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從三藩市謝老太太被襲 看亞裔倒賣免費食物現象有感

謝婆婆也正是這樣一名經營者,所以在事發前市場街(Market Street)街區會很經常見到謝婆婆的身影。我在今天下午時分專門到了事發地點附近的食物銀行詢問了相關情況,「警察都認識她因為她被趕了又到下一個街口賣貨。」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食物銀行的工作人員說道。

手持木棍謝婆婆稱遭男性嫌疑犯,襲擊圖片來自Twitter版權屬於原作者

最近頻頻看到很多關於亞裔在美遇害的新聞,這些新聞都讓我感覺到十分心寒和痛心。

據Stop AAPI Hate組織發佈的研究表明,在過去大約一年的時間裏,共報告了3,800起亞裔仇恨事件。在過去的五個月中,這個數字大大高於去年的全國約2,600起亞裔仇恨事件。與男性相比,女性在報告中所佔比例更高,為68%,而男性則佔29%。

可見其實亞裔遇害也不是一天半天的存在了。隨着最近連續的新聞曝光後,美國部分政要藝人都聲援亞裔群體。值得高興的是,有人站出來為亞裔群體發聲了。

而就在前天17日,一則當地新聞更是讓我格外關注,三藩市一位華裔謝婆婆遭遇暴力襲擊之後,勇敢還擊匪徒。亞裔反擊,打傷嫌犯的新聞頓時成為國際熱門話題。主流媒體都紛紛報道了此事,以及這件事為社會帶來的正面影響也不在這贅敘了。

恰巧,前天和朋友的交談里了解到了一些事件外的背景信息,作為一個從小愛看藍貓淘氣3000問的我,順藤摸瓜,通過朋友的介紹,聯繫到了謝婆婆的一位朋友亦是鄰居。這兩天我也通過不同渠道里去驗證信息的真實性後,今天想順着這個事件給大家提供多一點的信息和思路當我們在思考種族仇恨/歧視問題的時候。

從謝婆婆看亞裔販賣免費食物現象

據了解,在事發的三藩市市田德隆區(Tenderloin)有着很多由食物銀行(Food bank)設立的食物派發點,每周準時為合符合資格的人群提供免費的營養食物。而在食物站外,都會出現一群亞裔的身影,他們似乎都有着自己的團隊,井井有條,通過通訊工具來交流每個食物站發放食物的時間。而領取到食物的人群,往往把自己吃不完的免費食物轉手低價賣給「團隊」,隨後「團隊」就會在街上擺攤進行倒賣。這顯然不是一個合法的商業行為。

但原來這個以華裔群體為主倒賣免費食物的現象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具體新聞報道在文章最後會附上連結。報道里,據三藩市市場街辦公室的員工埃德加·默卡多(Edgar Mercado)回憶道:「通常是老年婦女,她們似乎像一個團隊一起工作。看到她們每個星期三和星期天在擺地攤銷售,組織得井井有條。」

三藩市當地新聞媒體報道了老年人擺攤倒賣免費食物的新聞,圖片來自Mission Local版權屬於原作者

另外在一位亞裔美國人寫的一篇文章標題為《濫用浪費食物銀行系統》裏提到:「我不喜歡成為種族主義者,但我不得不說,這種濫用浪費很大程度上是由年長的華裔美國人造成的。我不完全理解為什麼,但是當我開車去社區中心和教堂時,您會看到很多人在那裏等待。即使在格萊德紀念教堂,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華裔美國人,您甚至可以在新聞報道看到,這些人要麼重複排隊拿多次免費食物,要麼試圖將領到的免費食物出售。我是半個中國人,但是我知道那是錯誤的。」

據光顧過的這些「商店」的朋友介紹,在這個群體裏,很多時候因為怕自己的貨被搶了偷了,他們往往都會帶着一些武器,比如,木棍,刀等。還有一些「商家」,由於距離公共衛生間距離較遠,同時自己又要看着自己的貨,就乾脆就地解決。如果來過三藩市市區,那這樣的情況一定見慣不怪。

而謝婆婆也正是這樣一名經營者,所以在事發前市場街(Market Street)街區會很經常見到謝婆婆的身影。我在今天下午時分專門到了事發地點附近的食物銀行詢問了相關情況,「警察都認識她因為她被趕了又到下一個街口賣貨。」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食物銀行的工作人員說道。

據和同住在謝婆婆一棟樓的住戶透露,木棍是謝婆婆防止食物被偷搶的必備工具之一

領取免費食物都屬於困難戶,這現象背後可能會有很多種的動機,但無論如何,通過不合法的渠道去賺錢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但他們的處境也是讓人同情。

種族歧視是怎麼產生的?

最近連續的多起亞裔遇害的案件都會讓人不約而同想到了種族歧視這個詞。

牛津字典里對種族歧視的解釋是:對一個人或多個人基於其在特定種族或族裔群體(通常是少數群體或邊緣化群體)中的成員身份而產生的偏見,歧視或對抗。

而斯坦福心理學家史蒂文·羅伯茨的在7個形成種族歧視的因素的研究里表示,造成種族歧視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分類別,就是將人們分為不同的組。就是如果看到有一群特定的人群在做特定的事,不管好的還是壞的,人就會潛意識容易把這群人進行標籤和歸類。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保留了「趨利避害」的天然基因。即是傾向在熟悉的環境中與熟悉的人打交道,但一旦與不熟悉的人打交道,就天然產生警惕感和不安全感。種族之間,對不同種不同文化的人抱有天然的敵意和提防態度就不難理解了。加上一些負面的所見所聞的積累,更是加速了誤解和偏見的產生,從而催促發展成了歧視。

女孩手中舉着"每個人的命都重要」的標語,圖片來自Twitter版權屬於原作者

如果回到剛剛提到的亞裔販賣免費食物的現象,試想一下,如果人看到這樣的現象和狀況,會怎麼去思考和理解呢?

努力去改變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

世界上很多東西我們都沒辦法去改變,但是能夠改變的是我們自己本身。尤其當我們感到生氣或沮喪時,我們經常會不自覺地讓別人為問題負全責,但這對事情的改善並沒有一絲的幫助。別人服氣,也許是因為當時覺得這個人聲音大不好欺負罷了,但這個人在別人心裏做過的事情,形成過的印象依然會存在,這顯然是治標不治本的。而以德服人,將心比心才能真正得到人心。也只有被標籤了的群體裏的每個人都一起努力,才能把原有的標籤撕下來,換上一個新的。

遇到問題勇敢發聲是值得提倡的,但同時自省也是必不可少的。

古人云:小人無錯,君子常過。倘若能反觀自身,看到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不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受到暴力除外),還可以贏得身邊的人尊重。做人,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是儒家倡導的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

孟子說過:行而不得,反求諸己。這些都是中華千年古人流傳下來的大智慧。自省態度不代表啞忍和沉默,自省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過程恰恰正是在保護和捍衛群體中的每一個人。

最後就是,在海外的朋友們,一定多保重,保護好自己。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40度的開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324/157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