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張海霞:唐代的宗教自由到共產黨的宗教迫害

作者:

唐代是中國人嚮往的朝代,也是真正開放強大的朝代,唐代的宗教自由的政策彰顯着那個時代的開放和文明。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上台之後,提出中國夢和復興的口號,但中國的宗教自由狀況大幅倒退,中共當局持續限制和打壓宗教自由,對信徒迫害的深度和廣度之大令人擔憂,社會整體價值觀和道德水平因為中共的管理政策逐漸走低。本文希望通過對比唐代,給諸位帶來我對該問題的思考。

一、唐代的社會現象與共產中國的社會現象

當今的共產中國,最熱門的社會性事件當屬徐州豐縣被拐賣婦女事件。2022年1月28日,新浪微博用戶發佈了一段視頻。視頻中,董志民在房中給孩子穿衣、吃飯,妻子楊某俠則被董志民大冬天用狗鏈子鎖在家中大房子旁邊的一個破屋中,沒有穿鞋、衣着單薄,頭髮凌亂、沒有牙齒,沒有舌尖,面頰黢黑,饅頭隨手扔在土炕上。視頻迅速被轉發關注,使很多人對中國拐賣人口關注。

事實上,中國販賣人口的廣度和規模超乎外界想像,在中國生活過的,幾乎每個人身邊都聽說過類似事情。

造成這種事情多有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無神論洗腦使傳統中國人積德行善敬天畏人的價值觀崩塌,大眾的人性之惡便缺乏約束不斷長養,從而形成目前一致認同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價值觀,於是販賣人口的惡事有了足夠多的人群參與,人販子為了錢,買主為了欲望,街坊鄰里事不關己,縱容拐賣。

唐朝則與當今的共產中國有雲泥之別。「路不拾遺」這個經典成語在《資治通鑑》如是記載:「自是數年之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這便是指中國歷史上的唐朝貞觀時期。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對唐朝的真實描寫。為此還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在唐朝的時代,有個做生意的商人途經武陽,不小心在路上丟失了一件心愛的衣服。走了幾天之後才發覺,心中着急,有人說:「沒關係,我們這裏路不拾遺,你往回去找一下,肯定會找到的。」那人將信將疑,但還是趕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由此可見當時的社會環境安定,民眾道德品質高尚。公元630年,全國判處死刑犯僅僅29人。當年過年,李世民特許死刑犯回家與家人團聚,並要求在第二年秋天回來「秋後問斬」,結果到第二年9月,29名死刑犯全部回到牢裏,無一人逃亡。

為何唐朝呈現如此的狀況呢?我們來看唐代的宗教管理

二、唐代的宗教管理與共產黨的宗教管理

唐政府實行開明的宗教政策。唐代對外來宗教寬容,期間多有外來教士傳授教法。唐宮廷舉行過儒佛道三教之爭和中後期的三教論辯;‚數位皇帝舉辦過迎奉法門寺佛骨活動;敬迎高僧玄獎法師求法歸國;國家也主持歲時節慶中的宗教活動等。

在民間,人們沒有因信仰而受迫害的記載,西域民眾也並沒有因為信仰與中原不同而被限制和迫害,廣泛流行的佛教對唐代民眾產生積極引導,民眾止惡修善,社會安定富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成為真實寫照。

反觀當今的共產中國,中國的宗教自由狀況大幅倒退,中共當局持續限制和打壓宗教自由,對信徒迫害的深度和廣度之大令人擔憂,而且迫害還在不斷擴大。根據「國際基督教關注」不完全的統計,2021年的報告(從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中所列舉的迫害事件超過100多項,是上一年報告的一倍多,中國的一些省市陸續出台了一些試行的政策或辦法,獎勵公民舉報所謂的「非法宗教活動」,如同文革時期「群眾鬥群眾」。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2021年4月21日發佈的2021年度報告說,中國的宗教自由情況繼續惡化,建議將中國列為系統性、持續和嚴重侵犯宗教自由的「特別關注國」。

三、唐代的昌盛與宗教自由的關係

唐代開放的民族、宗教政策使她在思想文化和宗教信仰上兼收並蓄,廣取博採,而帝國的重要國際地位和卓越經濟文化成就使鄰近的東亞乃至歐州以遠的諸民族、國家都樂於與唐交往。這些反映在宗教文化上則為多種宗教信仰的共存。

一個國家的興旺,依賴於政治經濟制度,更依賴於運行制度所需要的價值觀和道德。倘若僅僅依賴政治和經濟制度,那麼仿效英美政治經濟制度即可獲得國家的興旺,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建立現代國家,不僅需要政治上的民主制度與經濟上的自由制度,更需要有運行民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基礎——即是價值觀的重建和道德的躍升,只有瓦解共產黨灌輸的紅色價值觀,完成普世價值觀的重建,人們的價值觀和道德才能匹配現代國家。

而普世價值的建立,需要文化和宗教上的開明,當人們拋棄共產主義無神論,棄惡揚善成為主流,運行現代制度有了基礎,才能步入真正的現代文明國家,同時寬容的政策使得國家避免陷入民族分裂。

共產黨在宗教上,採取洗腦、封閉、迫害的模式,帶來的只能是愚昧,罪惡,和分裂,最終國家陷入落後和苦難。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226/171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