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立此存照:上海抗疫求助:新冠是病,其他的就不是病了嗎?

3月27日,上海突然宣佈從第二天開始分兩個階段實施封城措施,以遏制新冠疫情的快速蔓延,包括在浦東、浦南和臨近區域先實施封控,開展核酸篩查(4月1日解除封控),再在浦西地區實施封控,開展核酸篩查(4月5日解除封控)。

不過對於這一政策,官方在通稿中並未使用「封城」一詞,僅稱之為「封控」。但在「封控」期間,官方要求限制地區各居民「足不出戶」,人員和車輛「只進不出」等,諸多封鎖與限制舉措令社會生活停滯,致使當地同樣出現了「物資搶購」、「就醫困難」、「企業大面積停工」一系列問題。

與此同時,微博官方推出了一個名為「#上海抗疫求助」的超話(同時也有長春、吉林):

在這一話題下有許多上海市民就生活、就醫困難等進行公開求助,目前閱讀量達2700萬,經查,話題下的多數內容與病患得不到相關救治有關(其中還有大量癌症病患),這顯示出當地的醫療服務保障存在極大困難,而「封控」政策更加劇了原本的民生困苦,甚至出現了醫療擠兌情況。

以下是「#上海抗疫求助」超話下部分網民求助帖內容:

更多請看話題:#上海抗疫求助

此外,29日晚一位微博用戶@redsyp發消息稱,自己77歲的父親正處在血透治療過程中,但近期核酸檢測查出陽性,而上海浦東新區疫情封控管理不當導致老人在救治期間去世,希望通過網絡呼籲求得真相,討回公道。目前這篇帖文受到廣泛關注。

以下是帖文全文:

@redsyp:我的父親沈瑞根,今年77歲,家住浦東新區北蔡鎮(北中路408弄),由於糖尿病腎衰竭正在血透治療過程中,每日需高血壓藥、糖尿病的藥、胰島素、腎病藥、腦中風藥續命,因為浦東新區疫情封控管理處置不當,導致我父親從一個尚能自主行為的老人,在55個小時內無辜慘死。

事情脈絡如下:

3月26日,應新區疾控中心要求,我父親在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院做血透,因疫情封控我與弟弟無法出行陪同,唯83歲母親伴隨。

16:00父親做了兩次核酸,顯示陽性。

22:00左右,父親被要求送進急診大廳的發熱門診隔離區,母親核酸陰性需120急救車送回家,因4、500人排隊,被告知需等待7-8個小時,只能獨自一人坐在發熱門診大廳長凳,期間隨身藥物已用完,且已無法回家取藥。

3月27日,浦東醫院告知不接受陽性病人做血透,父親由新區疾控中心安排轉運去君愛康復醫院,但由於120急救已經超負荷調運,父親一直未被安排。

3月28日8:50老父親終於由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院轉送至上海君愛康復醫院進行隔離。

在君愛康復醫院父親在隔離病房無醫生無護士進行照料與問詢,除病友外父親獨自一人。

16:30接到通知陽性病人可轉至周浦醫院做血透,但由於周浦醫院人滿為患,所以終止了他們這一批人過去(我父親此時已四天未做過血透)。

21:30父親同病房病友電話我,告知父親出現嘔吐昏迷現象在20:40由120急救車送至周浦醫院ICU病房。

21:52左右,父親亡故,無人告知家人。

3月29日9:00我撥通了周浦醫院ICU電話,當班醫生回答我說:你父親沈瑞根於3月28日晚21:52在ICU病房因長期未腎透析造成的心肌衰竭而死亡。

我們的疑問:

1.我們被明確告知需要做血透的轉去周浦醫院,無需做血透的轉南華醫院或者雪野路世博方艙醫院,疾控中心要求轉去君愛康復醫院到底是怎樣的安排,有沒有與君愛康復醫院交代過我父親的病情與如何照顧?君愛康復中心只有一個醫務室,是誰用怎樣的標準來認定需要做血透的重症病人可以在這裏被照顧?

2.君愛康復醫院隔離病房在3月28日我父親入住後對我父親做了什麼?我父親需要做血透為什麼沒有醫生沒有護士來照顧與問詢?

3.我父親於3月28日晚21:52分已過世,為什麼周浦醫院沒有人與我們家人聯繫,如果3月29日我們不電話至周浦醫院ICU病房,是誰會在什麼時候與我們家人聯繫?

4.3月29日10點疾控中心秦姓工作人員告知我們父親還在搶救中,而此時父親已經死亡12個小時以上了,疾控中心對待生命是怎樣的一種敷衍態度?整個過程中,疾控中心是不是除了在數字上安排各種病人去到哪裏,之後就完全與他們沒有關係了,我們至今也沒收到疾控中心的任何電話,哪怕一句安慰。

得知這個情況後,我與弟弟悲痛欲絕,親戚朋友也是震驚與悲切,更多的是不解,一個活生生的老人怎麼就走的這麼孤獨與淒涼,疾控中心與醫院的態度以及這次的疫情原因,我們還能見到老人最後一面嗎?家中83歲的老母親我們也不敢告訴,她還在孤獨的一個人接受着這次封控篩查,她知道後會是怎樣的情境我們無法想像。

在此希望社會和媒體幫我這可憐的父親還原這幾天的真相,討回一個公道。

以下為中國數字時代編輯摘自網民評論:

lisa_loveF要做活神仙:不看日期……我還以為是2年前武漢的新聞,2年了,武漢那麼慘痛代價換回的防疫經驗怎麼到了今天在上海政府面前還是白紙一張呢,苦的永遠是老百姓。

發錒發:為什麼政府的無能要讓底層群眾買單啊??

shansegg:不要因為新冠,而剝奪了其他人緊急治療的權利。

plustenhhh:清零鬧劇不休,次生災害不止。節哀順變!

Amon_Jq:新冠是病,其他的就不是病了嗎?

北新橋兒的豆汁兒:天天說清零病毒為保護老人,可是封城封醫院有基礎病的老人得不到治療反而提早去世難道是我們能接受的嗎?一個為了救人命實施的政策到頭來害死人更多,這還不該修改嗎?

布拉格嘰格嘰:我家也是已五天沒有透析,聯繫相關部門負責人,昨天推到今天,今天推到明天。

伊伊是我也是Yina:上海這次防疫真的差,亂七八糟!死鴨子嘴硬。

willfulboy:說白了,現在已經醫療擠兌了。一方面是抽調了大量資源去做核酸檢測,另外在陽性分診上耗費資源,導致最終無論是陰性還是陽性的病患都無法得到充分治療。

小貝殼游游游:慌亂政策之下,被漠視的生命,文字看得心痛!一次次血的教訓,希望更多人關注,至少給家屬一個說法,也希望疫情政策能合理化、人情化。我們都有家人,如果今天我們只是旁觀者,以後這樣的事必定還會發生!!!

啃一口笨蛋豬豬:瘋了吧新冠不一定會死有些病肯定會死啊!

九九棒:太可怕了,之前武漢血的教訓還不夠嗎?

晚風_NightBreeze:只要不是死於新冠,就算中國贏了。

小悶姐:無人死於新冠,卻有人因新冠而死。

甜蜜特脆奶油豆:不是說動態清零是為了保住國內老年感染者的性命嗎,保到哪裏去了。

花姳無名:用科學對付病毒一點都不難,難的是用政治對付病毒!

愛跑步的白菜:權力也挺可怕的,能讓人生,也能讓人白白送掉性命,還無處申冤。

小蕊蕊de媽媽_萍萍:很多病比新冠更可怕!比如腫瘤病人的上療時間、尿毒症病人的透析,胸痛、腦溢血病人搶救是否及時;一旦拖延治療可能就真的會影響生命.而且得了新冠又有基礎疾病的這些老人,就會是把雙刃劍;上海真的病了~~~同樣住浦東的我,希望我長大的城市可以早日康復。

_連伊娃:這是人禍!疫情至上就可以草菅人命嗎?

肆月天小姐:時至今日,新冠已沒有想像中可怕,可怕的是因為一刀切的風控對有基礎疾病人的傷害。因為大家都怕問責吧,因為防疫疏忽從上到下會免職很多官員,但是其他疾病的人得不到有效治療的後果,他們並不用負責。

貂貂醬:他本可以活下來,卻被剝奪了生存的權力。剝奪他生命的不是新冠,是這混亂的防疫。如果沒有問責,是對生命的褻瀆,違背了防疫的初衷。

知知落落:有天晚上值班,收了一個急診病人需要做CT,但是CT室之前給幾個發熱的病人用過,要求至少要2小時以後才能給我們的病人做,小醫院沒有其它多餘的CT室了,出了事就是醫院負責,還好這個病人不是很危急,要是有需要立即做檢查的,等不住了怎麼辦,那些制定規則的、從未在臨床待過的,更本就是瞎指揮。

張俊揚導演:城市疫情嚴重,醫療系統就會嚴重癱瘓,其他病患根本進不了醫院做治療,導致病情惡化,這難道不是有很大的漏洞嗎?

人類失眠圖鑑:各種支持一刀切懶政的朋友們,說要放開的時候你們堅決反對說能不能考慮考慮老人孩子,放開了老人孩子怎麼辦?抵制海外同胞回國說他們回國帶回病毒家裏的老人孩子怎麼辦?現在有老人走了,跟放開和海外同胞無關,你們說如果醫生救了這個老人就會有更多老人去世,話都讓你說了,反正只要不是你家的就行唄。

講了也白講:現在上海一塌糊塗,混亂不堪,食物供應和醫療保障都出了大問題。

Lloyd_Bank:那些口口聲聲說為了大局的人,還未曾體驗過當自己是被犧牲的代價時是什麼感受吧。

麥卡PULP:資源錯配的結果就是沒有一個落好的,重症慢性病和突發疾病該得到治療的得不到治療,大部分不需要藥的可以自愈的空占病房,可以居家隔離的密接集中在一起,一陽全陽。說好的專業人干專業事呢?還是說責任都在無知群眾頭上?

你是不是諸:死在新冠上的還沒有因為疫情上的人多了,這防疫防了誰?

塵緣情話:新冠感染者是病但現在多的是無症狀,既然是無症狀就說明不嚴重,為什麼要因為這些讓一些需要救治的人送命?!這肯定是個錯誤。

竹香煙雨:除了新冠以外的病都不叫病了?

若水翎惜:對您家人的遭遇表示深刻的同情,希望您和家人節哀順變。我是這次我們街鎮疫情防控的一線工作者,看到了最近太多悲慘的實例,理解但也很無能為力。我們部門起先平均每天收到十幾個血透或者化療病人的電話,各種嚴重的情況。後來讓他們反饋給居委,再統一報給我們,上報疾控中心。

若水翎惜:反饋→上報→等安排→流轉→轉運,過程線長,人數又很多,過程中被耽誤而延誤病情的數不勝數。甚至還有很多緊急突發狀況撥打不進120、疾控,電話早已被打爆。我們不斷反饋,不斷催促,但無奈於資源緊張和流程規定等問題…很多時候不是不想幫忙,是盡力了也無法個個圓滿。已經好久沒睡過一個完整的覺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CDT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31/172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