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55年跟蹤7個孩子人生 揭開出身與階級的秘密

這幾天,微博上出現了一個熱議話題——#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眼界嗎#?

父母的眼界甚至是父母所處的階級,是否對孩子的人生起着決定性作用?「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就算拼盡全力也無法完成階級的跨越」,似乎成了每個人心照不宣的共識。有一部叫作《人生七年》的系列紀錄片,它從56年前開始跟拍14個7歲的英國孩子,7年一次,直至2019年他們63歲。

這部偉大的紀錄片,整整跨越了55年才完成。孩子們來自不同階級,其中,5個來自上流階層,2個中產階層,4個工人階級,1個出身農村,2個來自孤兒院。《人生七年》想驗證的,就是階級固化後「富人仍富,窮人愈窮」的社會現實。?所以,究竟是什麼在決定着我們的命運?僅僅是出生家庭的階級嗎?

14個7歲的小孩,每個人臉上都掛着同樣童真無邪的笑容。但這似乎是他們當時唯一的共同點。在倫敦最富裕的地區肯辛頓(Kensington)的一所貴族私立學校里,學生們穿着得體,正在課堂上用拉丁語唱着《叢林流浪》。

導演問三個貴族小朋友,對未來有什麼規劃。其中一個小男孩用稚嫩奶音說道——「畢業後,我會去考雷特公學,再去讀威斯敏斯特寄宿學校,然後我想讀劍橋大學。」另外兩名小孩也給出了類似的學術規劃,理想的大學不是牛津就是劍橋。當時的他們,只有7歲。

7歲的約翰面對同樣的問題,孤兒院的保羅則表現出了茫然,他反問道:大學是什麼意思?

來自上層階級的約翰、安德魯、查爾斯有着規律的作息,他們還會在課餘閱讀《金融報》《觀察家報》《泰晤士報》。

7歲的約翰、安德魯、查爾斯

7歲的安德魯腦子裏已經有了股份的概念,相比之下,其他階級的孩子則更加自由地釋放着天性。來自倫敦東區的工人階級三姐妹(蘇、琳、傑姬)會湊在一起看電視、討論喜歡的男生,還會在一起暢想未來的生活。

7歲的琳、蘇、傑姬在一所貧民窟老學校就讀的托尼,從小就是放養的狀態,下課後會在院子裏瘋跑,和同學們用最原始、暴力的方式打鬧。

不管是托尼,還是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西蒙,都把打架當成最大的娛樂。

7歲的托尼

西蒙是片中唯一的少數族裔,父親是黑人,母親是白人。在第一集,導演就做出了預判——每個孩子的社會階級將決定他們的未來。看到這,我們也能明顯感受到,孩子們的眼界投射出了來自不同階級家庭的差異。但是,在接下來幾十年中,除了階級之外,這群孩子的人生還需要面對教育、環境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那麼,階級還是人生中的決定性因素嗎?

7歲和14歲的傑姬、琳、蘇

當拍到第三部的時候,14名孩子都已經長成了21歲的青年。

7歲說長大後要讀牛津劍橋的約翰和安德魯,都如願以償地進入到了夢校就讀法律專業,畢業後成為律師,這是英國社會地位最高的職業之一。而另一位富家小男孩查爾斯雖然沒有進入牛津、劍橋,但也考入了杜倫大學(同樣是英國頂尖學府)歷史系。來自上層階級的小孩,幾乎都精準預測了自己的人生軌跡,並按部就班地進行着自己的「完美人生」。

而中下階級孩子的人生則充滿了更多的不可預測性——他們大多放棄讀大學,早早進入社會,不是在工地搬磚就是在工廠上班,這些顯然都是低薪工作。他們終日為生計奔波,有的甚至還要靠領政府的救濟金維生。

工人階級三姐妹中,除了蘇,其他兩位都在20歲不到的年紀結了婚。

21歲的傑姬、琳、蘇。他們結婚早,通常離婚的時間也很早,經歷過幾段婚姻,而婚姻給了他們一大堆孩子。就比如說西蒙,31歲結婚,35歲離婚,跟前妻一共育有五個孩子,又和現任再生了一個孩子。

7歲的西蒙,住在孤兒院,父親從小缺席他的成長

更讓人絕望的現實是,中下階層下一代的命運,似乎也是在重蹈父母輩的覆轍——除了移民澳大利亞的保羅後來有了一個全家族中第一個上大學的女兒外,留守英國的工人子女們,沒有一個選擇上大學,儘管如今英國年輕人上大學的比例遠遠超過1970年。輟學、早婚、多子、失業,他們世世代代仿佛都被困在了一個鑿不開的壁壘里。

63歲的保羅和西蒙。從本質上來說,將他們死死固定在自己階級里的,是一種對教育的態度。中下階級的被訪者,他們在年老後大多都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因為「如果當初好好讀書,現在也不至於要過上被生活所迫日子」。

21歲的托尼認為這個世界不需要接受教育。但每個人對教育本質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工人階級三姐妹中的琳,她兩個女兒都沒有讀大學,對此她表示理解尊重,並沒有強求。而琳其中一個女兒的進度,甚至比媽媽還快,在19歲就生了個兒子。

工人階級三姐妹中的傑姬,她認為讀大學代表着「以後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把教育當成一個工具,這對於一些階級來說並沒有錯,因為這或許是他們通往另一階級唯一的跳板。但如果只把教育視為一個工具,那就是階級格局帶來的限制。

那麼,上層階級是怎麼看待教育這件事的。富家三公子之一的安德魯,在21歲就說出了「家長給孩子良好的教育,是任何人都無法剝奪的財富」這種話。

對於一些人來說,教育是工具,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教育則是無法剝奪的財富。這是不同階級間思維的差異,而造成這種差異的,無疑是家庭的背景。上層階級的家庭,意味着能給孩子的未來提供充足的物質。而父母更加寬廣的眼界、人脈,則給孩子提供了超越物質的更深層次的影響。

美國著名的影評人安德魯·薩里斯在《紐約觀察家報》評論說——「在某個時候,我注意到七歲的上層階級孩子和更自然也更可愛的較低階層的孩子相比就像個傻瓜。但他們逐漸變得更有趣也更自信,並超過了那些社會地位不如他們的人。真是唾手可得。哎,階級,財富和社會地位確實重要,而且沒辦法避免。」

安德魯·薩里斯。殘酷嗎?很殘酷。但好在還不到絕望的地步。片中有一個男孩,他就靠自己完成了階級的跨越。不過,他也是被訪的14人中,唯一一個逆襲的例子。

鏡頭前的尼克有些躲閃,他不像其他孩子那般引人注意。尼克是村里除了弟弟之外唯一的小孩,他就讀的村校只有一個班,每天要步行四英里才能到達學校。

7歲的尼克因為成績優異,他獲得了約克郡寄宿學校的獎學金,但他厚厚的鏡片下,仍是缺少社會互動帶來的羞澀,以及對未來的迷茫。

尼克的爸爸子承父業,從父親手裏接過農場,即便他並不想成為農夫,但卻沒有對現實進行任何抵抗。但尼克就不一樣了,他接受教育後深知自己喜歡物理和化學,他不甘於繼續困在這一畝三分地。

等尼克21歲再次出現在鏡頭前時,「教育」已經悄然在他身上發生了劇烈的化學反應。他在鏡頭前落落大方,侃侃而談。當時的他在牛津大學物理系讀大二,並在朝着成為一名物理學家而努力。

敲開了科學的大門後,尼克在自己的領域越走越遠,他不希望自己出名是因為這部紀錄片,而是在研究領域取得成就。

從牛津畢業後,尼克僅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就獲得了博士學位,並去了英國原子能實驗室實習。隨後又移民美國,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從教授助理一路做到了全職教授。

片中還有一個來自貴族家庭的女孩蘇西,她和尼克懸殊的階級讓這兩人的生活本不大可能有交集,但漸漸地,蘇西發現尼克和自己有很多一致的觀點,兩人40歲開始通過郵件往來,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最右為21歲的蘇西和尼克,當時的尼克已在牛津讀書,在人群中自信又閃耀

56歲的蘇西和尼克?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嗎?從尼克的故事來看,答案是肯定的。當一個人接受了教育,他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廣闊,隨着知識的不斷增加,他探索世界的野心也會隨之伸展和膨脹。但最重要的,還是時刻保持求知的渴望。富家三子之一的約翰展示在眾人面前的永遠是家庭帶給他的自信、從容和優雅,他的人生看上去一帆風順——如願進入牛津、在律師行業非常有建樹,一路從最高法院大臣部律師做到了皇家御用律師,還迎娶了英國駐保加利亞前大使的女兒...

人們理所應當地認為,他的順利人生,是因為有了優渥家庭的支持。但直到後來他才在鏡頭前表明,其實父親早在他9歲的時候就已經去世,家中一度陷入經濟窘境。但約翰的母親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為了供兒子讀書,她外出工作。而約翰也很努力,拿到了牛津的獎學金,完成了學業。

我們總是會認為階級能給人們帶來不可摧毀的與生俱來的權利,但比階級更重要的,是思維和努力。

21歲的約翰

教育固然重要,它能在某種程度上衝破階級的壁壘。但值得每個人思考的是,「實現跨越階級」是我們人生的終極目標嗎?大家還記得來自工人階級的蘇吧。

她因為家庭原因沒有讀大學,雖然和其他兩個姐妹經歷了相同的打工、貧窮、離異,但相較於琳和傑姬,蘇的生性更加樂觀。蘇曾經在鏡頭前坦言——「太年輕結婚一定會讓你錯過一些東西,你會錯過做自己的關鍵時刻。」「因為你結婚的那一刻起,你就不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

在35歲時,蘇和丈夫離婚,她成了單親媽媽,需要獨自撫養兩個孩子。這對於當時一邊打零工一邊領取政府救濟金度日的蘇來說,必定是艱難的,但蘇堅持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沮喪,也永遠不會讓孩子沮喪。

蘇與兩個孩子

發現婚姻沒辦法繼續下去後,她和丈夫討論的是如何更好的分開,而不是討論為什麼分開。

35歲的蘇

生活給蘇拋來一個個難題,但她從來都沒有想過逃避,而是去嘗試適應和解決。她42歲開始全職工作,在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時,她成為了法學院研究生項目的主管理員。當她出現在《63UP》的鏡頭裏,已經是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法律課程的行政主管了。

彼時的蘇還收穫了一個陪伴了她20年之久的戀人。她還在業餘時間重拾了自己舞台劇和唱歌的熱愛。

63歲的蘇和戀人《人生七年》系列紀錄片用十幾個小時濃縮了14個人的大部分人生,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受訪的大多數人依舊沿襲了父母所屬的社會階層,很多「人生劇本」似乎從子宮時期就已經註定。精英的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成了階級的固化器,而無論在哪個國家,當教育成為高價商品和少數人的優質資源時,勢必會喪失其本質。

而接受教育的最終目的,從來都不是為了完成階級跨越,成為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因為,人生沒有標準的答案。那些「losers」沒有成功跨越階級,就意味着他們度過了一個失敗的人生嗎?不是的。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盡相同。能從其他領域獲得愛和動力,樂觀豁達地在生活中探索無儘可能,又何嘗不是一種成功呢?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常青藤家長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04/1655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