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程曉農:中共隱藏意圖 為減輕「美國依賴症」作準備

—中共為減輕「美國依賴症」作準備

作者:
中共現在特別關注「脫虛向實」這個目標,其直接原因在於,中國的製造業正面臨工資成本、物料成本和出口成本快速上漲的三重壓力,生存越來越艱難。中共想用經濟手段對青年一代施加壓力,要把這部分勞動力引向「脫虛向實」的軌道。

 

中共的對美經濟政策可能正在轉向,它準備逐步減輕經濟上的「美國依賴症」;而悄悄放棄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似乎就是這一轉向的一部分。當前中共打擊國內多個行業的經營活動,是為了整頓經濟,實現「脫虛向實」,通過維持一個不那麼依賴美國市場的製造業,在中美抗衡中堅持下去。

一、中共四面出擊,打擊國內多個行業的經營活動

最近這大半年來,中共在經濟領域裏採取了一系列行動。先是叫停了阿里巴巴所屬的螞蟻集團上市;同時不斷收緊房地產熱點城市的房貸,甚至在一些城市實行房地產最高參考價;今年7月中共進一步採取了多項行動,突然宣佈取消剛在美國上市的網約車公司滴滴的網上App使用,卡住了滴滴的脖子;接着又對中國極為流行的校外輔導培訓機構痛下殺手;然後又盯上了快餐供餐行業的食品安全和送貨員的低薪問題;遭到打擊的還有電子遊戲行業、醫療美容行業、電子煙、嬰兒配方奶粉、生長激素等等。

國內許多行業都開始人心惶惶,不知道自己所經營的行業是否會成為下一次打擊的目標。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被打擊的行業立刻損失慘重。比如,遭政府打擊之後,阿里巴巴和騰訊等6家最大的科技公司股票從今年2月的峰值跌落四成。而中共打擊了校外培訓產業後,這個行業里的多個公司立即開始大規模裁員。中國的校外培訓機構多達70多萬家,從業人員超過1,000萬人,年收入高達2.4萬億,一刀下去便重創這個行業。

遭到打擊的行業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基本上是第三產業的服務類公司。中共如此重拳出手,究竟有什麼企圖?有人認為,是為了打擊在美國購買這些公司股票的美國投資者,其實,有的行業並未在美國上市,也照樣遭到了打擊。中共基本上是一事一說,每打擊一個行業,就針對這個行業的問題提出一些說法。這些說法各不相關,看起來似乎是零散事件,也與中美關係不相干。但如果進一步分析,就會發現一些值得關注的線索。

二、中共不是零敲碎打,而是經濟整頓

表面上來看,中共在經濟領域採取的這些做法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實際上,中共這種大範圍的對多個經濟領域的行政干預,似乎是一種全面經濟整頓,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把方方面面的經濟活動調整到中共想要的方向上去。這不是「猴子打亂拳」,而是用「猴子打亂拳」的手法,在掩蓋它真正的目的。

如果中共只是單純地整頓一下經濟領域的某些亂象,那它為什麼不像以往那樣,先發佈一套說法,下發一個文件,提出一個明確的調整經濟活動方向、調整經濟結構、開展全面經濟整頓的口號,然後讓各級政府照辦呢?看來,這次的全面經濟整頓,中南海是做得說不得,因此它根本不公開自己的意圖,只是悶着頭一路幹下去。

這個不公開的意圖會不會是政治上的呢?這些被打擊的行業分散在方方面面,多半是企業自己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並沒有明顯的黨內派系背景。更何況,全面整頓經濟會打擊中共的經濟,至少在幾年內會影響到就業和經濟增長,看起來對習近平並沒好處。但中共這一連串全面整頓經濟的行動似乎是義無反顧地一路推行下去,根本不在乎短期內對經濟的衝擊。這就引導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到底習近平的這套「拳路」是個什麼目的?

三、中共整頓經濟,目標是「脫虛向實」

通觀這次全面經濟整頓的對象,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這些行業雖然很熱鬧,也賺錢不少,但多半處於服務行業,或者是滿足某些特殊需求的商品,而它們與中共的經濟戰略目標關係都不大。前幾年中共曾經提出過經濟戰略上的「脫虛向實」政策,但疫情衝擊之後,中共暫停這個說法了。所謂的「脫虛向實」,就是認定製造業才是實體經濟,要把經濟資源投入到製造業當中去,糾正中國經濟出現「脫實向虛」的趨勢。

在中共看來,遏制螞蟻集團,可以控制金融泡沫和小額消費貸款的膨脹;約束房地產炒作,是避免金融資源湧進房地產泡沫,加大金融風險;校外培訓行業為學齡兒童和青少年進入好學校服務,吸納了大量城市家庭的財務資源;快餐配送行業是為懶得自己做飯的人服務,過多地吸收了消費力;電子遊戲行業則刺激青年人沉溺其中,如此等等。

這些行業的需求雖然都是民眾的需要,但與中共的經濟戰略目標卻沒太大關係,中共認為它們屬於非必需的經濟活動。從這些經濟整頓措施當中,還可以看到中共整頓就業結構的企圖。這裏講的「就業整頓」,是指中共想用經濟手段對青年一代施加壓力,要把這部分勞動力引向「脫虛向實」的軌道。這種經濟手段不是直接對青年人加以管束,而是對他們的僱主下手,讓他們的僱主因為經營不下去而不得不解僱他們,比如校外輔導行業;或者是提高僱主的僱傭成本,比如送餐行業,讓僱主被迫提高送餐業務的收費,讓快餐提價來壓縮客戶需求,最終達到減少送餐員僱傭人數的目的。

四、中共試圖把「脫實向虛」的青年人擠到製造業去

現在中國青年人當中,對製造業崗位的興趣很小,特別是來自中小城鎮和農村的年青人;與他們的父輩不同,年青一代不想受工廠管理那嚴格的約束,寧可去當送餐員,也不願意去工廠上班。所以,現在經營送餐業務的美團集團僱傭的外賣小哥達到1千萬人,在校外培訓機構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也超過1千萬人。

而另一方面,這幾年來,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的工廠卻越來越難找到年青的工人。許多工廠降低用工要求,只要身體健康,能幹就行,工資漲到每月5000到8000元,而且「上不封頂」。即便如此,仍然出現了年青人逃離工廠的現象,他們寧可選擇送外賣。而很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別的工作,就進入了校外培訓行業。人口老齡化導致年齡漸漸大了的中老年工人離開工廠,而願意到工廠就業的青年工人數量卻無法補足中老齡民工自然歸鄉造成的勞動力短缺。

2020年全國的農民工總數是2.86億,其中50歲以上的農民工佔26.4%。從事製造業的農民工人數曾在2016年達到最高點,約8,800萬人,而到了2020年就下降到7,800萬人,已經減少了1千萬,而且還會繼續減少。因為2.86億農民工當中,約7,540萬老齡農民工將在2025年之前回鄉,因此2025年農民工總數將減少到2.66億,減少2千萬。正因為如此,中共的經濟整頓有設法改變年青一代勞動力就業傾向的企圖,希望讓他們在送餐行業和校外輔導行業站不住腳,不得不轉向他們不想去的工廠就業。這也屬於為中共的「脫虛向實」目標服務。

五、拯救中國製造業

中共現在特別關注「脫虛向實」這個目標,其直接原因在於,中國的製造業正面臨工資成本、物料成本和出口成本快速上漲的三重壓力,生存越來越艱難。

工資成本的上升,除了勞動力短缺所致,還因為國內的消費物價上漲得很快,不提高工資,就留不住工人。物料成本的上升與國內通貨膨脹有關,也和進口的能源和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礦石價格大幅度上漲有關,今年5月以來,中國的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9%。中國民營企業一般的稅後利潤率能達到10%就算很不錯了,但這個10%,其實也是企業經營的生命線。如果生產成本上漲10%,企業就經營不下去了,會虧損甚至倒閉。在這種情況下,出口企業還面臨出口成本的上升,主要是海運成本暴漲,今年4月以來國際航線的集裝箱運價比前年上漲了5倍。

這三種製造業企業成本上升的壓力,中共都難以控制,只能眼看着民營製造業企業在生死線上掙扎。這也加劇了中共對製造業未來前景的擔憂。在這種背景下,中共想通過經濟整頓,擠壓它認為屬於務虛的服務業,然後把勞動力逼到製造業工廠去,用這種方法幫助製造業工廠降低工資成本,讓它們活下去。

六、中共經濟上的「美國依賴症」

以上都是從中共的國內經濟戰略來解讀的,但中共似乎還有更大的戰略意圖,那就是它已開始為減輕經濟上的「美國依賴症」作準備。中共「脫虛向實」的國內經濟戰略不只是有國內經濟背景,還涉及到國際背景。

過去20年來,中共在中美關係中撈足了好處,但同時也形成了經濟上的「美國依賴症」。所謂經濟上的「美國依賴症」包括三個方面,就是技術上依賴從美國偷盜,出口上依賴對美國傾銷,外匯上依賴美國的金融投資。

2018年川普總統開啟了美中經貿談判,試圖用關稅對中共施加壓力,逼中共停止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政府偷盜技術行為。而中共並不打算在這方面讓步,而是希望繼續它的技術偷盜活動。因此,中共採取了公開從軍事上威脅美國的一系列行動,以此來動搖川普總統在美中貿易談判中的堅定立場。其結果是,中共點燃了中美冷戰。

從那時以來直到最近,中共的着眼點始終是回歸奧巴馬時代的中美關係,其實質就是保住經濟上對美依賴的三個方面。中共相對應的說法就是,「中美關係只能搞好,不能搞壞」。而美國的金融界、商界、學界的「擁抱熊貓派」也認為,美中雙邊關係必須改善,不能惡化。但拜登上任半年多以來,中共通過「擁抱熊貓派」疏通也好,通過阿拉斯加會談和天津會談政治對抗也好,收效甚微。而更令中共憂心的是,美國國會對新冠病毒來源的調查一步一步接近真相,讓中共難以逃避,這個問題再也躲不過去了。一旦相關資訊在美國曝光,美國公眾對這場瘟疫的追責將使美中關係長期惡化。

因此,中共開始對返回奧巴馬時代的中美關係格局失去了信心,它看到了悲觀的結局,那就是,中美關係可能再也挽救不回來了。在這種國際大格局的判斷下,中共就不得不重新考慮它的「美國依賴症」之危險。

七、中共準備減輕經濟上的「美國依賴症」

中共經濟上的「美國依賴症」涉及到三個方面,即技術、出口和資金,這三方面同時也是美國遏制中共的有效手段,是中共的軟肋。冷戰雙方的一方被對方捏住了軟肋,這場冷戰里中共將不斷受制於美國,處於下風。

中共現在開始擔心,今後長期的中美抗衡過程里,中共自己的「美國依賴症」會產生反噬作用;只要經濟上的「美國依賴症」繼續存在,就可能動搖中國經濟。在這種考量下,中共的國內經濟戰略「脫虛向實」就有了一層國際意義,那就是,只有維持一個不那麼依賴美國市場的製造業,它才可能在中美抗衡中堅持下去。

中共現在的做法顯示,在推動「脫虛向實」的過程中,即便打擊到美國投資者,也在所不惜,因為這屬於減輕「美國依賴症」的必要措施。自從滴滴事件以來,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市值已累計蒸發4千億美元;而打擊校外輔導產業,又加劇了中概股的下跌趨勢。但中共絲毫不為所動,並不介意它的「脫虛向實」政策如何嚴重地衝擊了華爾街和美國投資者的信心。也許中共認為,這正是自己減輕「美國依賴症」的開端。

到現在為止,華爾街一直以為,中概股是牽動中共放低身段、繼續與美國合作的「槓桿」,它們從沒放棄對中共的信心;但中共可能實際上已經做出了抉擇,哪怕中概股都完了,也要逐步減輕「美國依賴症」,而與美國的經濟切割可能就從中概股開始。

從中共要「脫虛向實」、「自保求存」這個角度來理解,也就可以明白,為什麼中共一直不公開說明它國內經濟整頓政策的真正意圖。這個意圖太大、太深,中共想一直藏下去,只是悄悄地去做。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814/163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