)任科研高管。

淡馬錫Temasek Holdings

禮來亞洲基金Lilly Asia Ventures

OrbiMed

King Star Med LP

百濟神州(BeiGene)

2010年在北京成立,在美國麻塞諸塞州、歐洲和澳大利亞都設有辦公室。

創始人王曉東曾任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教授,2004年創立了Joyant Pharmaceuticals公司。

另一位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歐雷強(John Oyler),2005~2009年任醫藥研發外包企業保諾科技公司總裁和CEO。

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

美國安進公司Amgen

凱信遠達醫藥(CASI Pharmaceuticals),亦稱英創遠達

美國公司,總部設在馬利蘭州,2012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中國資本在2012年實際控股該公司。

董事長兼CEO何為無,「千人計劃」專家,貝勒醫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是專注於生命科學領域的風投基金ETP創始人、合伙人,曾創立或投資了六十多家生物技術公司。

IDG資本

美國凱鵬華盈(KPCB)

道康致和基金(ETP)

天演藥業(Adagene)ADAG

創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中國蘇州。

創始人羅培志(Peter Luo)為中國「千人計劃」特聘專家,之前曾任美國默沙東公司生物製藥主任,為加州Xencor公司創始科學家,並在矽谷創建生物醫藥公司Abmaxis。

富達(波士頓)生物科技基金Fidelity Bioscience(Boston)

富達亞洲風險投資Fidelity Asia Ventures

藥明康德創投基金WuXi Corporate Venture Fund

天境生物(I-Mab)

2016年創立,總部設在中國上海,在美國馬利蘭州和加州設有研發中心並形成美國研發總部。

創始人臧敬五(美籍)之前曾任葛蘭素史克(GSK)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研發負責人,美國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免疫學及神經學教授。

康橋資本CBC Group

弘毅資本Hony Capital

泛生子(Genetron Holdings)GTH

2015年創立,總部設在中國北京。

聯合創始人閻海(Hai Yan)之前為杜克大學病理學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博士學位,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從事研究。

中金資本,中金公司私募基金平台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

維梧資本VivoCapital

萬春醫藥(BeyondSpring Inc)BYSI

2013年創立,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在美國聖地亞哥和中國大連都有分支機構,開曼群島註冊。

創始人黃嵐為中共「千人計劃」特聘專家,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博士,後在康奈爾大學附屬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做研究。

仙瞳資本

復興實業(香港

華融資產(中國國有)

博潤資本

香港Epiphron Capital Fund

康乃德生物(Connect Biopharma)

2012年創立,總部設在中國,同時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都有子公司或分支機構。

聯合創始人鄭偉,之前是Arena製藥公司免疫學總監,ChemoCentryx項目負責人,曾在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進行免疫學研究;聯合創始人潘武賓,曾在美國聯合創建中美冠科Crown Bioscience。

禮來亞洲基金Lilly Asia Ventures

啟明創投Qiming Venture

北極光創投Northern Light Venture Capital,NLVC

再鼎醫藥(Zai Lab)ZLAB

2014年創立,註冊於開曼群島,總部位於中國上海。

創始人杜瑩(Samantha Du)曾在輝瑞公司(Pfzer)領導2中藥品研發,2012年加入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啟明創投

紅杉資本

和黃醫藥(HUTCHMED)HCM

2000年創立,總部設在香港,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產業。

創始人杜瑩之前在輝瑞公司(Pfzer)工作,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生物化學博士。

長和控股CK Hutchison Holdings

資本集團The Capital Group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514/174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