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余少鐳:證據確鑿 三千年前我們就是共和國了

作者:

在一篇隨搜可得的《70%現代漢語常用詞來自日本》的文章中,「共和」一詞赫然在列。

很奇怪這事好像沒人抗議。因為,「共和」這詞百分百是中國原創,證據就在《史記·周本紀》中:「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

這裏的「共和」,既是年號,也是政體。

事情要從周王朝老姬家的第十代領導人周厲王說起。

這位周厲王有一個真的很厲害很厲害的名字:姬胡。姬胡兄的故事,在《國語》名篇《召公諫厲王弭謗》裏面也有詳細記載,跟《史記》一樣: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周厲王倒行逆施,民怨沸騰,批評聲不斷。召公對他說,再這麼搞下去,老百姓受不了,會出事的。厲王怒了,派人暗中監視批評者,發現一個殺一個。搞到後來,大家在路上都不敢說話,只是互相確認眼神。

於是,厲王得意地對老是勸諫他的大臣召公說:「你不是老問我有沒有聽到民眾的呼聲嗎?在哪兒呢,我咋就沒聽到呢?」

召公還想盡最後的努力,就說出著名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一金句來,說民怨就跟洪水一樣,積壓久了,一旦決堤,玉石俱焚。讓老百姓說話,天不會塌下來,有宣洩的機會,民怨不會積聚,就不會發生大洪水了。

再通俗易懂,厲王也聽不懂,或懂裝不懂,「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三年後,老百姓忍無可忍,發生暴動,衝進王宮,厲王嚇得翻牆出宮,一路逃到彘zhì地去(今山西霍縣東北)。

厲王一跑,權力出現真空。太子姬靜(靖)才幾歲大,憤怒的百姓攻入王宮時,姬靜就躲在召公家裏,結果被人發現,百姓如潮水般圍住召公家,要他交出太子,否則就攻進去。召公無奈,干出一件非常悲壯的事——把自己的兒子獻出,讓憤怒的百姓殺了解恨,保住了太子姬靜一條命。

太子是救下來了,但年紀太小,百姓火氣也沒那麼快消,如果就這樣讓他上位,國家肯定還會亂。只是,權力也不能老處於真空狀態,怎麼破?

兩難之下,召公跟另一位良心大臣周公商量,兩人共同執政,國事不管大小,一起商量後再做決定。這就是司馬遷津津樂道的「共和」。

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也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但是,如果這樣的「共和」是司馬遷的誤解,或者刻意美化呢?

召公、周公聯合執政的「共和」,只見於《史記》。比較接近的說法,在《左傳·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對諸侯的告示,回顧了周朝的歷史,提到:

至於厲王,王心戾虐,萬民弗忍,居王於彘。諸侯釋位,以間王政。

重點是後面八個字:「諸侯釋位,以間王政。」就是諸侯都離開自己的封國,集中到朝廷來進行政治協商。

這幾乎就是全過程眾議制度了,看上去比周召二公共和更美。

但是,更多的先秦史料,包括《莊子》《魯連子》《呂氏春秋》等,對此事的記載都是:共和,其實是指共伯和,即一個叫「共」的諸侯國國君,名和。

共國據說是共工氏的後代,疆域大概就在今天河南輝縣一帶。(初中生都讀過的《鄭伯克段於鄢》裏面提到,鄭莊公弟弟大叔段在權鬥中失敗,就逃到共國去,後來被稱為「共叔段」。)

有力的證據來自戰國時期的古本《竹書紀年》,在「厲王」條下記載:

十二年,王亡奔彘。國人圍王宮,執召穆公之子殺之。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攝行天子事。二十六年,大旱,王陟於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為王。共伯和歸其國,遂大雨。大旱既久,廬舍俱焚,會汾王崩,卜於大陽,兆曰:「厲王為祟。」周公、召公乃立太子靖,共和遂歸國。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廢之不怒,逍遙得志於共山之首。

說周厲王被趕走後,共伯和暫代天子執政。十三年後,天大旱,周厲王死在彘地,周公、召公就立太子靖為王。共伯和交出權力,回到共國,久旱的天就下起大雨來,旱情解除。這場大旱持續很久,百姓受災嚴重,剛好發生在周厲王死後,周公、召公命巫師占卜,都說旱災是厲王的怨念在作祟,於是就立了他的太子姬靖為王。共伯和真的是德高望重,給他王位,他不會沾沾自喜,把王位要回來,他也不會生氣,而是默默回到共國,過着逍遙自在的日子。

漢以後,不少史學家都採信了以上說法,比如清代梁玉繩的《史記志疑》等。但也有一派堅持認為,「共和」就是周公、召公共和執政。

比如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對這一句的註疏,先是引了三國東吳史學家韋昭的話:「彘之亂,公卿相與和而修政事,號曰共和也。」跟《左傳》《史記》說法一樣。接着又引了《魯連子》的說法:

衛州共城縣本周共伯之國也。共伯名和,好行仁義,諸侯賢之。周厲王無道,國人作難,王奔於彘,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號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厲王死於彘,共伯使諸侯奉王子靖為宣王,而共伯復歸國於衛也。

說共伯和有仁義,諸侯都稱讚他。周厲王被百姓趕走後,諸侯都推舉共伯和暫代天子執政,並用他的名字做年號。十四年後,周厲王死在流放地,共伯和就讓諸侯扶立原太子姬靖為王,他自己回到衛國。

又是共國又是衛國的,太亂了。只有一種可能,共國太小,是衛國的附庸國(後來共國還真被衛國吞併了)。

接下來,張守節又引了《史記·衛康叔世家》裏面一段作為反證:

釐侯十三年,周厲王出奔於彘,共和行政焉。二十八年,周宣王立。四十二年,釐侯卒,太子共伯餘立為君,共伯弟和襲攻共伯於墓上,共伯入釐侯羨自殺,衛人因葬釐侯旁,諡曰共伯,而立和為衛侯,是為武公。

衛釐xī侯十三年(前841),此時周已「共和行政」了。二十八年(前827),姬靖即位為周宣王。四十二年(前813),衛釐侯死,太子姬餘被立為衛侯,但他弟姬和不服,發動軍事政變,逼得他哥逃入父親的墓道里自殺,諡號為「共伯」,而姬和則被衛人立為衛侯,他就是衛武公。

這裏面的「共伯」是衛太子姬餘的諡號,跟共國無關;「和」則是他弟弟的名。共伯並沒當過國君,「和」上位成為衛武公,是在共伯死後,而且是周朝「共和行政」28年後的事了,所以,極有可能,那些認為「共和」是共伯和執政的人,看到衛國有「共伯」跟「和」兄弟倆,誤認為就是「共伯和」,以訛傳訛。

問題是,姬餘這個「共」的諡號,其實是「恭」的異體字,跟共工氏傳下的「共國」之「共」不同。不排除三十年前,共國也有一位國君,就叫「和」。春秋時期,重名的事並不罕見。

質疑「共和」就是「共伯和」的史家,不僅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比如日本的漢學家瀧川資言,在《史記會注考證》中就認為,周厲王跑後,周王朝還有很多德高望重的公卿大臣,就算要請一位諸侯來執政,也不可能捨近求遠、舍大求小,找一個這麼不起眼的小國之君。邏輯上分析,還是司馬遷的「周召聯合執政」說合乎常理,古本《竹書紀年》也有錯漏,並不能全部採信,《莊子》《呂氏春秋》也不能全當正史看。

現在問題來了,「周召共和」跟「共伯和暫代天子位」非二選一不可嗎?難道就不能共存嗎?

按當時的情況,周厲王暴虐,老百姓連他的兒子都要殺了才解恨,而周公(姬旦後人)、召公(姬奭後人)雖然德高望重,畢竟是老姬家的人,由他們來執政,老百姓能願意、能放心嗎?再說,權力真空,朝中那些非姬姓大臣也虎視耽耽,稍為不慎,又是一場內亂。

只有找一個不姓姬的、而且原來就遠離權力中心的老好人,由他掛名上位,然後周公、召公再行聯合執政,這才能堵住悠悠眾口。

於是,「好行仁義」的共伯和,就成了權力博弈中的最大公約數,就像後來的漢文帝,以及誰誰誰,都是在特殊歷史時期,因為這樣的原因而被天上的餡餅砸中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虛君共和」也是中國的發明了。

歷史真相難考,但不管是周召共和、諸侯眾議,還是虛君共和,「共和元年」都是有年代可考的中國歷史的開始,距今已2862年了。而且,就算司馬遷的記載跟歷史有出入,他使用的「共和」一詞,的而且確,就有政體的含義。

有意思的是,唐代史學家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對《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的「述贊」如是說:「太史表次,抑有條理。起自共和,終於孔子。」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起自共和,終於孔子」八個字實在太沉重了,沉重到,足以讓你在冬夜的一場大酒之後,對着它在風中痛哭。

-END-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後現代聊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215/1683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