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馬航MH370最新調查:離真相越來越近!

法國調查記者 Florence de Changy推出馬航MH370航班失蹤調查新書©法廣

2022年的3月8日,是馬航370航班失蹤八周年的紀念日。這個被認為是世界航空史上最大的謎團或許正在逐漸被揭開,2016年就出書跟蹤馬航航班失蹤事件的法國獨立調查記者,法國世界報記者陳翡(Florence de Changy),一年前又推出將近五百頁的新書,仔細梳理了她幾年來對該事件的調查,使馬航死難者家屬終於看到了真相最終將水落石出的希望。如果說,六年前,作者僅僅對馬航班機失蹤的官方版本提出質疑的話,這一次,她不僅全盤否認了官方版本,而且還提出了她自己對失蹤原因的假設。

法廣因此電話採訪了居住在香港的陳翡女士。

法廣: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MH370航班失蹤事件已經被蓋棺定論,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要去跟蹤追究?

陳翡:我從事記者職業已經將近三十年,我對馬航班機失蹤的地區的了解超過了絕大多數的同行,一架世界上最安全波音777型飛機,在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消失了,在科技水平能夠讓我們看到月球上的一快硬幣的今天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如果作為記者的我能夠接受這麼一個荒謬的結論,那我還不如放棄我的職業去從事買衣服或者買鞋子的職業。我之所以繼續此一調查,是因為我認為作為記者,我們不能夠對所有的解釋照單全收,我們必須保持批判精神,有自己的判斷,當我們覺得某些說法是在令人難以接受的時候,我們就有責任自己展開調查,並且對被要求報道的版本提出質疑。

MH370:法國獨立調查記者質疑官方版本

法廣:那您為什麼會覺得官方的版本是荒謬的呢?您這麼說的依據是什麼呢?

陳翡:我今天堅信馬航MH370航班並沒有在半途掉頭轉向印度洋領海上空飛行,這也就是我所說的官方版本,也就是說飛機並沒有在馬來西亞與越南之間的Igari點掉頭飛行,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是因為飛機在離Igari37海里的領空的原先的飛行線上的Bitod點被雷達測到,這一點是鐵板釘釘的,所以,飛機不可能在掉頭飛行之後繼續原先的航行路線!我認為僅僅這一點,就足以說明飛機並未在半途掉頭飛行。不過,我還有其他許多的論據:比如說,調查報告中公佈的在馬來西亞檢測到的回飛的MH370飛機的雷達數據根本不符合一架波音777飛機的雷達數據,再就是,飛機據說回飛時路過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甚至接近澳大利亞的領空,但是,上述任何一個國家的雷達均沒有測量到這架飛機,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提供證據證明這架飛機確實在他們的領空飛行過,而且,所有在當地活動的飛機以及船隻,沒有任何人看到這架飛機掉頭飛行,美國的衛星也沒有提供任何符合官方版本的數據。最後,位於馬來西亞西部的屬於澳大利亞管轄的軍事基地,並沒有作出任何反應,一架不明身份的飛機出現在一個軍事基地的上空卻不見任何反應,這是令人難於置信的,正常情況下至少會派出偵察機應對。最後,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事實上,一架波音777飛機從技術操作來看不可能完成這樣一個弧度的轉身飛行!事實上,在調查報告中,他們作出了各種各樣的模擬飛行,從飛機的重量加減到飛行速度,作出了各種各樣可能的假設,結果是只有在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況下飛機有可能完成這個轉身動作,但是,這在實際操作上並不可能,因為前提條件必是比須需要更長的時間,完全超出了官方版本上標註的時間,所以,可以說,他們作出了所有可能的嘗試,試圖複製出飛機掉頭飛行的過程,但是,事實上,他們並沒有成功。

法國獨立調查記者 Florence de Changy有關MH370失蹤調查圖解©法廣

法廣:如果飛機沒有掉頭飛行,那麼,搜查人員在印度洋海岸尋找到的飛機的殘骸又是怎麼回事呢?因為對許多人來說,馬航MH370航班失蹤事件之所以已經被劃上了句號,正是因為大家多少都有印象說調查人員找到了飛機的殘骸,這些殘骸難道與飛機沒有關係嗎?

陳翡:對,事實上,我並不認為飛機消失在印度洋,首先,在飛機失事之後的幾周甚至幾個月內,我們沒有在印度洋海面或者海岸看到任何與飛機有關的物品與碎片,任何人的屍體,而一般情況下,海面上總會出現一些物品。此外,在飛機被認為墜落的海底,經過了數個月,甚至數年的搜查,他們也沒有找到任何飛機的蹤跡。還必須指出的是,沒有任何目擊者看到飛機墜落到印度洋。而唯一找到的一些所謂的飛機的殘骸,被發現在離飛機被認為失事的地方有數千公里遠,而且是在失事之後16個月,甚至兩年後才找到的,而且這些殘骸並沒有受到波音公司的正式確認。在這些殘骸中,最可信的是一塊被認為是飛機機翼的殘骸,它是在法屬留尼汪島附近找到的,但是,如果我們仔細閱讀一下機翼的鑑定報告的話,事實上,鑑定報告並沒有任何技術成分,報告上僅僅寫着法蘭西共和國檢察官認為這塊機翼來自馬航MH370航班,僅此而已。所以,就我個人而言,我對這些在非洲的海灘上找到的所謂的馬航飛機的殘骸的可信度持有懷疑。

法廣:既然,您認為飛機並沒有掉頭飛行,也沒有從印度洋領空墜落,那麼,您認為馬航航班失蹤的真相是什麼呢?

陳翡:要解釋我推論出的飛機可能的失事地點,我的主要的依據是官方公佈的飛機失事的調查報告,具體而言,是飛機失事報告附件中越南與馬來西亞航空調控中心之間的交流記錄,這些記錄顯示,飛機在半夜1點21分從雷達檢測系統失蹤之後,又於2點25分重新出現,飛機的信息交流系統又重新運作,這一點官方版本從未加以解釋,為何它在實效一個多小時之後又重新運作,所以,馬來西亞雷達檢測系統在2點28分時給出了飛機的所在的精確的位置,也就是在越南東北部,而且這一切都是明確地白紙黑字寫在報告上,之後,在2點38分,胡志明市越南航空監督人員宣佈飛機正在降落,其實,我們從飛機出事的當天就知道,飛機在2點43分時曾經發出呼救,說飛機正在碎裂,當時美國駐華使館曾經轉發了這一消息,許多社交媒體都轉發了此一消息,但是,隨後,使館馬上刪除了這一帖子,我在網上做了搜查,僅僅台灣的一家媒體網站繼續保留了這條消息。所以,其實,我們擁有一系列的記錄前後一致,而且,我之後發現,3月8日,越南航空公司的一位飛行員曾經在越南電視台公開聲稱曾經聽到馬航飛行員的呼救信號。越南媒體都轉載了他的證詞,他當時正在越南北部飛行,所以,這一切都證明(MD urgence)2點43分馬航飛行員發出的呼救信號是千真萬確的!所以,這一切都說明飛機出事的時間點應該是在3月8日凌晨2點40分左右,而並不是官方所謂1點21分。其實,剛剛出事的最先幾天內,飛機失事的時間點一直是2點40分,只是在幾天後才被修改,其目的顯然是為了與官方的陳述版本相吻合。總而言之,這一切都使我認為飛機應該是在越南北部失事,事故的原因當然我們並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他的時間與地點。時間是是在3月8日凌晨2點40分左右,地點是越南北部。」

法廣:倘若您的推理成立的話,包括馬來西亞航空部門在內的有關部門為何要編造出這麼一個離奇的故事版本呢?

陳翡:我並沒有這個問題的回答,我猜想很可能是飛機失事的責任者權衡了一下利弊,怎麼樣才能夠向外界解釋?因為我認為事件的真相很可能就是一次軍事失誤,一次很大的軍事失誤,正如航空史上早已出現過好幾次的那樣,我相信責任者認為必須想像出一個比真相更加能夠令人接受的版本,怎麼樣才能夠編造出一個可以自圓其說的故事?所以才編造出了這麼一個令人難以相信的故事,以掩蓋令人難以接受的真相。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他們編造出來的這一版本實在令人難以相信。

法廣:馬航MH370出事的時期,美國軍隊正在當地與多個國家的軍隊舉行聯合軍演,那麼,倘若飛機是由軍隊事故擊落,罪魁禍首應該是美國軍隊還是中國軍隊?

陳翡:當我看到飛機看來是遭到攻擊才機身份裂時,我首先想到的問題是誰在這一地區有這樣的軍事攻擊能力?回答不是中國就是美國,因此,在事件發生之後,我仔細觀察了中美兩國的反應,我所看到的是,美國的行為看起來更象是在贖罪,而中方則是處於強勢,所以,我推測責任者應該是美國。我覺得在某一個時候,中方或許認為接受現實,與美國談判保持沉默的條件對他們更加有利。那麼,中國保持沉默的條件會是什麼呢?我發現在馬航事件發生之後的幾個月甚至兩三年內,美國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立場十分奇怪,美國的立場是出奇的溫和,任由中國在當地修建軍事設施等等。所以,我認為中國保持沉默換取的代價是十分可觀的。

當然,陳翡在書中詳細的解釋了為何她排除了氣候因素或者飛行員自殺等原因。

此外,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飛機上或者裝有一些敏感設備,一些美方不希望中國獲得的設備。經過對飛機上運載的貨物的一一審查,陳翡發現機艙中轉載的一批重量為2,5噸的表明為MOTOROLA的貨物十分可疑,該貨物由中方人員一路保駕運輸,在機場未經掃描檢測就直接被運上機艙。

此前網絡有傳聞一批美軍在阿富汗的高端軍備被塔利班截獲,之後轉賣給中國,馬航機艙運載的或許就是這批貨物。當然,這到目前為止僅僅只能是傳聞。

總而言之,新書對馬航MH370失蹤事件的最終結論是一起故意或者無意的攻擊事故。新書出版一年多來,作者收到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讀者的反饋,也受到馬航飛機失蹤者家屬的反饋,在事故中失去三名親人的法國人 Ghyslain Wattrelos對該書給予充分的肯定,他認為陳翡女士的調查使他們離真相越來越近了。

值得指出的是,Ghyslain Wattrelos同多位跟蹤馬航370事件的人一樣都因他們的調查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Florence de Changy也同樣收到過類似的警告,不過,她表示將繼續她的調查,為了敬重自己作為記者的職業,同時也為了馬航370航班上239名死難者以及他們的家屬。

感謝Florence de Changy陳翡女士接受法廣的專訪。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07/171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