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說說一戰中國的貢獻

作者:
 

濱海布洛涅,1917年8月12日,中國勞工在英軍軍官的監督下將一袋袋的燕麥裝車

一次大戰,中國雖然也是戰勝國,但卻是個被人極度看不起的戰勝國。戰後的巴黎和會,參會國被分成三等,一等國可以有五個正式代表,二等國有三個,三等國只能有兩個。中國人根本沒有想到,自己這樣一個體量如此之大的國家,竟然被列為三等。主宰會議的五強英法美日意,尤其是英法認為,中國雖然塊頭大,但對戰爭的貢獻太小,只有被英法僱傭十幾萬勞工做了點事兒,一兵一卒也沒有參加戰爭。所以,中國的地位,還不及當時歐洲的一些小國。

當初決定參戰的時候,最力主參戰的梁啓超,其實是打算派兵的,讓中國軍隊去歐洲戰場歷練歷練,對中國國家地位的提高,是有好處的。但是,主政的段祺瑞,雖說被視為北洋軍閥皖系的首領,但擁戴他的軍頭,誰也不肯把麾下的部隊供他驅使,就是真的聽話,也沒有用,當年中國可戰之兵,大概只有直系吳佩孚馮玉祥和孫傳芳的部隊,可這些部隊,卻根本沒有可能聽調遣走出國門。所以,唯一的辦法,是接受日本的方案,從零開始,重組參戰軍,由日本提供武器,由日本人訓練。

可是,中國參戰太晚,1917年下半年才定下來,等到參戰軍組成,日本援助到位,都1918年了,剛練沒幾個月,人家那邊的戰爭已經結束了,參戰軍只好改成邊防軍,還淨是些沒經過戰陣的新兵蛋子。

所以,真正在歐洲戰場上起作用的中國人,就只能是勞工了。1917年初英國和日本再加上美國,之所以下大力氣勸中國參戰,其實就是衝着這些勞工去的。英國人在租界了威海,對身強力大又吃苦耐勞的山東苦力印象深刻。一戰的歐洲戰場是個消耗戰,打了三年,勞動力嚴重缺乏。其實德國人也缺勞力,但由於日本把青島打下,德國人在中國沒了份額,沒法跟英法美日抗衡。緊是這樣,德國人還是通過使館和駐華的商務機構,做了不少的工作,德國還撥了一大筆款子,準備給不想參戰的軍閥,讓他們阻止中國參戰,也就是不讓中國勞工進入英法那邊幹活。只是,這筆錢來的太晚,錢還沒到,擁德的張勳鬧的復辟,就已經失敗了。

中國勞工參戰了,雖說只是挖戰壕,抬擔架,在軍工廠做工,但也是在為前線做貢獻。中國勞工的數目,一直都比較混亂,有說幾十萬的,有說幾萬的都有,現在比較傾向於14萬這個數。說實在的,這些勞工,所起的作用,要比中國幾個師參戰要大。如果派來14萬大兵,以歐戰那種絞肉機的戰法,一次大規模的突擊,估計也就報銷了。還真不如這14萬勞工,一直苦活髒活累活玩命干,對戰爭的貢獻更大。

其實,戰後日本的地位很高,位列五強之一,而且比意大利還受英法美的重視。但是,日本對整個戰爭的貢獻,根本無足輕重,它的參戰,只是派兵攻下了孤懸於海外的德佔的青島,還順手拿下了總共也沒有幾個德國人馬紹爾群島,這場小小的戰事,只是滿足了日本控制山東的欲望,跟歐洲戰事,幾乎沒有關係。而日本的參戰,佔盡了便宜,拼命地向歐洲供應各種產品,大發了一筆戰爭財。可以說,日本在一戰,是貢獻小小的,便宜大大的。

然而,戰後的日本,卻可以名列五強,在巴黎和會上,擁有最大的發言權。而中國連收回青島的要求,都被否決。這個憋氣窩火,真是讓剛剛高興了半截的中國知識精英受不了。爆發五四運動,也是有道理的。

沒辦法,那是個叢林時代,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要看國家的實力。儘管如此,經過一戰,中國的國際地位,還是提高了不少。庚子賠款德國和奧匈帝國部分,不用付了,而且這兩國在華的租界和相應的財產,歸了中國。中國海軍,還撿便宜弄了一艘德國的炮艇。收回了庚子年被德國人搶走的古代天文儀器,現在還擺在建國門那邊。這一切,大半應該歸功於當年在歐洲戰場上吃苦的山東勞工。所以,中國人要紀念一戰,首先該想想這些勞工。歐洲人今年紀念一戰,還讓一個中國小姑娘在儀式上念了當年勞工的日記,咱們自己給他們立塊碑,無論如何都是應該的。

是吧?

責任編輯: 東方白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831/1640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