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生守拙三境界:不爭對錯,不亂分寸,不露鋒芒

《菜根譚》說:「抱朴守拙,藏形不露。」

真正的強大,不是鋒芒畢露、咄咄逼人,而是見識過百千世態,登臨絕頂,依舊低着頭做人。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

這種境界的人,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姿態自然放得比誰都低。

人生守拙有三個境界:不爭對錯,不亂分寸,不露鋒芒。

1、不爭對錯

有兩個人,為了「3×8=24」還是「3×8=21」大吵一頓。

他們越吵越凶,於是一起到縣官前,請縣官評定對錯。

縣官二話不說,把認為「3×8=24」的人拖下去,打了20大板。

那人大聲喊冤:「明明對的是我,縣老爺怎麼打我了!」

縣官說:「你跟以為『3×8=21』的人都能吵上半天,不打你打誰?」

歪理怎麼強辯,都只是軟弱的歪理;真理怎麼無言,也是鐵定的真理。

反對真理,是一種愚蠢,跟無知的人爭辯,是更大的愚蠢。

當你跟愚人爭辯,格局已經降低到愚人的層次了。

不爭,才是最高明的爭辯。

聽過一個故事:

有人問大師:「什麼是快樂的秘訣?」大師說:「不要跟愚者爭論。」

那人不同意:「大師,我反對你的說法,這算什麼秘訣?」

大師說:「嗯,你是對的。」

道德經》有句至理名言:「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你永遠無法辯贏一個固執己見的人,口沫橫飛,也只是浪費口舌。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辯由他辯,明月照大江。

君子不需要與人爭勝,更沒必要跟人強辯是非。

公道自在人心,真理自在心中,你無需辯,因為事實勝於雄辯。

放下對錯之爭,心平氣和,既長養智慧,又提升涵養。

2、不亂分寸

《增廣賢文》說:「過頭飯好吃,過頭話難聽。」

說話沒有分寸,是一場災難。

很多人口沒遮攔,一開口就傷人,還美名曰「刀子嘴豆腐心」。

好心說不出惡話,說話不中聽,定是壞心腸。

說話只需幾秒鐘,但可能用一生的命運償還。

南北朝時期,晉國大將賀若敦軍功累累,他很想升遷為大將軍。

但他始終不能如願,每當見到同僚升官,心裏都忿忿不平。

賀若敦把憤懣之氣投放到語言,經常跟人訴說自己懷才不遇。

有一次,他凱旋而歸,以為能夠晉升,不料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賀若敦怒火攻心,忍不住對傳令吏大發雷霆。

傳令吏大為不滿,把事情報告給晉公宇文護。

宇文護大怒,下令將口不擇言的賀若敦賜死。

有句話說得好:「會說話的人讓人笑,不會說話的人讓人惱。」

說的話不一樣,身邊的風景也會大相逕庭。

談笑風生、語吐蘭花,人人都樂於結交。

惡言惡語、口吐蒺藜,人們都避而遠之。

言為心聲。你的話,就是你的教養、道德、品行。

沒有口出惡言的君子,也不會有語出芬芳的小人。

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你的語言,就是一生的隱喻。

掌控好嘴巴的分寸,就掌控了人生的興衰。

3、不露鋒芒

古人云:「槍打出頭鳥,刀砍地頭蛇。」

鋒芒畢露,容易招來虧損;低調沉穩,才是長久之計。

隱忍一時,是為了將來振翅翱翔;謹慎卑微,是為了未來大放異彩。

呂端是歷史上出名的「糊塗宰相」,從來不跟人相爭。

朝堂議政,呂端總是讓人一步;跟人交往,呂端保持謙虛低調。

別人看不起這個唯唯諾諾的老頭,覺得他沒什麼才能。

事實上,呂端心鏡明亮,只是習慣少說話、多做事。

宋太宗趙光義駕崩時,王繼恩串通明德皇后、李昌齡等人,密謀政變,企圖廢黜太子。

呂端表面上不動聲色,暗裏早已覺察到端倪。

他謊稱手上持有宋太宗的親筆詔書,把王繼恩騙到書房。

王繼恩平常就看不起呂端,萬萬沒想到呂端居然會突出奇謀。

呂端把房門一關,把王繼恩鎖在裏面,再回到朝堂上,義正辭嚴地擁立太子為皇帝。

一場驚天謀朝篡位陰謀,就被一個「糊塗」之人,扼殺於搖籃。

《菜根譚》說:「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噬人手段處。」

比萬丈鋒芒更致命的,是不動聲色的能力。

揣着明白裝糊塗的人,不顯山、不露水,深不可測。

這種人,不需要閃光燈照耀,自有吸引眾人的攝人氣度。

4、

《老子》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本領越是高不可攀,姿態越是低到塵埃。

不爭對錯,是非自有公論;

不亂分寸,三思而後開口;

不露鋒芒,低調才是智慧。

抱朴守拙,就是人生最高境界。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京博國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412/1579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