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喜歡同情別人,是我見過情商最低的行為

作者:
做到不評價、不打擾、不觸碰別人隱藏的傷口,是一個人刻在骨子裏的高情商。

前幾天,好朋友和我吐槽煩心事。

由於她上個月剛被檢查出來腦袋裏長了腫瘤,領導給她調換了相對輕鬆的部門。

新同事都對她不錯,可就是這份「熱情」給她帶來了煩惱。

比如有人要下樓送幾摞資料,她說自己正好出去打水可以幫忙帶過去,別人立刻擺手拒絕,寧願自己多跑一趟,說她身體不好,還是多休息。

部門聚餐吃火鍋,她剛從熱氣騰騰的辣鍋里夾起一塊肉,別人忙勸阻道:

「哎呀,你還是不要吃辛辣的,多吃點清湯鍋的蔬菜,清淡點養生。」

她的男朋友,在得知她生病的第二天,就拉着她領了結婚證。

新同事們在恭喜她的同時,又總是無意間勸她看開,說她還年輕,身體會慢慢好轉的;還勸着兩人備孕生子,有了孩子就有盼頭。

還一直誇她老公,說她遇見了真愛,仿佛在暗示她老公不嫌棄她生病是「恩賜」,結婚不只是因為倆人的愛情,還是因為老公對她的「同情」。

她和我嘟囔着,大家什麼都不讓我做,讓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腦袋裏的腫瘤,好像變成了一顆定時炸彈,時刻提醒着身邊的人,她是需要被「同情」和特殊照顧的。

其實大多數時候,對所謂的「弱勢群體」表示同情,已經成為了很多人思維里的慣性。

但他們卻忘了一點:

那個人被同情的人究竟需不需要這份強加在她身上的憐憫,這還是個未知數。

適當的善良是好事,但過分的「同情」,其實是一種病。

1

過分同情,是一種高姿態的俯視

小區附近有一對收廢品的夫婦,每天起早貪黑地忙碌着。

人們攢了紙殼、塑料瓶去賣,倆人總是笑盈盈地接過來稱重,還多給幾毛錢湊個整。

北方的冬天,他們的小女兒穿着一身紅棉襖,在寫着「收廢品」三個字的貨車上爬來爬去,小臉凍得紅彤彤,笑眯眯地握着一串糖葫蘆。

鄰居張阿姨卻總在背後偷偷念叨:

「這孩子也是命苦,從小就在那髒亂差的地方窩着,連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

還把孫女穿舊的衣服塞給他們:

「哎呀,就收着吧,別客氣,我看你們也是不容易,這些衣服舊是舊了點,但肯定比娃現在穿的好啊。」

夫妻倆笑得有點尷尬,想着人家也是好心,還是接過了略顯沉重的衣服。

有一回,小女孩正在喝牛奶,張阿姨湊過來悄悄對夫妻倆說:

「你們日子過得苦點,但也不能給孩子喝膠袋包裝的牛奶啊,我孫女從來都不喝這種的,娃也是難,下次我給她帶箱好牛奶吧。」

某天中午,張阿姨把她孫女的幾個毛絨玩具塞到小女孩手裏,孩子眨巴着大眼睛還沒反應過來,她的小孫女就哭着跑來要玩具,張阿姨只得語重心長地勸孫女:

「微微啊,你要懂事,人家都沒有你這麼多玩具的,再讓你爸給你買新的,乖,這些玩具讓給姐姐玩吧。」

這下,輪到兩個孩子一起哭了。

《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善於同情他人本身就是很難得的事情,但是有很多人會濫用自己的同情心,看到別人遭受不幸時,他們恨不得把自己的愛心全掏出來,這樣反而惹人生厭。」

不要以為他人皆苦,其實別人懷着熱愛而活。

過分同情是一種自戀,一種我比你強,我比你過得好的暗喜。

這世上沒有一個通用的「可憐」標準,所以不要妄自把同情的帽子扣在別人頭上。

同情是一把雙刃劍,只有懂得怎樣使用它的人才能用它給人帶來溫暖,否則給人帶來的是冰冷的傷害。

2

不要用廉價的同情,打擾別人微小的幸福

網友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街道邊有位中年婦女頂着烈日擺地攤,午後,她老公騎着自行車來給她送飯。

男人一下車就笑着道歉:「今天來遲了。」

女人一邊拿出飯盒一邊說:「不餓,不餓。」

雖然只有簡單的飯菜,可她老公一邊幫着扇風,一邊遞水,女人眼裏眉間全是幸福的笑意。

吃過午飯,她老公帶走飯盒趕去打工。

這時,一旁的女顧客卻悄悄湊過來說:

「哎呦,我可真心疼你,大熱天的不在家吹空調,還得風吹日曬地擺攤。你老公是怎麼照顧你的,也不給你弄點硬菜,真是不心疼媳婦。」

一瞬間,女人的笑容凝固了。

若不是生活艱辛,誰願意烈日當空出來擺攤,而她這廉價的同情,卻深深觸碰到別人的痛處。

也許別人的幸福在她的眼中是苦難,但幸福這件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無需別人刻意來提醒或是否決。

曾經有名意大利的中學生向《活着》作者余華提問,為什麼他的小說《活着》在那樣一種極端的環境中,還要講生活而不是倖存?

余華這樣說道:

「主人公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所有人對他報以同情;

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他苦難的經歷里已經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是啊,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而能做到不評價、不打擾、不觸碰別人隱藏的傷口,是一個人刻在骨子裏的高情商。

3

不「濫用」同情,才是為人處事最高級的情商

豪宅、名車、金錢、榮譽、地位,作為路易威登集團旗下香檳部門副總裁的菲利普擁有常人所羨慕的一切,然而命運卻和他開起了玩笑。

一次跳傘事故中,他遭遇意外,脖子以下全部癱瘓,甚至連呼吸都需要他人協助。

妻子離世加上身體殘疾,菲利普感到自己被社會拋棄了,於是想招一名全職護理。

面對着超高薪資的吸引,求職者都竭盡全力地表達對殘疾人的關懷和自己豐富的護理經驗。

他們小心翼翼地給菲利普穿衣服、像給嬰兒餵食一樣給他餵飯,簡直把他當作手心裏脆弱易碎的玻璃製品。

儘管這些人專業且耐心,可菲利普統統拒絕了他們。

同情,似乎是強者對與弱者的情感施捨,尤其對於菲利普來說,曾經的風光蕩然無存,過度憐憫是對他自尊的刺痛。

而在幫助他人的同時,還能讓人感覺到舒服,才是為人處事的高情商。

韓劇《請回答1988》裏,德善的班長有癲癇病,她一直擔心被同學們同情或是嘲笑,絕口不提。

有一次在教室發病了,同學們嚇得圍在一團手足無措,德善衝過來把教室門關上,用身體擋住班長幫她呼吸。

等到班長在醫務室醒來,她傷心地哭了,比起病情,女孩子更擔心的是大家同情或者嫌棄的目光。

沒想到,回到教室,所有人都當作什麼都沒發生一樣,若無其事地吃自己的飯菜。

德善招呼她一起吃飯,還搶用了她的餐具,夾走她飯盒裏的香腸

正是這看似毫不關心的「沉默」,讓班長深深地感動了。

這世上沒有人希望被同情,因為同情還有一個代名詞叫憐憫。

而能做到不「濫用」同情心,溫柔的幫別人遮蓋傷疤,才是為人處事最高級的情商。

4

茨威格在《同情的罪》裏提到:

同情有點像嗎啡,它起初對於痛苦確是最有效的解救和治療的靈藥,但如果不知道使用的分量和停止界限,它就會變成最可怕的事物。

人活在自己的悲哀里還算容易,活在別人的同情里才是真的艱難。

把別人的感受放在心上,小心翼翼地維護着他們的體面,別「濫用」同情,相信那個被幫助的人,一定會深深的感激你。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養樂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930/1653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