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老北京毀掉了:北京城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被拆掉的

西便門城樓為單層單歇山小式,灰筒瓦頂,四面開方門,無窗;面闊三間寬11.2米,進深一間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中辟過木方門,樓連城台通高11.2米。瓮城為半圓形,東西寬30米,南北長7.5米。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因蒙古騎兵數次南侵,加之城外關廂居民日漸增多,在京城四周修築外城。後因財力不濟,只修了環抱南郊的一段,設永定門等5門,使京師城垣呈「凸」字型。後與外城東北、西北兩隅與內城連接處附近各闢一朝北的城門,分別稱東便門、西便門。

1952年將城樓、箭樓、瓮城一併拆除。

現尚存有500餘米城牆遺蹟,已被開闢為「明北京城城牆遺址公園」;該遺址公園與崇文門至內城東南角樓一線的「明城牆遺址公園」是北京目前僅存的兩處城牆遺蹟。

(崇文門明城牆遺址公園)

皇城四門

北京故宮鳥瞰圖

1、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門。當年承天門遠沒有如今天安門這麼壯麗,而只是一座三層樓式的木牌樓,牌樓正中懸掛「承天之門」匾額。此樓於公元1451年毀於大火,1465年予以重建,明末時又毀於兵火,直到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才大體成為今天的樣式,並改名為「天安門」。

2、地安門(明稱北安門),俗稱厚載門,亦稱後門。地安門位於皇城北垣正中,南對景山,北對鼓樓,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弘治十六年(1503年)二月重修,隆慶五年(1571年)七月修葺,清順治九年(1652年)七月重建,並易名為地安門。

3、東安門位於皇城東垣偏南,單檐歇山頂黃琉璃瓦,木結構殿宇式建築,面闊七間,進深三間,中辟三門,各有一對紅漆金釘門扇。門內另有東安里門,為隨牆門式建築。1912年曹錕兵變推翻張勳時被焚毀。2001年將遺址清出辟皇城遺址公園。

4、西安門始建於永樂十五年,位於西皇城牆中部偏北。面寬七間,進深三間,紅牆,青白石門基。與東安門和東華門處在同一直線上不同,西安門並沒有和西華門處於同一直線。原因是紫禁城西苑為大面積水域,西華門不能直線行進到西安門。1950年,一場意外大火將西安門焚燒殆盡,從此不存在了。

近代四門

近代城門的建造要遲於其他城門,歷史相對較短,多為民國及民國以後建造。主要的現代城門有和平門、建國門、復興門以及水關門。

這四座城門不屬於老北京城中的內九外七中的老城門。

復興門

侵華日軍佔領北平後,在西郊修建新市街。1939年,為連接城區與新市街的交通,在阜成門城牆南牆開一豁口,但沒有門樓與門洞,定名「長安門」。當時取名為長安門意為長治久安,1945年日本投降,11月9日,此門正式命名為復興門。1946年,何思源出任市長後,在復興門豁口處建造了門洞,還安裝了鐵門。1956年因城門洞至長安街的道路與城區之間的交通量增大,同時也為快速疏散重大節日期間的遊行隊伍,北京市開始復興門的拓寬改造工程,將復興門城門洞拆除,使門洞再次成為豁口。1957年,此段工程竣工,新辟的大道因位於復興門內,故命名復興門內大街。19世紀60年代,北京市拆除了內城城牆,修建了二環路。1972年在復興門門洞處建起北京城區第一座互通式立交橋,復興門大街位於立交橋的上層,二環路從立交橋下穿過。1974年10月,復興門立交橋正式竣工通車。

和平門

位於內城南城牆,正陽門和宣武門之間。它建於1926年,並非是北京的傳統城門,該門無城樓、瓮城之設,而只是在城牆上開的兩個拱形券洞,並將該處牆體略增高增厚,用來連通南新華街與北新華街,便利內外城之間的交通。和平門初名「新華門」,1927年改名「和平門」,以區別於中南海新華門。張作霖時期此門曾改名為興華門,後改回。門洞高13米,寬10米,各裝兩扇鐵門。1958年將門洞拆除,改為豁口。

建國門

建國門位於北京建國門內大街、建國門外大街於東二環路交口上,原是日偽統治時期興建的城門,是在內城東城牆上扒開的一處缺口,當時名叫啟明門。日本侵略者投降以後,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要求之下,1945年11月9日,國民黨北平市政府將這個城門改名為建國門。

水關門

清末(1905)將正陽門東水關蓋板後擴建成「門」,為便利東交民巷「使館界」人員進出之用。照片為水關門建成不久,自南向北拍攝的南側面。經歷「庚子之變」後,擔心因「事件」再次成為「困獸」,「使館界」的御河出水孔道——正陽門東水關被改造成了「門」,便於出入登臨赴天津的火車。

古都倩影

其實,北京拆除的有豈止是這些讓人耳熟能詳的城門和城牆呢?很多宮殿、牌樓、寶塔、胡同全沒了,如今我們只能在這些舊照里一睹它們當年的風采了!

中華門(大清門)

(原址位於天安門廣場內)

大高玄殿

(景山與筒子河之間,現在90°位置恢復牌樓一座)

雙塔慶壽寺

(西單電報大樓位置)

北海金鰲玉棟橋牌樓

(今北海大橋兩端)

地安門

地安門。又稱厚載門,位於皇城北垣中軸線上,明朝時稱為「北安門」。它規格同東安門,但體量稍大,南北互相對應,寓意天地平安,風調雨順。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弘治十六年(1503年)二月重修,隆慶五年(1571年)七月修葺,清順治九年(1652年)七月重建,並易名為「地安門」。

為磚木結構之宮門式建築,面闊七間,中明間及兩次間為通道,明間寬7米,兩次間各寬5.4米,四梢間各寬4.8米,總面闊38米,通高11.8米,進深12.5米。正中設朱紅大門三門,左右各兩梢間為值房。

1954年至1956年拆毀。

西四牌樓

(現西四路口)

東安門

(現皇城根兒遺址公園內)

東安門位於皇城東牆的中部,南北走向,正對紫禁城東華門。其規制與西安門、地安門相仿。東安門始建於明宣德七年(1432年),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黃琉璃瓦頂。正中明間及左、右次間為門,各有紅漆金釘門扇1對;左、右稍間及末間作值房。遺憾的是,在北京眾多城門中,唯有東安門沒有留下一張照片。現存的標註「東安門」的照片,其實都是「東安里門」。

明天順五年(1461年),太監曹吉祥及其從子曹欽謀反縱火燒毀東安門,次年重建。1912年2月27日袁世凱策動兵變,北洋軍將東安門放火焚毀。1912年之後在原址新建了東安門。

1926年至1927年,北洋政府內務部拆皇城牆,將東安里門一併拆除。此後,玉河先後被填平成為南河沿大街、北河沿大街,皇城東牆址建滿房屋,成為居民區。

西安門

西安門位於皇城西城牆偏北,與東安門並不對稱。這一點在北京城建講究左右對稱方面實屬特例(如圖示)。西安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無城台,門基為青白石,紅牆;單檐歇山黃琉璃瓦頂;面闊七間、進深三間,正中明間及左、右次間為門,各有紅漆金釘門扇1對;左、右稍間及末間作值班房。

從1913年起,因阻礙交通,皇城牆逐漸被拆,以後北洋政府財政緊張,便拆皇城牆變賣,到後來西安門只剩下孤零零的大門了。1950年西安門毀於火災。

長安街三座門

(現南池子、南長街南口附近)

東四牌樓

(現東四路口附近)

儒福里過街樓

(現建工醫院附近)

天橋清真寺

(現為是北京市伊斯蘭教經學院,新建建築為純阿拉伯式)

城牆

(如今唯有遺址)

一條條胡同

(如今只有……)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說:「如果這一片古城可以存留至今,那將是世界上惟一得以完整保留,規模最宏偉、氣勢最磅礡的歷史文化名城,就連今日之巴黎、羅馬也難以企及。」

可是,如今這座古城沒了!

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北京,可我們把它變成了一張張照片!而我們又將給子孫後代留下什麼呢?

是誰下令拆的北京城門和城牆?並不是你們以為的那個人

作為皇城的北京古城始建於元朝,在明清形成完整的結構,厚實的城牆沿着如今二環路-前三門大街一線,共有「內九外七皇城四」20個城門——內城九門、外城七門以及皇城四門。如果它們還在,現在一定是世界遺產,可惜它們都在解放初期被拆掉了。這是北京城建史上一個巨大的遺憾,也算得上中華文明的一個損失。

北京的城牆和城門是誰下令拆的?

新華社記者王軍寫的《城記》當中,曾有幾個回憶者指出是毛。文件顯示,1953年8月12日,毛在全國財經工作會議上說過:「拆除城牆這些大問題,就是經中央決定,由政府執行的。」

1958年1月中旬,毛又在南寧會議上說:「輕視過去,輕視小腳,輕視辮子,難道不好?北京、開封的房子,我看了就不舒服,青島、長春的房子就好。我們不輕視過去,迷信將來,還有什麼希望?」「古董不可不好,也不可太好。北京拆牌樓,城門打洞,也哭鼻子。這是政治問題。」

1958年1月28日,毛又在第14次最高國務會議上說:「有個朋友說我們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輕視過去,迷信將來,這幾句話恰說到好處,『好大喜功』,看是好什麼大,喜什麼功?是反動派的好大喜功,還是革命派的好大喜功……南京、濟南、長沙的城牆拆了很好,北京、開封的舊房子最好全部變成新房子。』迷信將來』,人人都是如此,希望總得寄托在將來。這四句話提得很好。」

從這些記錄來看,毛支持拆舊建新是無疑的。不過親手下令拆城門城牆的,卻另有其人。親身參與過拆城門城牆的前北京建設局工作人員孔慶普寫過一本回憶錄,講述了拆城過程中的很多信息,他的回憶與記錄顯示,做這個決定的人,是劉少奇

清末的北京城牆

在一次接受採訪時,孔慶普說:「1950年,我在北京市建設局道路科工作,負責橋樑養護與管理工作,以及城牆和城上建築物等古建修繕管理工作。1951年春節過後,我指揮9名工人,組成了三個「城樓調查小組」,1951年4月,周恩來總理讓政務院給北京撥了維修款,修繕城樓。1951年修繕完了七項工程以後我們報上了第二批的修繕計劃,但一直都沒信。到1952年5月份,得到的任務是——拆。就這麼突然。是誰讓拆的?後邊才知道,是劉少奇。」

根據孔慶普的記錄,1952年4月8號,北京市建設局召開拆城門工作會議,佈置落實市里提出的拆除城門的任務。時任建設局副局長的許京騏說,前幾天市長碰頭會上,彭真同志說,少奇同志說了,北京要建設成一個新型城市,要清除一切影響建設的障礙物。城門和跨於街道上的牌樓、門樓,都屬於障礙物。

各位市長對少奇同志的指示不理解,彭真同志又說:「是啊,我也不理解,少奇有指示,有什麼辦法呢!拆城門可是一件大事情,五百多年的北京城,說拆就拆,恐怕老百姓也不同意。至少不能一下子全拆光吧,正陽門城樓和箭樓不能拆,西直門是唯一的一座完整大城門,也不能拆。剛剛修繕完的幾座城樓(東直門城樓、阜成門城樓、安定門城樓和箭樓、德勝門箭樓),可以安排在最後,如果能不拆就保留下來了。先安排規模小的、破壞嚴重的和次要的城門,暫定五年拆完吧。」

安定門城樓

建設局根據彭真市長的這個意見,排出了一個拆除順序,分5年拆除絕大部分城門,保留正陽門城樓和箭樓、西直門整座城門。之後把計劃報了北京市政府。

按照北京市的意思,是通過拖延的方式,儘量多保護下幾座城門,但此後的指令並沒有讓他們實現這個願望。1956年6月,上級要求拆除幾年前剛剛修繕的阜成門城樓,雖然不少市民給《北京日報》和建設局寫信表示不解,但執行任務的計劃依然按部就班。6月16日,孔慶普接一些對城樓有感情的建設局老專家最後看一眼阜成門,向它告別。活動當天,文物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院單士元告訴大家,為城門、城牆的事,彭真曾找過毛,毛的回覆是:「我分工管黨內事,政府事少奇同志管。」

單士元又說,今年(1956年)春季,政協會討論修改道路建設規劃會議上,彭真同志說:北京城不應該一掃光,把城牆的四角和完整的城門留下來,再保留幾座剛修繕過的城樓以及基本完整的城樓,再保留一兩段堿牆,這樣北京城的輪廓就有了。

彭真的意見在1958年又表達了一次,,1958年9月27日,北京市委建工部召開市政養護單位匯報會。梁正忠部長談到彭真同志在城市建設工作會議上一段關於拆城的講話。彭真同志說,外城的城牆和城門全拆完了,內城的城門已拆除大半,北京城不能一掃光。總理說過,正陽門城樓、箭樓和古觀象台要保留。我看把內城牆的四個角保留下來,把西直門這座唯一完整的城門保留下來,再保留幾座比較完整的城門及一兩段城牆,後人就可以知道北京城的輪廓和大概模樣了。

當年的崇文門

彭真的個人意見沒有得到組織的認可,在反「保守」的「大躍進」浪潮中,北京市政府再次發出拆除城牆的決定,原來零星的拆除活動變成了大規模的拆除行動。1958年當年,朝陽門箭樓、東直門箭樓城台、東便門城樓、右安門城樓被拆除。1959年拆除了外城城牆和內城的部分城牆,這一年底,外城城牆被徹底拆除。1965年7月1日,北京地下鐵道工程開工,施工方以備戰需要申請延城牆沿線修建二號線,並得到國務院批准,一期工程拆了內城南牆、宣武門城樓、崇文門城樓。二期工程由北京站經建國門、東直門、安定門、西直門、復興門沿環線拆除城牆、城門及房屋,全長約16公里。

1969年,彭真念念不忘的西直門城樓,也被拆除了。

值得注意的是,最初下令拆除城牆、城門的劉少奇,執行中央決定但仍有自己意見的彭真,都於1966年被打倒,拆除城門和城牆的決定依然被貫徹到底,這裏面固然有領導意志的原因(可能是首要原因),但也有當時普遍社會心理的因素。

拆城牆的運動不是49年後才開始的,它起始於民國時期。

民國成立時,很多人認為應開始新時代,而舊城牆被認為是封建社會的餘孽,全國很多地方都開始過轟轟烈烈的拆城牆行動,1912年,上海城牆被拆除,1913年杭州城牆消失,1917年又拆除了廣州城牆。1951年「梁陳方案」(建議保護北京古城,中央機關和北京市機關在古城外集中興建)提出時,北京市委市政府讓幹部們討論,當時聽到方案的人都哈哈大笑,覺得這是荒唐的想法:「中南海是首都的中心,政治中心當然要設在中心地區」,「中央機關都集中在一起,國民黨、美國飛機扔個炸彈,不就全毀滅啦?」、「北京城40多萬人,就算遷出一半也不可能,中央怎麼能採納這種空想出來的方案」……在這種社會情緒下,梁思成就算想堅持自己的想法也是很難。1950年北京制定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當時雖然並無人提出拆除城牆,但與會者們對於適當地「開牆打洞」是很支持的,當梁思成提反對開豁口時,很多專家表示「說話辦事應該考慮實際情況」,得到了與會者的熱烈鼓掌,梁思成只好不說話了。

大部分人很難站在未來去考慮當下的問題,這就是所謂「歷史局限性」。後來人回頭去看時,常會有巨大的遺憾之感。

後記

北京城牆被斷斷續續拆除的10年多的時間裏,有一位年輕人張先得畫了大量古城門水彩畫,它們在今天已成為不可多得的北京古城牆的珍貴史料: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嘻嘻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28/166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