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做人,從放低自己開始

詩詞《七古·手莫伸》有言:「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

人生在世,要想走得穩當,就不能太高估自己。

古今來去之間不知有多少敗北的人,折戟沉沙於自傲之上。

世上最容易失敗的人,往往是喜歡為了一時之勢,逞一時之強的人。

殊不知,放低自己,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做人最忌諱的,是太高看自己

心學大家王陽明說:「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

一個人可以自信,但不能自大;一個人也可以狂放,但絕不能狂妄。

做人最可怕的,是太高看自己。

前幾天,部門經理因為個人原因離職了。公司決定從兩名副經理中選拔,接任經理職位。

其中一個副經理姓林,平日裏她業務能力不錯,上級誇過她不少次,這也讓林副經理非常驕傲,所以在平日常常對人趾高氣昂,很多同事都不太喜歡同她共事。

而這次項目考核中有一項暗含的考核指標就是團隊領導力,考核經理能否帶領好一支團隊。在這次考核中,林副經理和其他同事的矛盾徹底爆發了出來。

在項目策劃階段,有的時候團隊成員發現項目中一些細節的問題找她商討,林副經理表示不用考慮,自己有安排。

團隊每周都要開展項目進程研討會,可每次會議上有團隊成員提出不同見解,她都充耳不聞,堅持按照她自己的策劃來。

終於又一次會上,同事受不了林副經理的行為,當場和她爭執了起來:「林經理的能力這麼強,不喜歡我們多插手,那後面的進度就只能指望林經理您一個人了。」

林副經理對此並不覺得有什麼,當場取消了往後的項目討論會,自己一個人大包大攬,希望能趁這個機會向上級證明自己超高的工作能力。她覺得晉升穩操勝券,一定是自己。

可到了最後,以為自己贏定了的林經理卻落選了。原因就是團隊協作能力考核不達標。

人活一世,無論如何都不能變得狂妄自大。

趾高氣昂的人,行事不通,遇事不順,容易給自己招致禍端。

相反,那些時刻警醒自己戒驕、低調做事的人,反而能夠贏得別人的尊重。

再強,也不要把自己當回事,學會謙遜做人,才能邁入人生的大境界。

放低自己,是一個人成熟的開始

麥穗彎腰,是因為飽滿的果實;智者低頭,是為了更好觀察地脈。

天不言自高,地不語自厚。

在人世間行走,我們只有學會放低自己,才能夠行穩致遠。

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德國有個叫貝耶爾的青年,在他讀大學期間,德國的有機化學權威凱庫勒教授已譽滿學府。

有一次,貝耶爾和父親閒聊,說起這位教授,貝耶爾不服氣地對父親說:「凱庫勒只比我大6歲……」言外之意凱庫勒教授年齡太小,不配當自己的老師。

貝耶爾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被生氣的父親打斷了。

父親厲聲質問:「難道學問與年齡成正比嗎?大6歲怎麼樣,難道不值得你學習嗎?我讀地質學時,幾乎沒有幾個老師比我大,有的老師比我小30來歲,難道就不學了?」

貝耶爾的父親行伍出身,卻對科學技術發展有着濃厚的興趣,50歲時開始學地質學。

多年的不恥下問,讓他成為了地質學專家,76歲時出任柏林地質研究院院長。

受父親謙卑品德的渲染,貝耶爾也學會了放低自己,向別人虛心求教。

後來,貝耶爾不僅獲得了柏林大學博士學位,還完成了多項使化學界轟動的研究性工作,聲名享譽歐洲,慕名求教者不絕於途。

俗話說:水低為海,人低為王。

越優秀的人,越懂得虛懷若古,而越是自傲自滿的人,越獨斷,不聽旁人的勸阻。

學會放低自己,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走向成熟的開始。

真正聰明的人,清楚地知道妄自尊大,帶不來任何益處。

只有謙卑為人,自己才會受益良多,收穫真正的成長。

你有多謙卑,就有多高貴

世間的紛擾,不管居廟堂,還是處江湖,只要有人生活就有對立。

謙恭低調,我們才能有一席之地。

倉央嘉措說:「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他喜歡下棋,並且棋藝高超,很少有對手。

有一次他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一個老人在擺棋陣,招牌上寫着:「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覺得老人太高狂妄,立刻上前挑戰,結果老人不堪一擊,連連敗北,左宗棠洋洋得意,命老人把那塊「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拆了,不要再丟人現眼。

沒想到,當左宗棠從新疆平亂回來時,居然又發現了那塊牌子。他很不高興,就又去和老人下棋,可是這次他竟然三戰三敗,被殺得落花流水。第二天再去,仍然慘遭敗北,他很驚訝:老人為什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棋藝提高得如此之快呢?他向老人請教。

老人笑着說:「你雖然微服出巡,但我一看就明白你是左公,並且即將出征,所以我讓你贏,好使你有信心立大功。如今你已凱旋,我就不必再客氣了!」

左宗棠聽後心悅誠服。

《周易》對此舉有個精妙的闡釋:「謙,尊而光。」

謙卑的人,一舉一動都蘊含着美德。

一個人,不管站得有多高,對待身邊的人都應謙卑隨和。

謙卑自重永遠是人生本色,也是真正的華章。

你有多謙卑,就有多高貴。

古語云:「謙者,德之柄也。」

不論處於何種地位,懂得不自傲,方為人生德行。

當你覺得萬事離不開你,生活缺你不可時,別忘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當你仰起頭目中無人的時候,別忘了只有低下頭,才能看清腳下的路。

為人處事中,不高看自己,也不低估他人,才能行得更穩,走得更遠。

人生路漫漫,唯有放低身段,看長路,行長事,才是長久之計。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書報文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417/158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