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有一種生不如死,叫反流性食管炎,三類藥給它「治」得服服帖帖

「經歷了這種病之後,我才知道什麼叫做生不如死。」方子嘟囔着。

方子的腸胃不舒服由來已久,平時喝點熱水,休息一下就沒事了。前段時間他去海南遊玩,海鮮+冷飲讓他的胃部有些受不了。一個月前他就開始出現了反酸、燒心、上腹疼痛的症狀,讓他坐立難安,夜不能寐。

經過一系列的門診流程後,醫生開了檢查單,做了胃鏡,檢查單顯示方子患上的是反流性食管炎。

這個名詞讓他有些奇怪和陌生,後來醫生解釋道:方子原先就患有胃炎,再加上這段時間的胡吃海喝,這才導致了反流性食管炎。」

胃「閥門」故障,讓胃酸反流

胃管反流到底有多常見?有調查顯示,約有10%—30%的人幾乎每天都會發生胃食管反流症狀,而有40%的人每月至少出現一次。

按照正常情況,食物通過食管到達胃部,在胃部進行消化,再流入十二指腸,進一步分解。由於在食管和胃部的連接處,有一道「單向閥門」,又叫做賁門。它的存在如同給胃與食管之間安裝了一道安全閘,可以保障食物順利通過的同時,也可以阻止胃內容物反向流回食管。

但因為某些原因,賁門出現鬆弛,胃內的壓力就會升高,導致胃液、膽汁液、未消化的食物等被擠壓到食管,此時人就會出現燒心、泛酸等胃酸反流的表現。

胃食管反流只傷胃嗎?那你可能低估了它的破壞能力。

根據反流物達到身體不同部位,反流病可分為4個時期:

1、胃食管期

胃內容物反流到食管,患者有燒心、胸痛、背痛、噯氣等症狀。

2、咽期

容物反流物到達咽喉部,患者會感覺咽喉疼痛、咽喉有明顯異物感、說話時聲音嘶啞。

3、口鼻腔期

反流物到達鼻腔、中耳,患者鼻子會不自覺流清鼻涕、頻頻打噴嚏,還伴有鼻塞、耳鳴、聽力下降等表現。

4、喉氣管期

當反流物進入氣管,呼吸受阻礙,可引起患者咳嗽、咳痰,嚴重者還可觸發哮喘,或是導致吸入性肺炎、肺纖維化等。

治療反流性食管炎,需用三類藥

食管黏膜看似強大,可以幫助我們輸送一切食物,但它非常的「不耐酸」,更經不起胃蛋白酶的消化,長期反覆的刺激,就會損壞食管黏膜,引起糜爛、出血,甚至是炎症反應。那麼有沒有什麼「特效藥」可以有效緩解這一症狀呢?

還真有。以下三類藥,就是臨床針對胃反流的常用藥——

1、抑酸藥

胃酸是損害食管黏膜的直接因素,酸度越強,接觸時間越長,造成的傷害也越重。抑酸藥常用的藥物包括:質子泵抑制劑,其可從根本上抑制胃酸生產,抑酸作用較強;H2受體抑制,此類藥物可以直接部分胃酸,抑酸強度不夠質子泵抑制劑。

2.促進腸胃動力藥

使用胃腸動力藥可以加強食管下括約肌張力,促進食管的正向蠕動,把反流到食管的胃酸「推回」到胃部。常用藥物包括:多潘立酮(嗎丁啉),該藥有較好的止吐作用,偶爾還會伴有腹痛、口乾、頭痛等;

西沙必利(普瑞博斯),可能有腹瀉、腸鳴、腹痛等副反應;甲氧氯普胺(胃復安),該藥不良反應較多,可有便秘,腹瀉,劑量大可出現抽搐、斜視。

3.保護胃黏膜的藥物

此類藥物對無損傷的胃粘膜有屏障、保護作用,對已有損傷的胃粘膜有促進修復的功能。常用藥物包括:硫糖鋁,每日約3-4次,粉劑或混懸劑較好,片劑則應咀嚼成糊狀後用溫水吞服;膠體鉍劑,如胃必治、胃得樂、樂得胃等;鋁、鎂製劑,包括鋁鎂加、複方鋁鎂片等。

預防反流性食管炎,日常生活要做到這4點

反流性食管炎隸屬於中醫「吐酸」「胃脘痛」「噎膈」等範疇,病位在胃、食管等部位。中醫認為造成反流的原因多與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情志不舒,氣滯不暢有關。想要減少此類反應發生,在生活中最好做到以下4點。

1.戒煙戒酒

煙草中的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使其處於鬆弛狀態,使得症狀加重;酒精中的乙醇不僅會刺激胃酸分泌,還會使下段括約肌鬆弛。

2.少量多餐

少量多餐、低脂飲食可以減少進食後反流症狀的頻率,也可以留有足夠時間讓胃部慢慢消化。而高脂飲食的效果相反,高脂肪食物容易刺激小腸黏膜釋放膽囊收縮素,易導致胃腸內容物反流。

3.注意睡姿

睡姿不好,如趴着睡,頭部不着枕頭,平躺的姿勢容易使得胃酸反流。睡覺時,可將床頭抬高10~15cm,對減輕夜間反流是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白天進餐後,不能立刻就上床睡覺。酸液經過賁門進入食管下段,甚至到食管上段經口腔排出,立即平臥,使得胃酸上行較為流暢。

4.減少增加腹內壓的行為

過度彎腰、經常穿着緊身衣褲、紮緊腰帶等都會增加腹內壓力,使得胃氣上涌,引起反流反應。

慢性胃病是可防可控,但落實到具體防控,就需要掌握諸多細節。一般我們需要關注的是自己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避免傷胃;如何判斷哪些症狀是早期胃癌表現,要如何篩查,掌握這些,我們就能及時干預問題,將胃部傷害降到最低。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奇妙的本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804/162821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