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歷史的真相,往往有好幾層

作者:

1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經常看到「硝煙」這個詞。什麼叫硝煙?為什麼戰場上會有硝煙?答案是這樣的:

硝,是黑色火藥的主要製造原料之一,被廣泛用來製造炸藥等物品。以前打仗的時候,炸彈、炮彈炸開,整個戰場都是硝煙。濃濃的硝煙味。血的味道幾乎是聞不到的。因為硝煙是刺鼻的。硝煙的味道,會蓋住血的味道。所以,上過戰場的老兵,最熟悉的味道,不是血味,而是硝煙的味道。

2

坦克為什麼叫「坦克」?它的歷史是這樣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英國人秘密製造坦克,當時屬於極度保密的軍事機密,所以當時的坦克的研發基地,一律對外宣稱,這是「大水箱」的製造基地。

大水箱,英語裏面的單詞,叫Tank。對參與這個項目的技術人員、勤雜人員等,也統一口徑,一律稱「大水箱」(Tank)。一直到坦克製造成功,量產了,運往前線的過程中,一路上的運輸標籤,也統一貼上「大水箱」(Tank)。這一切,都是為了掩人耳目。

所以當時,德國所有的偵探、間諜,都被騙了,都以為英國人這些都是大水箱,是裝水運往前線的,沒什麼值得注意的。結果當英國人的坦克突然出現在前線戰場上的時候,德國兵都嚇呆了。

後來坦克公開了,英國人叫慣了Tank(大水箱),也就懶得改了,就這麼一直叫下去。Tank(大水箱)的音譯,就是「坦克」二字。

3

那麼問題又來了。英國人當年,為什麼要發明坦克這種龐然大物呢?事情是這樣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英國和德國兩軍,最流行的一種戰法,就是「戰壕戰」。什麼叫做戰壕戰呢?

所謂戰壕戰,就是敵我雙方,彼此都躲在挖好的戰壕裏面,雙方都像烏龜一樣,你也不露臉,我也不露臉,你打不着我,我也打不着你。如果英軍發起衝鋒,德軍就冒頭了,機關槍狠狠地打,英軍衝鋒失敗。如果德軍發起衝鋒,英軍就冒頭了,機關槍狠狠地打,德軍衝鋒失敗。

當時機關槍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裝備一線部隊,殺傷力非常大。所以,德軍、英軍,都不敢衝鋒,因為雙方都知道,沖不過去。所以呢,彼此都龜縮在戰壕中,都不敢動。雙方就僵持在這裏了。你吃不下我。我也吃不下你。

可是,同志們,現在是在打仗,不是在養老啊,咱們都躲在戰壕里,躲上一百年,仗就能打贏嗎?打不贏。

這個時候,英國的軍工專家接到任務,要解決這個困境。於是,坦克就應運而生了,它可以無懼機關槍的掃射,直接沖向敵陣,而且可以跨過戰壕,直搗黃龍。這就是坦克誕生的緣由。

4

那些以情感主題來吸引眼球的電視連續劇,叫做「肥皂劇」。為什麼叫做肥皂劇呢?事情是這樣的:

早年在美國,看這一類電視連續劇的,一般都是家庭主婦,為了精準投放,當時的廣告商主要都是以寶潔(P&G;)為代表的日用化工生產商,其中最典型的商品廣告,就是肥皂廣告。

所以,當時的電視連續劇,基本上都被肥皂廣告包圍,看一段連續劇,看一段肥皂廣告,看一段連續劇,看一段肥皂廣告。久而久之,這些電視連續劇,就叫soap opera了。直譯成中文,就是「肥皂劇」三個字。

5

地球人都知道,這個地球上乒乓球打得最好的人,是中國人。因此,可能會有人誤以為,乒乓球是中國人發明的。其實,乒乓球是英國人在19世紀末發明的。

乒乓球的官方名字,叫做table tennis,直接翻譯的話,就是「桌上網球」的意思。原來在早期,英國人愛打網球,戶外網球。可是遇到下雨、酷暑等惡劣天氣,打不了,所以後來發明了「桌上網球」。「桌上網球」可以在室內打,不怕颳風下雨。作為戶外網球的一種替代。

那麼,照舊叫「桌上網球」就好了嘛,為什麼要改稱「乒乓球」呢?典故是這樣的:

當年有一家名叫J. Jaques&Son Ltd的英國「桌上網球」製造商,根據打乒乓球時候的聲音,註冊了「Ping Pong」這個商標。這家製造商,把「Ping Pong」這個商標,用在了乒乓球上。後來這個商標越來越響亮,最終就成了「桌上網球」的代名詞。

再後來,中國人把「Ping Pong」這個商標,翻譯成「乒乓球」。一直稱呼至今。

6

中國俗話說:富不過三代。這原本是一句風水的話。但是,其實也蘊含哲理。爸爸有錢。我為什麼要拼搏。自古紈絝子弟,很少有能成器的。富裕門庭出敗家子。富不過三代。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是富不過二代。許多有錢人的家庭,爸爸一死,兒子很快就把家業敗光了。賭博,炒股,揮金如土,被騙,投資創業虧光,吸毒,包養女人……世上敗家之路千萬條,總有一條適合你。

事實上,歷史上除了「富不過三代」這個規律,還有另一個規律:「悍不過三代」父親再彪悍,三代以後,威風基本喪盡。

最典型的例子,日本人。二戰時期,日本人很兇。三代之後,日本人變成了宅男、平成廢物。

順便科普一下:中文裏面,原本是沒有「宅男」這個詞的。這個詞源自於日本。首先源自於日本的名詞「御宅族」。指的是當今日本非常流行的那些足不出戶,終日宅在家裏看毛片、打遊戲的廢物青年。後來,台灣人依據日本詞語「御宅族」,創造了「宅男」一詞。然後,宅男這個詞,輸入了大陸。

悍不過三代。滿清的皇帝,也是這個規律。從努爾哈赤算起。皇太極,順治康熙。三代一過。從雍正皇帝開始,皇帝的彪悍性格,開始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同治皇帝,已經有點不像男人了。到了光緒皇帝的時候,已經很不像話了。(光緒怕慈禧)再到了溥儀的時候,已經是一個非常膽小怕事的小男人了。

7

中國的文人群體裏面,有許多的人,是說一套,做一套的。今天我舉個例子談談。康有為

許多歷史愛好者誤以為,提倡一夫一妻制,是1919年新文化運動提出來的。錯。早在晚清年代,康有為就在他的學說裏面,大力提倡一夫一妻制。

可是。可是,康有為有六個老婆。其中第四個老婆還是個日本女人,名叫市岡鶴子。一個同時擁有六個老婆的老男人,苦口婆心地對全世界說:我提倡一夫一妻制。

8

我們在平時報號碼,為什麼把「1」讀成「么」(yao)呢?答案是:這是軍事技術化為民用的結果。

早年在清兵部隊裏,「1」就是念「yi」,沒有念「么」的。後來軍隊現代化了,有了炮兵,有了通訊電話,這個時候,「1」就不能再叫「yi」了。為什麼?因為有血的教訓。

中國各地,方言各異,部隊裏面,兵源來自於五湖四海。舉個例子說,你一山東籍炮兵喊「1」,廣東籍炮兵聽成了「2」(廣東話的「2」念「yi」),結果一炮打過去,打到自己人了。血肉開花。

後來軍隊總結經驗教訓。決定:在全軍統一阿拉伯數字的喊法:1念么。0念洞。7念拐。

其實,英語國家的部隊,也有類似的情況,所以,他們把A念alpha,B念bravo,C念Charlie,如此類推。也是為了避免聽錯。

戰場是殺人的地方,開不得玩笑,一個數字聽錯,一發炮彈打錯了角度,要死好多人的。

當然,除了統一語音、避免聽錯、避免誤傷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每個字發音的分貝不同。在炮聲隆隆的戰場上,1念1,對方聽不到的,念「么」,分貝大很多,老遠都能聽清楚。0念0,對方聽不到的,念「洞」,分貝大很多,老遠都能聽清楚。7念7,對方聽不到的,念「拐」,分貝大很多,老遠都能聽清楚。有時候一炮打過來,人的耳朵都快震聾了,你還在那裏「1」呀「1」的,聲音像蚊子呢喃,聽不到的。所以,1要念么。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馮學榮讀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422/1738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