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共禁民企涉足新聞機構 財新網何去何從?

—先放後禁「十年一循環」 中共禁民企投資新聞機構

10年前的2010年1月4日,《新華社》報道,新聞出版總署出台《關於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鼓勵和支持新聞出版骨幹企業跨媒體、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界和跨所有制重組,在3到5年內,重點培育六、七家資產超過百億元、銷售超過百億元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新聞出版企業。10年後的今天,民營媒體如《財新網》等能否生存,暫不得而知。

有退休講師指,新政策禁止民企投資新聞產業,說明中央政府不再信任民企。

近期,中國發改委向社會公開徵求對《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中,新增加了「禁止民企涉足新聞機構」等條款。不過,10年前,新聞出版總署曾下令「引導和規範非公有資本」從事新聞出版。學者認為,這種朝令夕改的政策,讓人無所適從。

中國行政當局的行政法規時常改變,讓民眾或外商無所適從。2010年1月4日,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印發「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發展指導意見」,當時《新華社》稱,「為中國新聞出版產業發展,提供具體方向和措施的綱領性文件」。該文件的關鍵措施是開放新聞出版產業,引導非公有資本有序進入新聞出版產業。但是10年後,10月8日,中國發改委發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1年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提到「非公有資本不得從事新聞採編播發業務;不得投資設立和經營新聞機構」。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一朱姓學生本周一(11日)接受本台採訪時,對官方禁止民企涉足新聞產業並不感到奇怪。

朱同學說:你上大學讀的如果是傳媒,開學第一堂課講的就是所有的媒體都是黨的喉舌。你看那些正直的媒體人和朋友都被抓起來了。羅昌平他這一次真的要被判刑,他這次若被判刑,前途盡毀,五年覺得蠻辛酸的。

中國發改委上周五(8日)晚發佈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1年版)》徵求意見稿還規定,非公有資本也不得經營新聞機構的版面、頻道、欄目、公眾賬號等;不得引用境外媒體發佈的新聞;不得舉辦新聞輿論領域的論壇峰會和評獎評選活動。非公有資本禁止從事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重大社會、文化、科技、衛生、教育、體育等活動、事件的實況直播業務。這一項規定,可說是包羅萬象。

學者:說明中央政府不再信任民企

山西大學退休講師羅先生對此感嘆道,國企和民企投資新聞產業相同之處,是必須要聽共產黨的話。新政策禁止民企投資新聞產業,說明中央政府不再信任民企。

羅先生說:媒體大江南北一統天下,這個局面非這樣走不可。他(政府)不允許喉舌、筆桿子掌握在別人手中,這叫一統天下一個聲音。這已經很明確了,所以別惹甚麼事,辦甚麼媒體了,只能說現在是多事之秋。

外界關注敢言的《財新網》是否還能營運

10年前的2010年1月4日,《新華社》報道,新聞出版總署出台《關於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鼓勵和支持新聞出版骨幹企業跨媒體、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界和跨所有制重組,在3到5年內,重點培育六、七家資產超過百億元、銷售超過百億元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新聞出版企業。10年後的今天,民營媒體如《財新網》等能否生存,暫不得而知。

北京時事評論人張天琪對本台說,最近這些年,政府對言論和新聞自由的壓制愈來愈嚴厲。當局此次將民營企業逐出新聞產業,讓國企壟斷新聞行業。

張天琪說:有利於對民眾進行更加徹底的洗腦,這一做法並不奇怪。因為他們當年得到政權靠的就是槍桿子和筆桿子。1949年以後靠的也是這兩個杆子,但作為筆桿子,新聞傳媒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10年前,胡溫當局允許民營資本進入傳媒行業,因為當時尤其是一些傳統媒體江河日下,當年出台政策也是為拯救傳統媒體。

張天琪說,當局試圖從民企手中收回新聞產業,只能說明對言論和信息的控制比以前更緊。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11/165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