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野生動物養殖場改頭換面 新冠溯源難上加難

由世衛組織牽頭的專家組希望調查曾向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供貨的野生動物養殖場,但眼下的問題是,目前那裏幾乎所有的動物都不見了。這進一步加大了新冠疫情溯源工作的難度。

由世衛組織牽頭的專家組希望調查曾向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供貨的野生動物養殖場,但眼下的問題是,目前那裏幾乎所有的動物都不見了。這進一步加大了新冠疫情溯源工作的難度。去年8月,中國湖南的空竹鼠籠。圖片來源:NOEL CELIS/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新冠溯源的下一個關鍵步驟是,調查當初向發現了許多早期病例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供應野生動物的養殖場。

眼下的一大問題是,目前那裏幾乎所有的動物都不見了。

在中國,包括在與老撾和緬甸接壤的雲南邊境附近一個丘陵地區,曾為食用、取用毛皮或製作中藥而飼養或誘捕野生動物的農戶說,在中共官員去年年初下令停止野生動物交易後,他們殺死、出售或放掉了剩餘的野生動物。

雲南省的40歲農民Yang Bo說,政府買下了所有野生動物,並讓人把它們全殺了。他說,自己不得不遣散了所有養殖工人。他曾經每年養殖約1,000隻竹鼠,以每公斤人民幣120元(約合19美元)的價格出售。

Yang的養殖場位於雲南省永德縣。一個由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牽頭的專家組說,永德縣一個供應商曾向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提供竹鼠。該市場是第一個已知的新冠聚集性病例的所在地。Yang說,他未向該市場供應過動物。

科學家們說,關閉像Yang的養殖場這樣的業務,作為阻止病毒傳播的預防措施是合理的,但這樣做使新冠溯源工作變得複雜。這也會加劇中國與大部分民主國家之間的不信任。

據這個WHO領導的專家組成員以及世界各地的其他知名科學家所言,關閉養殖場讓判定被認為起源於蝙蝠新冠病毒當初是否通過其他物種傳播給人類的工作變得更加困難,甚或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找出新冠病毒的動物源頭方面缺乏進展,目前讓人對另一種解釋產生了更大興趣:新冠病毒或許泄漏自武漢病毒研究所(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或該市的另一個實驗室。

該WHO專家組以及其他許多科學家都表示,新冠病毒通過自然進程從動物傳染給人類仍然是最合理的假設,此外,最近的一項研究已顯示,在武漢一些市場上曾出售易感染該病毒的活體野生動物。這些科學家稱,因此,關鍵是要對從前的野生動物養殖戶及其聯繫人進行抗體檢測,以確定他們是否曾被感染,並進一步了解他們是如何處置相關存貨的。

不過,時間緊迫,因為抗體水平會消退。

工人們去年捕獲了一條據信是從華南海鮮市場逃出來的大鯢。該市場是已知的第一個新冠群體病例的所在地。圖片來源:CHINATOPIX/ASSOCIATED PRESS

該WHO專家組成員、動物學家Peter Daszak今年早些時候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採訪時說,養殖場工作人員感染的證據在兩、三年後將更難找到。

Daszak表示:「還有許多事情要做。」Daszak所在的一個組織曾與武漢病毒研究所合作,他已經駁斥了實驗室泄漏假說。他說:「進一步追溯至這些養殖場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但與我們真正需要做到的程度還有距離,不足以據此明確判定這是不是傳播途徑。」

包括Daszak在內的一些科學家表示,關閉這些養殖場的主要原因似乎是為了保護公眾。這些措施是在首要任務為阻斷這種病毒傳播時實施的,且在中國官員稱這種病毒很有可能來自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的野生動物肉之後。研究過已知最早病例的科學家們表示,這個市場可能是超級傳播事件的發生地,而不是這種病毒首次傳人的地方,因為很多早期病例與這個市場並無關聯。

然而在這個階段,關閉這個市場並進行消殺,而且早先沒有對野生動物養殖人員進行檢測,妨礙了對蝙蝠和人類之間可能存在的中間宿主的搜尋。一些科學家懷疑,在以前的野生動物養殖場周圍進行進一步的搜尋會揭示很多信息。

德國領先的動物疾病中心Friedrich-Loeffler-Institut的病毒學家Martin Beer稱,如果沒有在出現第一批新冠病例時對潛在的中間宿主採集動物樣本,「在這裏幾乎不可能取得任何進展」。他表示,「目前的檢測不會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因為這些檢測不能顯示陽性病例是通過動物感染,還是被人傳染,或者是否是最初的變種。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流行病學家Maureen Miller稱,動物檢測應該及早進行,以確定哪些物種可能最初感染了人類。她說:「這可能發生在很久以前,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是哪種動物。」

Miller和其他新興疾病專家表示,目前還不清楚中國的研究人員是否在他們公開的內容之外做了更多的野生動物檢測。「我並非指責中國是疫情的源頭,」她說。「我認為如果他們沒有及時分享所掌握的信息,則應承擔責任。」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沒有回覆記者的置評請求。儘管最初認為野生肉類可能是新冠病毒載體,但中國官員在最近幾個月淡化了這一觀點,轉而表示該病毒可能來自境外並通過進口冷凍食品傳播。北京方面否認病毒是從中國的一個實驗室泄漏的。

2月由WHO領導的一個調查新冠源頭的小組的一名成員。圖片來源:THOMAS PETER/REUTERS

如果無法確定源頭,就更加難以阻止病毒再次傳播給人類,也難以找到防止類似病原體造成未來大流行的方法。

這也有可能加劇中國和許多民主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特別是美國,這些國家希望北京方面允許對病毒來源進行更及時、透明和科學的調查。

WHO牽頭專家組今年1月和2月視察武漢後得出結論,認為該病毒很可能起源於蝙蝠,並通過另一種哺乳動物傳播給人類,可能是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上銷售的某種動物。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的攤位和下水道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該市場在發現第一批病例後不久就被關閉並徹底消殺。取回的動物樣本無一檢測呈陽性。

WHO專家組的確已證實,冷凍的動物屍體標本包括一些可能攜帶新冠病毒的物種,而且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上的一些野味供應商的所在地是攜帶冠狀病毒的蝙蝠的棲息地。

專家組成員稱,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位於雲南等與東南亞接壤的中國省份的供應商。

WHO專家組在3月份與中國專家聯合發佈的一份報告中建議,對這些地區飼養的食用野生動物(包括鼬獾和果子狸)或為取皮毛而飼養的野生動物(如水貂和貉)進行更廣泛的檢測。

6月7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提供了進一步線索,該報告顯示,在2019年12月之前的31個月裏,武漢各市場(包括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上共售出了超過4.7萬隻野生動物。其中大多數野生動物出售時都是活着的,它們往往被關在狹窄的籠子裏,這可能會使病毒在物種及其飼養人之間傳播。這些動物至少包括五種易受新冠病毒感染的物種,分別是鼬、水貂、貉、果子狸和亞洲獾。

這份研究報告的作者稱,他們之所以之前未能更早分享他們的發現,是因為他們正在接受同行評審。但包括WHO專家組負責人在內的一些科學家質疑,為何沒有更快地提供這些基礎數據。

在中國禁止交易和食用大多數野生動物前,浣熊皮在浙江的一個市場上展出。圖片來源:STRINGER/REUTERS

雲南省西雙版納自治州距離科學家發現與新冠病毒有93.3%相似性的病毒的山洞約30英里(約48公里),曾在該州附近從事野生動物養殖的人稱,他們要麼重新養魚、養雞和養鴨,要麼改行做了其他生意。

「現在誰還敢養這些動物?」一位42歲的農戶說。他說自己之前飼養過竹鼠,並賣給當地的餐館和食品市場。他說,他在去年2月就不養竹鼠了,現在是一名建築工人。

在西雙版納東北方向約90英里,當地村民表示,去年2月前後,為響應政府行動,他們已停止養殖野生動物。在該地區的一個廢棄礦井附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與SARS-CoV-2的相似度達到96.2%的病毒。

再往西,在雲南省永德縣,有兩名農戶告訴《華爾街日報》,他們和當地其他養殖戶去年年初便已停止養殖這種野生動物。據WHO牽頭的專家組稱,永德縣有一家供應商曾向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供應竹鼠。該專家組未透露該供應商名稱。

政府通知顯示,全國各地都開展了類似行動,包括在據WHO專家組稱曾向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供應兔子和鼬獾的華中一些地區。這兩種動物都可能攜帶SARS-CoV-2病毒。

中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禁止一些野生動物交易,主要涉及瀕危物種,但允許養殖其他種類的野生動物,並作為食品、毛皮或中藥用途出售。非法獵殺野生動物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2020年1月,中國國家有關部門下令對所有野生動物養殖場進行隔離,一個月後,他們禁止了大多數野生動物的交易和食用,這一公共健康措施受到了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和疾病專家的廣泛讚譽。中央政府隨後下令地方政府在2020年底前逐步停止45種野生動物的養殖。

2020年4月,在禁止交易和消費某些野生動物後,浙江的一個空蛇場。圖片來源:XIHAO JIANG/REUTERS

據Daszak稱,一家之前飼養果子狸、豪豬、竹鼠和其他動物的中國養殖場已將其畜棚改為生產衣架和其他商品的工廠。Daszak稱,他領導的組織——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 Alliance)此前曾與這個養殖場合作,檢測動物對冠狀病毒的易感性。

他表示,即便還在養殖動物,這種病毒或許已從這些養殖場轉移到別處,不過仍然可以對養殖場的工作人員進行詢問和檢測。

「你可以採訪他們,了解是否有動物死亡,」他說。「你可以了解他們曾給哪個市場供貨,怎麼運輸過去。你可以和司機、相關人員和聯繫人交談,你可以對他們做檢測,如果他們感染過就仍會有抗體。」

流行病學家和免疫學家稱,抗體可以在幾個月內下降到無法檢測到的水平。他們表示,仍然有可能檢測記憶T細胞,這種白細胞能表明過去曾經感染,但這項檢測消耗的人力多得多,難度高得多。

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家Miller說:「如果進行血清學檢測,可能會發現他們中有相當多的人曾暴露在病毒中。」Miller稱:「話雖如此,抗體水平會減弱。」

她和德國病毒學家Beer建議,研究人員應該在血庫和醫院中尋找從野生動物交易商身上提取的冷凍的血液樣本,冷凍血液樣本通常會保留抗體。Miller說:「這或許是目前在中國可能做出的最具洞察意義的研究。」

雖然WHO專家組的報告只提到了一家為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供貨的雲南供應商(供應竹鼠),但過去這類養殖場曾飼養過其他野生動物,並與其他野生動物交易商有過接觸。

該WHO專家組成員稱,需要系統地進一步篩查野生動物養殖場。

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和一些早期的新冠病例有關。圖片來源:ROMAN PILIPEY/SHUTTERSTOCK

中國政府有關部門表示,在對來自全國各地的約38,800份樣本進行PCR檢測和對11,700份樣本進行抗體檢測後,沒有在牛、豬、山羊和雞等動物中發現該病毒的蹤跡。PCR檢測用於發現當前的感染情況,抗體檢測用於發現過去的感染情況。

一些科學家感到困惑,為什麼中國研究人員檢測了如此多牛、豬和家禽等對這種病毒不是特別易感的動物,而沒有檢測高度易感的小型哺乳動物,例如貉和鼬獾,特別是攜帶冠狀病毒的蝙蝠生活的中國南方地區的小型哺乳動物。

中國科學家對27,000份野生動物樣本進行了PCR檢測,包括來自雲南的1,287份樣本,希望找到一種被感染的動物。據WHO牽頭專家組的報告,他們只對1,914份樣本進行了抗體檢測,這些樣本均來自武漢及周邊地區。

WHO專家組成員、荷蘭病毒學家Marion Koopmans在5月份對This Week in Virology播客表示,對家禽、豬和牛,採樣是相當全面的,但對其他動物,檢測就「有點道聽途說」。她說:「現在還不夠系統化。」

她還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即該病毒可能直接從蝙蝠傳播給了人類,而沒有經過中間宿主。如果該病毒在經常與人類接觸的動物中廣泛傳播,一些病毒學家預計會有其他由動物傳人感染引起的較小規模的疫情暴發,而不僅僅是武漢的一次大暴發。

「我們在中國沒有看到很多新的零星散發疫情,」她說。「如果存在一種常見且廣泛的中間宿主,可以預見會看到新的零星疫情。」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華爾街日報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701/1613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