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孩子白天總愛睡覺?家長千萬不要罵孩子懶,他可能病了

9歲的小欣本是一個活潑開朗、大大咧咧的女孩,最近1年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情緒變得不穩定,會因一點小事就發脾氣或哭泣;晚上睡眠淺,易做夢,白天還經常感到睏倦,有時甚至會突然睡着,一般20分鐘左右就會醒,剛醒的幾分鐘會覺得煩躁不安;上課時、坐車時突然睡着的情況也很多,學習生活受到很大影響。

不僅如此,更令小欣的媽媽擔心的是,小欣平時雖然飲食規律,但是體重長得特別快,短短半年就胖了10公斤。

孩子到底怎麼了?小欣的媽媽帶着小欣在當地醫院做了頭顱CT、內分泌、生化等多項軀體檢查都沒發現異常。最後,小欣的媽媽帶着小欣來到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精神心理科劉靜然醫生通過一系列的心理評估及睡眠監測等檢查,終於發現罪魁禍首——「發作性睡病」。

據劉靜然醫生介紹,發作性睡病是一種慢性神經系統疾病,最常始發於20歲以前或20歲出頭,約1/3的患者會在15歲之前發病,最早發病年齡可以是5、6歲。該病相對罕見,很容易被忽視,兒童發作性睡病會有如下的表現:

1.白天睡眠過多:通常是最早出現的症狀,表現為白天或輕或重的睡意或不可控的不自主的入睡。有的孩子因為嗜睡的症狀不明顯,被誤以為「懶惰」。

2.猝倒:表現為突然短暫的肌張力喪失,嚴重程度可從輕微的低頭垂肩(部分猝倒)到膝蓋彎曲突然倒地(完全猝倒),有些孩子有「猝倒面容」,即突然出現下頜下垂張開、上瞼下垂、搖頭或吐舌動作。

3.入睡前幻覺或臨醒幻覺:有些孩子在快睡着或快醒來時出現生動的夢境樣體驗,並容易導致情緒的波動。

4.睡眠癱瘓:剛睡醒的時候,軀體無法移動(俗稱「鬼壓床」)

5.其它常見表現:夜間睡眠紊亂;衝動、情緒不穩,焦慮抑鬱、多動等精神心理問題;肥胖及性早熟。

最後,劉靜然醫生強調,發作性睡病是終身性疾病,目前雖然沒有治癒的辦法,但只要我們早發現、早診斷,積極對症治療,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對日常生活的不良影響。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搜狐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513/1747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