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越來越難看的國產古裝劇,到底中了什麼毒?

曾經,看古裝劇絕對是一種享受,甚至是一代人看電視的主要追求:飄飄長發、流雲飛袖、詩詞歌賦、飛檐斗拱等諸多復古元素,都令人如痴如醉、拍腿叫絕。恨不得直接穿進古代,做一名大俠。

01曾經的經典

紅極一時的《大明宮詞》,曾以唯美的手法,演繹另類的大唐宮牆的愛恨情仇。二十多年過去,尤記當年薛紹與太平公主的情意綿綿,辯機和尚的佛與情,唐高宗李治的忍與讓。

曾經無比遙遠的宮牆秘聞,如同鄰家往事,一一呈現於眼前。

可以說,正是這一出柔婉綺麗、哀而不傷的宮廷戲,拉近了我們與大唐的距離,也喚醒了我們對大唐的記憶。

同樣讓人記憶猶新的還有匯集了陳寶國、倪大紅、王勁松等老戲骨的一代神作《大明王朝》。

圖片來源於《小李飛刀》

圖片來源於《大明宮詞》

圖片來源於《大明王朝》

這部劇不僅陣容龐大、演技精湛,服道化也堪稱一流,無處不在的飛雪,畫面極富詩意,又蘊含龐大的寓意。

工整對仗、言辭華麗的對話,輔以抑揚頓挫、紮實深厚的台詞演繹,令觀者不由擊節怒贊,稱其為尊重歷史又昇華歷史的神劇。

而說到歷史劇,也不得不提94版的《三國演義》,在那二十多年前的時代,缺少特技、沒有特效,拍攝《三國演義》這樣的鴻篇巨製,堪稱挑戰。

圖片來源於《三國演義》

當時因為大量的馬戰場面,演員從馬背上滾落是家常便飯,用導演的話說:已經記不清多少人受傷了。

在長坂坡大戰中,趙雲馬落陷坑——那可是真掉進去了,為拍這個鏡頭,「趙雲」的代價是「骨折+腦震盪」。

不光甘於奉獻,鮑國安、孫彥軍、唐國強等人演技方面也是一流水準,比如在打敗袁紹之後,曹操在這位童年好友、成年死敵靈前哭祭的矛盾心理,就令人感同身受。而這份用心打磨的劇本和演技,在今天的影視劇中,已經很少看到了。

圖片來源於《三國演義》

也正是這幫硬漢演員的傾情奉獻,演繹出了「滾滾長江東逝水」的經典英雄傳說。

02現在的歷史劇

同樣是這部三國大戲,到了2010年,高希希導演翻拍之後,以全新面目呈現,卻堪稱經典翻車、bug不斷,用網友的話說,幾乎到處都是槽點:

圖片來源於新《新三國演義》

服道化一塌糊塗,漢服左右衽混搭,赤兔馬屁股上的數字編號……

曹操指著「長樂宮」三個字的牌匾說:「這金鑾殿上……」不該是未央宮嗎?

引用了一堆後世詩詞:「天下誰人不識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劉備說袁紹是「扶不起的阿鬥」,劉備讓關羽「切莫大意失荊州」,呂布說「我家貂蟬是古代四大美人之首」……

好吧,服道化不用心,台詞偶爾誤用,也就忍了。可是,好好一出歷史劇、英雄劇,硬生生被拍成了宮鬥戲、陰謀戲:

圖片來源於《新三國演義》

拖沓冗長的呂布戲貂蟬;孫權不但猜忌周瑜,還陰死了呂蒙;龐統之死屬於高智商自殘……

據統計,類似上述bug,在高版《三國》中足足有150多處,後來,據說導演又花了800多萬去修復bug,但出位的畫面可以修補,翻車的劇情,怎麼修補?

誠然,藉助21世紀的各種技術手段,新《三國》特技多了、特效牛了,動輒千軍萬馬的懾人場面也的確叫人虎軀一震,可是這種所謂的表面震撼感,能有多少新鮮度?這樣的《三國》,我是真心不敢讓自家娃放心、大膽看。

圖片來源於《新三國演義》

當然,翻車的遠不止《三國》,再比如猛一看口碑不錯的《大秦賦》,剛一出場秦、趙交戰的恢弘場面,還是有點令人耳目一新的——強秦吞併六國,本來就該有這樣的氣勢嘛。

圖片來源於《大秦賦》

可隨著劇情的展開,秦滅六國的大歷史,卻逐漸變成了家長里短的宮鬥劇,從子虛烏有的華陽宮變,到嫪毐和太后的愛情故事,一股TVB姨媽味濃烈襲來。

好吧,宮鬥就宮鬥吧,橫掃天下的秦始皇還染了一身的「戀爹癖」:

華陽宮變中,趙政聽說關於自己身世的傳言,居然第一時間逃出王宮,跑去質問呂不韋是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還對他說了一段看起來非常感人(中二)的台詞:你若是我的生父,我願意跟你一起離開秦國,寧願浪跡天涯,也不願做一個連生父是誰都不知道的畜生。

圖片來源於《大秦賦》

不光趙政忙着認爹,另一邊的趙姬和大伯公子傒之間,也在忙着玩不着邊際的曖昧:火燒眉毛的時刻,倆人你一言、我一語,足足互噴垃圾話兩天一夜,真的是兩天一夜啊!關鍵是還只有垃圾話,完全沒營養。

這遍地開花的瓊瑤附體,真是雷得人外焦里嫩、皮焦骨脆。觀眾紛紛大呼,《大秦賦》不如改名「大情婦」。

圖片來源於《大秦賦》

不得不說,《大秦賦》的豆瓣評分,從8.9一路降到6.6,這都完全是自己作出來的。

可以說,近年來,凡是跟歷史掛邊的影視劇,如《狄仁傑》系列、《大宋宮詞》、《大明風華》等等,幾乎都逃不過槽點滿格而被吐槽的命運。

03箇中原因

今昔古裝劇對比,不少小夥伴不禁感嘆:過去的經典影視劇,今天再也無法複製。

圖片來源於《康熙王朝》

簡單對比就會發現,以前的歷史劇,服道化既不能算精美,但勝在用心,細節方面絕對講究。

比如水德的秦朝,朝堂官服清一色的黑色;土德的漢朝漢武帝前漢高祖認為漢是水德),官服都是一水的黃色。這並不是迷信,而是當時歷史時代的服飾標準。

但如今的歷史劇,卻經常二四八月亂穿衣,滿滿的時代錯位感,甚至塑料感,令人分分鐘跳戲、出戲。

圖片來源於《重耳傳奇》

劇情也是,某些新生代導演可能吸收了西方的「大歷史、小人物」,但卻走了極端,導致在情節方面,過分注重小人物的掙扎,甚至直接套用現代人物關係,充滿套路的三角戀、四角戀,歷史劇甚至拍成了瑪麗蘇大女主劇。

比如吳宇森的《赤壁》,暫且不說亂七八糟的無腦對白,這部戲裏,雄才大略的英雄鬥智戲份無限壓縮,小喬、孫尚香的感情戲卻被各种放大,滿滿的主次易位感。

圖片來源於《赤壁》

這些槽點的存在,給人的總體感覺就是,某些導演的格局越來越小,拍一拍家長里短、男歡女愛沒問題,但對於宏大的歷史格局,卻越來越不會把握,無論細節處理、還是英雄對決,都逐漸退化成了「過家家」。

對此,有網友評價,對於很多歷史劇,原本是興沖沖跑過來想要大飽眼福,結果卻是大跌眼鏡。

不得不說,拍歷史劇的確有一定的難度。編劇導演對歷史的考究,服化的專業,以及演員對歷史角色的精準把握,都並不簡單。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千秋遠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429/1586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