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恆大危機:絕不僅僅是恆大自己的問題

9月14日,當華利安的名字出現在中國恆大的公告裏時,聽過這家機構的人無一不眉頭緊鎖,知道大事不妙。

作為一家細分領域的精品投行,華利安在國內普通民眾間幾乎沒有知名度。但根據湯森路透的數據,在2020年全球債務困境和破產重組交易規模排名中,

它是冠軍。

經過這家機構之手的債務重組經典案例數不勝數,其中有兩個名字尤其「耀眼」——1999年的安然,和2008年的雷曼兄弟。

中國恆大在公告裏說,此次請華利安出山是為了評估公司目前的資本構架、研究流動性情況、探索所有可行方案以緩解目前的流動性問題,爭取儘快達成對所有利益相關方最優的解決方案。

能研究解決方案的財務顧問有很多,它卻偏偏選擇了服務前兩輪金融危機「始作俑者」的華利安。

你說恆大是故意的,還是不得已的?

1

恆大危機讓這個中秋佳節變得並不圓滿。

這不僅僅是對於經歷了港股黑色星期一的二級狗,也不僅僅是對於正在維權的恆大財富投資者們,更是對於千萬個買了恆大的房但還沒有到入住時刻的家庭。

恆大憑藉一己之力,真正讓大家做到了「天涯若比鄰」。

然而「海內存知己」的還不止上面說的這幾類人。

如果打開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以及恆大這些年來的財務報告,就會發現這個中秋,因為恆大而揪心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這其中有手握大量恆大商票不知價值還剩幾何的供應商們,有加班加點在計算風險敞口以及究竟該計提多少壞帳準備金的銀行職員們,有被極高的收益率打動前期掃貨美元債此時卻得擔心血本無歸的高收益債投資者們,當然,還有為了這事要寫無數份匯報材料的各級政府和大小官員們。

何止是天涯若比鄰,簡直就是「千里共恆大」。

隨着探照燈一步步打向恆大「帝國」的深處,大家才發現,這家曾經的地產之王利用縱橫交錯卻始終滿弦的表外融資,粗魯霸道卻着實有效的上下游利益綁架,以及一輪輪精妙無比且最終馬前失蹄的資本運作,將自己的問題生生變成了很多人的問題。

誰說「大而不能倒」、具有「系統性風險」的,只能是金融機構?

2

關於恆大的諸多「神操作」,建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財新最新一期的封面文章。

幾十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當今時代的深度商業報道,我只服財新。

在這篇小文中我想聊聊的是,恆大現在的問題,究竟變成了哪些人的問題?問題又會有多大?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銀行的問題。

事實上,根據去年那份被恆大闢謠的求援文件,截至2020年6月30日末,恆大集團負債涉及到的銀行類金融機構有128家。

而根據恆大2020年年報,其主要往來銀行有20家,其中既有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這樣的國有大行,也有農業發展銀行這樣的政策性銀行,以及民生銀行、浦發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以及更多的城商行。

傳聞中貸款餘額最高的民生銀行已經在上交所的投資者交流平台上做出了公開回應——

民生銀行對恆大的授信業務主要以抵質押和保證方式為主,抵質押物主要包括變現能力較強的土地、房產、在建工程等,目前抵質押物仍足值有效。民生銀行對恆大集團及其關聯方的經營、財務情況進行持續跟蹤和監測,保持與恆大集團的密切溝通。

然而,昨天的港股投資者還是不分青紅皂白,將民生銀行打回了十年前上市時的股價,市淨率P/B更是只剩下0.2——簡單說,就是投資者認為民生銀行的資產價值要打2折。

為什麼?因為前段時間的一則熱點新聞已經說明了,有恆大的抵質押物也不意味着銀行沒有風險。

7月19日,廣發銀行宜興支行一份申請凍結恆大旗下項目公司1.32億元財產的民事裁定書被公開。

根據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書顯示,廣發銀行近日請求凍結被申請人宜興市恆譽置業有限公司、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銀行存款1.32億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

然而根據恆大方面的回應,該筆貸款的到期日為2022年3月27日,還遠遠未到期。那麼,為什麼廣發銀行要如此急着申請訴前保全?

事實上,廣發銀行是以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為由,向法院提出的,且無錫中院最終支持了這一請求。

儘管在新聞的最後表示,「該事件最終雙方經過充分溝通已經妥善解決。」但這一風波也充分反映了,有抵質押物並不意味着銀行對於恆大的敞口就高枕無憂。

3

不過比起這些只是和恆大做做正常業務的商業銀行,問題更大的肯定是恆大之前的「親兒子」——盛京銀行。

儘管現在已經將大股東拱手相讓,但這家東北地區規模最大,資產規模過萬億的銀行與恆大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卻依然剪不斷理還亂。

根據盛京銀行的定期報告,2019年底,盛京銀行最大單家非同業客戶的風險暴露規模高達1552.32億元。2020年,這一數據雖有大幅下降,但年末存量仍超過900億元。

然而這還遠遠不是全部。

且不說去年監管就認定盛京銀行和恆大集團的關聯交易有千億規模,事實上根據財新的報道,截至2020年底盛京銀行的資產中還有接近3600億元的金融投資,其中包括近1500億證券公司管理或者信託計劃項下的非標資管產品。

要說這其中沒有流入恆大的資金,誰信呢?

這兩天,港股上市的盛京銀行似乎保持了巋然不動,股價連續收平。然而再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這隻股票每天的成交量只有幾萬股。

極度枯竭的流動性背後,自然有着大量想賣而不得賣,知道就算斬倉也找不到接盤俠的投資者們。

除了銀行之外,非銀機構也逃不了干係。

根據券商的報告,2020年中期,恆大的非標融資規模約2633億元,占公司總有息借款的30%。如果按照這一比例推算,到了2021年中期,恆大5718億元的總借款中,仍存在接近1800億的非標借款。

依然是根據去年那份求援文件,與恆大合作的信託、城投、資管、小貸等非銀機構多達121家。他們比起銀行來說更加弱勢,手上甚至沒有像樣的抵押物,一旦恆大違約,將沒有任何資金可以兌付給投資者。

要知道,根據信託業協會的數據,截止2021年一季度末,整個信託行業的房地產資金信託餘額也不過2.17萬億。如果恆大一家就佔據了其中接近10%,那麼一旦違約,對整個行業可能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4

恆大的問題也不僅僅是金融機構的問題,更牽涉到千萬家供應商和產業鏈上下游的公司。

根據財新的報道,慣用高槓桿的恆大,對大部分施工方,尤其是體量龐大的建築施工公司往往採取「綁架式」合作模式。

這其中既有要求施工方用現金工程款來購買恆大財富的理財產品或者恆大的債券,也有隻給供應商結算依靠企業信用發行的商票——換句話說,要不然你就把我付給你的工程款現金拿一部分出來買我的產品,要不然你就得接受一張延期兌付的「支票」作為工程款。

不管是哪種方式,都將供應商緊緊的綁在了同一條船上。

在恆大的業務蒸蒸日上時,供應商為了保住這個大客戶,硬着頭皮也得陪着它玩,然而一旦業務轉頭向下,比起家大業大的金融機構來說,眼看着手上的產品或者商票成為廢紙的供應商,就會成為這隻船上最不穩定的因素。

9月6日,在上交所上市的塗料企業三棵樹發佈公告稱,截止2021年7月底,持有的恆大商票有3.36億元發生逾期,其中1億尚未兌付。而除此之外,公司還持有恆大尚未到期的應收票據餘額3.34億元、尚未到期的應收賬款1.27億元。

要知道,三棵樹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也就1.32億元,逾期商票中尚未兌付的部分直接吃掉了淨利潤的四分之三。

這還是一家市值幾十億的上市公司,商票逾期對於更小的供應商的壓力可想而知。

除了上游供應商可以用斷貨造成威脅之外,施工方可以對恆大造成的打擊更大也更直接。

以江蘇南通三建為例,根據9月14日聯合資信在下調南通三建主體及相關債項信用等級的公告顯示,截止2021年6月,南通三建與恆大地產的在手合同額為85.77億元,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中涉及恆大地產的款項合計12.12億元,另有已背書或貼現的恆大商票31億元左右。

恆大暴雷直接的結果就是南通三建在包括太倉恆大文化旅遊城在內的多個項目上選擇停工。

停工會導致恆大的樓盤不能及時交付業主,從而無法回收現金,將導致企業更大規模的流動性危機。

恆大2020年年報顯示,恆大集團發行商票2050億。而根據去年的那份文件,恆大的上下游合作企業達到8441家。

5

恆大的問題甚至已經不再是圍繞着這家公司的產業鏈和合作鏈的問題,而開始有擴散到整個行業的苗頭。

畢竟恆大的這些操作,很可能是很多地產公司曾經或者正在做的事情。

無論是複雜的表外融資,還是多層嵌套且非標的資產結構,抑或是較大比例的合作項目和降溫的收併購市場,乃至預售監管帶來的資金調動問題和限跌令之下的資產處置的不確定性問題,恆大只是整個行業一個做到極致的巨頭縮影。

這個極速狂奔了二十年的行業,沒有人敢說自己只是在按部就班的做生意。

因此我們看到新力地產的股價昨天一日跌掉80%,富力地產等負債率高的地產企業開始斷腕求生存,儘管監管去年未雨綢繆的開始推行房地產企業三檔劃分機制,然而近期連一些綠檔的房地產企業,也遇到再融資困難的問題。

這說明,市場已經開始對行業整體出現了不信任。

上次金融危機我們在美國銀行業看到的情況,這一次開始在中國的房地產行業若隱若現。

想來也合理,畢竟中國的銀行機構有着政府信用的背書,任何一個出了問題都會被託管,而大部分是民營企業的房地產行業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然而從恆大的案例來看,中國的房地產企業已經長成了「十足的怪物」,一個巨頭的倒下很可能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甚至隨着無比長的產業鏈上下游和史無前例的利益綁定機制,延伸到大家都想不到的領域。

希望恆大的問題,不會成為所有人的問題。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起朱樓宴賓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926/1651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