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年,北洋的事兒有點熱,北洋大佬段祺瑞的聲譽看好,大有蒸蒸日上之勢。當然,過去講北洋人物,基本上都漫畫式的,段祺瑞註定是一個要被塗了白鼻子的角色,其實很沒有道理。但是,有一些評論,則把這位北洋之虎,說成是民主的捍衛者,道德的化身,又有點過了。
的確,段祺瑞不愛財,生平不聚財,不置產業,到死無論在北京、天津還是上海連棟房子都沒有。大權在握,不受賄,不拿回扣,也不任人唯親,大公子段宏業,一直都沒有正經的工作,當年眾多的軍頭,動輒父子將軍,姑爺舅爺橫着走,跟他比起來,簡直像兩個世界的人。一個妻舅吳光新得到重用,也多半是因為此人資歷、學歷和學識,確實有過人之處。
段祺瑞在世的時候,其擁躉說他是三造共和的元勛。辛亥革命期間,袁世凱跟南方談判,逼清帝退位,北洋諸將像王士珍、馮國璋都不配合,只有段祺瑞參與其間,隨袁的意思起舞。袁世凱稱帝的時候,他不表贊成,辭官不做,袁世凱臨死,拉他出山,他做實權的總理,畢竟恢復了臨時約法和民元國會,這就是算是再造了。至於三造,則是討平了張勳復辟。
段祺瑞在北洋軍人中,也的確是個講規矩的人,跟一個空頭總統黎元洪相處,與一個不聽話的國會相伴,大體上還能尊重約法,尊重國會,尊重總統,有事有商量。五四運動,學生鬧得那麼不像話,坊間都傳說他要鎮壓,但他就是沒鎮壓。不僅自己不鎮壓,而且要各地軍頭也不動橫,客客氣氣地把這些學生娃子弄煩了,弄疲了,自己收了兵。第二屆國會選舉,改革方案,是研究系提出來的,在段祺瑞自己,選舉也還是要按規矩來的。組織安福俱樂部,操縱選舉,是徐樹錚的事兒,段祺瑞未必事事都清楚。
但是,事情就怕細究,細細追究起來,很多事兒似乎就不大是那麼回事了。先講所謂的三造共和吧。所謂一造,打造共和倒未必,但推袁上台,他的確是首功。二造,其實也袁世凱的意思,袁世凱臨死推舉段祺瑞主掌北洋系,讓黎元洪繼任總統,本身就有讓民國回到原地的意味。而只有三造,才名副其實。但是,作為北洋大佬,這一造,也忒容易了些。受到日本支持的六萬多討逆軍,打兩千辮子軍,這叫個什麼仗?
其次,段祺瑞的確不要錢,但是,段公館的一切花銷,都是公家包圓,連家裏的僕人,都在陸軍部領乾薪。他愛下圍棋,若干清客陪着他下,這些人,名義上都是陸軍部的顧問,每月百多大洋養着。他是不蓄財,但需要錢的時候,寫個兩寸寬的條子,到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甚至北四行,就可以取出幾百到幾千元來。他沒有房產,但到哪兒都有人給他的房子住,而且相當的奢華。他自己不弄錢,但卻從來不擋着部下弄錢的道兒,在皖系當家的那幾年,據八大胡同的人說,就數皖系的軍頭和政客花錢大方,千把萬地往窯子裏砸。他自己不好色,但手下的幹將,自徐樹錚王揖唐以下,幾乎個個都娶了八大胡同清吟小班裏的蘇妓做姨太太。段祺瑞跟袁世凱一樣,用人,捨得給錢,無形中,縱容了手下人的貪腐。
段祺瑞用人,有容人之量,信任哪個,一定大撒把,惹出簍子來,他卻能出面給你擔着。他手下的確有聰明人,比如徐樹錚,但這個小徐過於膽大妄為,每每獨斷專行。段祺瑞講規矩,奈何小徐不講,府院之爭之所以最後鬧得不可開交,馮國璋和段祺瑞差點決裂,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拜小徐所賜。同時,段祺瑞也不大識人,吳佩孚也是他的學生,但他卻從來沒看上這個山東來的小個子。而對於酒色財氣俱佳的段芝貴,他卻青眼有加。在跟直系決戰的生死存亡之際,居然把兵都交給這個小段。對於早就腐化的第七師師長張敬堯,他也是相當的偏愛,如果不是為了張敬堯,對吳佩孚有功不賞,他還不至於得罪吳佩孚,最終導致吳佩孚刀兵相向。
當然,段祺瑞最大的失誤,還是發動南北戰爭。本來,聽從梁啓超的建議,站在協約國一邊,參加一次大戰,決策無疑是正確的。不僅得以暫緩支付庚子賠款,省掉了德奧部分的庚款,而且得到了日本大筆的貸款,為中國贏得了自庚子以來最好的國際環境。給在戰後爭取逐步廢除不平等條約,爭取關稅自主,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但是,作為最有錢的北洋政府,卻把本應投到基礎建設上的錢,完善共和制度的錢,都投到了無謂的南北戰爭里。原本,孫中山搞護法,另立政府,本是一場兒戲,沒有地盤,沒有軍隊,沒有人擁護,北京政府根本就可以無視之。然而,段祺瑞卻非要借這個機會,向南擴張,搞武力統一。擴張激起西南軍閥的恐懼心,反而使得孫中山的護法政府,有了後盾。段祺瑞自己沒有嫡系武力,要想開戰,只能花錢雇軍頭們打仗,代價之高,絕非當年的政府所能支持的。結果是把日本貸款,大把大把地丟在了水裏。何況在運行過程中,又用人不當,賞罰不明,得罪了能打仗的吳佩孚。最後鑄成大錯,導致北洋系大分裂,直皖開戰,活生生斷送了原本的大好局面。
至於第二次直奉大戰之後,段祺瑞短期出任執政,實際上已經成了傀儡。當然,當年三一八慘案為什麼執政府的衛隊會向請願群眾開槍,至今是個迷。可以肯定的是,開槍不是段祺瑞的命令,但事情發生之後,段祺瑞也沒有像很多人說的那樣,長跪不起,懺悔不已。至於吃素念佛,是他老早就做的,跟慘案無關。
2017-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