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文化大革命中的女紅衛兵

作者:

尤西林說:「文革中打人最凶者,往往有紅周邊」[14],這一道理,同樣適合於女性。由於身體的原因,女紅衛兵天然地處在弱勢,她們唯有徹底、矯枉過正地抹殺自己的本性,改變自己的形象,才能獲得「紅衛兵組織」的認同,被承認為其中一員;她們的所作所為,必須表現得比男紅衛兵更兇殘,才能爭得自己的生存空間和政治空氣。

特別是到了1966年的後期,紅衛兵的造反已經升級到以武力鬥爭為主,「1967年夏季開始,暴力逐漸取代了辯論」[15],身體的武力和體魄的強健是獲取關注的關鍵,同時也意味着更高政治地位的本錢。這是一個崇尚暴力的時代,不愛紅妝愛武裝。女性勢必要對平日溫良的習性作出反彈,以暴力行為換取發言權。

於是,一幕幕女性施暴畫面出現了。也正是因為平時的柔弱,女紅衛兵們向殘暴的轉變就顯得格外觸目驚心:

在球場的乒乓桌上,蘇步青教授被保守派押上台,主持大會的是我們年級的團支書,一個質樸善良的女同學。她聲嘶力竭第聲討、斥問。突然把一瓶紅墨水噴曬在蘇教授謝了頂的頭上,隨即把他推倒在台上,責令他在曬得冒泡的柏油路上作狗爬……我被她的突變震驚了。[16]

藉助「暴力」作通行證,進入「文革」秩序後,女紅衛兵們享受到了造反的滿足感(特別是一些女紅衛兵頭頭,憑藉此為政治資本,爬得很快):

哈爾濱發生了一件給全市造成極大震動的事情——幾個流氓光天化日之下,將一個中學女紅衛兵劫持到一處建築工地輪姦了。因此,全市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打擊流氓的高潮。

輪姦紅衛兵這種殘暴的罪行,尤其在紅衛兵們心中激起了報復的憤怒。她們對那些流氓比男紅衛兵更手下無情。因為她們是中學女學生的時候,怕他們如畏狼虎。瞧着那些半年前遠遠地看見就使她們少女心中充滿恐懼、唯恐避之不及的除了名的,她們認為是無法無天為所欲為的大流氓大惡棍一排排雙膝跪在她們面前,戰戰兢兢,個個如犯了殺頭之罪跪在女皇面前引頸待死的奴才一樣,她們體驗到了一種懲惡除暴的女豪傑般的救世氣概和復仇雪恨的滿足與痛快。[17]

但是,女紅衛兵們進入「文革」秩序,失去的更多。

「文革」中兩性間的性別壓迫被「階級論」所遮蔽,社會政治對於女性「去女性化」的性別閹割也往往被女性自己所忽視,可悲的是,她們往往還將此種壓迫轉化為對更弱者的壓迫,這更弱者便是沒有政治生命的人——那些被打倒者,再被踏上一隻腳的人民。而且,出於嫉妒這一女人的天性,她們被男權社會所壓,往往轉壓自己的同類,甚至更殘酷[18]。女紅衛兵在「文革」中所犯下的惡性,強迫她們的男性社會的「象徵秩序」有罪,她們自己也有責任。

女紅衛兵在迫害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是受迫害者。實際上,與主流話語的表面文章相反,在社會生活中,女性總比男性承受更多的不公平待遇。婦女被趕出家門參加和男人無差別的社會勞動,但是平時賺取的勞動工分卻是不一樣的,男人10分,女人一般只有7分。在「文革」夫人道德懲戒中,男女關係被污衊為「搞破鞋」,但是着重羞辱和打擊的是身為「破鞋」的女性,男人常常逃過這樣的公審。

不管女紅衛兵們進行怎樣的暴力行為,女紅衛兵最後也還是成為不可避免的暴力受害者。因為在紅衛兵的派系鬥武力爭中,女紅衛兵由於身體的缺陷,往往是無辜的受難者,成為運動的犧牲品:「在這場衝突中,我校一初中女生H胸部中彈身亡,她死時僅僅17歲。一名高中女生J失蹤。」[19]「女性遭強暴也時有發生,紅衛兵滋生了流氓作風。我校學生大部分是女同學,她們固然勇敢堅強,但萬一戰鬥總被俘,遭到對方組織當中流氓的凌辱,後果就不堪設想了。」[20]

三、女紅衛兵的將來式:下鄉插隊後她們的命運何去何從?

1967年夏天起,轟轟烈烈的紅衛兵運動結束後,紅衛兵一代人陸續走向社會,開始了為期十年之久的上山下鄉插隊運動。女紅衛兵轉換為女知青角色,人生大大起大落,前途被完全扭轉。筆者想要追懷的是女紅衛兵們成為女知青後,她們的命運將以怎樣的圖景展開。

報「春」的第一燕便是邢燕子,1960年她的事跡受到表彰宣傳,成為上山下鄉知青的楷模。相信下鄉插隊後的女紅衛兵們仍然是以她為榜樣,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個毫無性別差異的「鐵姑娘」形象。在有關回憶錄里,這樣的景象俯拾皆是:

我們那個連隊的一位女性,身體很弱,患有較嚴重的胃病,初來東北根本吃不下那裏的粗茶淡飯,每天只能買點餅乾充飢,即使如此,她仍然堅持每天下地勞動,幹着和其他同學一樣重的活。我們連還有幾位女知青,看到男同學都扛着180斤的麻袋上屯,也要求扛整袋的麥子,看到她們走上跳板時的困難勁,使人不能不佩服她們的意志。她們也硬是這樣堅持了下來,成為了有名的「鐵姑娘」。[21]

究竟為何要做「鐵姑娘」?筆者認為這和女紅衛兵們雖然被貶為女知青後,仍然努力遵循「象徵秩序」的心態有關,也與當時國家宣傳的女性審美導向有關。後者將「男女平等」解釋為「男女都一樣」,讓女性不顧其生理特點,硬去做男子做的事,這大概是今天的人對那一段歷史批評最多、也是我們最需反思的地方。

這種平等是以男性標準為標準,以忽視女性與男性生理差別為前提,以女性努力去做「男同志能辦到的事」去爭取形式的平等,女性為此付出許多代價。與此相適應的是「去性別化」的性別文化和「不愛紅妝愛武裝」的審美趣味。問題不在於是否讚美女人中性化,而是對所有違背這一標準的「另類」產生的排斥[22]。

儘管女性一直努力遵循這樣苛刻的標準,她們在插隊生活及返城風潮中的遭遇還是比男性更加惡劣與不幸,從一些現象便可看出差別——比如男知青有參軍的渠道,女知青沒有;工農兵學員中,女性也就佔到11%左右;到了70年代後,知青點存在「女多男少,女大男小」的現象,男女是很不平等。數字很能說明問題:「根據國務院知識青年辦公室的統計,1974年末,全國已婚知青有48萬人,佔全部在鄉知青的7.1%……在文革結束後的1977年達到了創紀錄的86.1萬人,佔10%。」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劉小萌提供的資料,已婚知青中和農民結婚的超過70%,知青間結婚的,約20%,與城裏人結婚的,不到10%,而且,更重要的是:「女知青嫁給農民的人數明顯超過了男知青娶女農民的人數」[23]。

正如冰冷的資料所告訴我們的,女紅衛兵—知青中有很多人嫁給當地的農民,很多人被基層的掌權者所玩弄,很多人在追逐理想的過程中獻出了青春。

四、結語

「文革」十年之後,紅衛兵作為一個團體得到了愈來愈多的關注和研究,但是將女紅衛兵剔除出來,單個研究,這樣的著作筆者還未曾讀到。筆者也無法忍受時過境遷之後,人們對女紅衛兵的種種不切實際的「意淫」想像——有人創作了主題為「女紅衛兵」的系列油畫,將她們想像成為黛玉葬花式的、掙扎於血雨腥風之中的性慾物件[24]。

在這篇文章里,筆者一一梳理了女紅衛兵「文革」之前的社會境遇——「女紅衛兵的過去式」,「文革」之中她們的心態和行動——「女紅衛兵的現在進行式」,以及被發配下鄉插隊之後她們的遭遇——「女紅衛兵的將來式」。通過追溯女紅衛兵的「前世今生」,筆者也彷佛和當年年輕的她們一道,共同完成了一段艱難的心靈旅程。

而這篇文章,也算是獻給她們的一次微薄祭奠。

抱憾的是,本文主要關注的是那些有「殘暴」行為的女紅衛兵形象,而缺少對「純情善良」的女紅衛兵形象分析,這是筆者以後閱讀和思中考需要補充的一個方面。

【注釋】

[1]梁曉聲:《一個紅衛兵的自白》(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頁106。

[2]米鶴都:《紅衛兵這一代》(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頁157。

[3]安文江:《我不懺悔》,載徐友漁編:《1966——我們那一代的回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8),頁111。

[4]丁曉禾編著:《狂飆——紅衛兵狂想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頁90。

[5][美]阿妮達‧陳著,史繼平、田曉菲、穆建新譯:《毛主席的孩子們——紅衛兵一代的成長與經歷》(天津:渤海灣出版公司,1988),頁257。

[6]申曉輝:《文革日記》,載徐友漁編:《1966——我們那一代的回憶》,頁174、178。

[7]張新蠶:《紅色少女日記——一個女紅衛兵的心靈軌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頁115。

[8]張新蠶:《紅色少女日記——一個女紅衛兵的心靈軌跡》,頁242。

[9][美]阿妮達‧陳著,史繼平、田曉菲、穆建新譯:《毛主席的孩子們——紅衛兵一代的成長與經歷》,頁27。

[10]梁曉聲:《一個紅衛兵的自白》,頁74。

[11]梁曉聲:《一個紅衛兵的自白》,頁306、317。

[12]沈虹光:《大洪山中》,載徐友漁編:《1966——我們那一代的回憶》,頁236。

[13]黎若:《走出藩籠》,載徐友漁編:《1966——我們那一代的回憶》,頁269。

[14]尤西林:《文革境況片斷》,載徐友漁編:《1966——我們那一代的回憶》,頁10。

[15]尤西林:《文革境況片斷》,載徐友漁編:《1966——我們那一代的回憶》,頁11。

[16]安文江:《我不懺悔》,載徐友漁編:《1966——我們那一代的回憶》,頁94。

[17]梁曉聲:《一個紅衛兵的自白》,頁150。

[18]具體案例可參見梁曉聲:《一個紅衛兵的自白》,頁59、106。

[19]勞班:《崢嶸歲月——成都武鬥親歷記》,載徐友漁編:《1966——我們那一代的回憶》,頁126。

[20]勞班:《崢嶸歲月——成都武鬥親歷記》,載徐友漁編:《1966——我們那一代的回憶》,頁129。

[21]米鶴都:《紅衛兵這一代》,頁264。

[22]金一虹:《「鐵姑娘」再思考——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社會性別與勞動》,《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1期,頁192。

[23]劉小萌:《下鄉女知識青年婚姻狀況剖析》,載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頁150-151、頁153。

[24]張大中油畫中的「女紅衛兵」形象曾引發眾多爭議,張的油畫代表作及有關該問題的論爭可參見以下網路資源:人民需要糧食:《張大中之《女紅衛兵》》(2007-7-1),京華論壇網站,http://bbs.qianlong.com/viewthread.php?tid=1146890&extra=page%3D2%26amp%...,那日蘇:《歲月留痕:張大中作品《女紅衛兵》》(2007-2-5),國際線上論壇,http://bbs.chinabroadcast.cn/read.php?tid=280430

《二十一世紀》網絡版二○○七年十一月號總第68期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二十一世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327/157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