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驚奇!「昆蟲無人機」重量0.6克 每秒扇翅500次

每秒扇翅500次,重量僅0.6克,碰撞翻滾後也能立即復飛,這可不是某種昆蟲,而是真真正正的人造無人機。

其大小好比一隻大黃蜂,外觀就像長着翅膀的磁帶盒,身體主要由四部分組成:機身、傳動裝置、機翼鉸鏈和機翼。

靈感來源於經常蟄我們的蚊子:如果蚊子趴在臉上,哪怕迅速拍它,它也有可能溜走,並能迅速飛回臉旁繼續「嗡嗡嗡」,這固然令人討厭,但也說明蚊子等小昆蟲擁有極高的飛行彈性。再比如,一隻果蠅倒立在天花板上時,40毫秒內即可翻轉過來。

昆蟲的這些功能看似「不起眼」,但一直都難以在人造飛行機械人中實現,而前文的「昆蟲無人機」,正是由麻省理工學院(MIT)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 Kevin Chen研發出來的帶有「昆蟲功能」的人造飛行機械人。

相關論文已於近日發表在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雜誌上,論文標題為《昆蟲大小高靈敏、抗碰撞的彈性飛行器》(Collision Resilient Insect-Scale Soft-Actuated Aerial Robots With High Agility)。

談及研究初衷,Kevin Chen表示很多無人機都非常大,且多數用於戶外飛行。但是幾乎沒有可在複雜、混亂空間中飛行的昆蟲大小的無人機。

他說,「昆蟲無人機」的構造,完全不同於大型無人機,後者通常由電動機提供動力,把這種電動機縮小後並用在「昆蟲無人機」中,其效率反而會降低,因此要給「昆蟲無人機」尋找電動機的替代品。

起飛中的「昆蟲無人機」

此前的主要替代方案,是採用由壓電陶瓷材料製成的小型剛性執行器,但這種執行器非常脆弱,如果把它用於「昆蟲無人機」,很難承受大約一秒一次的碰撞。為此,他們研發出一種新型彈性介電體驅動器。

「昆蟲無人機」的「心臟」:新型彈性介電體驅動器

據悉,Kevin Chen通過使用軟驅動器,設計出一種彈性更好的新型彈性介電體驅動器,這種驅動器由薄橡膠圓柱體製成,圓柱體上包裹着碳納米管。

當給碳納米管輸送電壓時,靜電壓力就會產生,進而會擠壓和拉長橡膠圓柱體,這種反覆的擠壓和拉長,可讓「昆蟲無人機」的翅膀快速扇動。

概括來說,驅動器是提升無人機性能的關鍵。在驅動器中,彈性體片材的長度、寬度和厚度分別為8毫米、50毫米和210微米。在彈性體被捲成圓筒後,碳纖維帽被連接到兩端,並能同時連接電氣和機械。

製作過程中,該團隊通過降低接觸電阻、來提高電阻生產效率。總之,這種新的驅動器可在更高電壓和更高頻率條件下驅動,並且在共振和自由位移測試中表現更好。

最終設計出的驅動器,可讓翅膀每秒鐘拍動500次,無人機藉此擁有真正類似昆蟲的靈活性。

在飛行時,如果你用手擊中它,它也能像拍不死的蚊子一樣,可在0.16秒內恢復飛行,此外還能進行空中翻騰等動作。

據悉,相比該團隊之前的工作,本次設計的新型驅驅動器,其輸出功率的密度相比以前提高了100%,換能效率提高560%。

概括來說,驅動器好比「昆蟲無人機」的「心臟」,搞定「心臟」後,他們開始設計無人機的其他「器官」。

基於新的數據分析,他們重新設計了無人機的變速器、機翼鉸鏈和機翼等,其中機翼的骨架材料是碳纖維,翅膀是聚酯纖維,看起來有蟬翼般的逼真感。

圖示位置為驅動器

最終誕生的「昆蟲無人機」,除可以進行懸停飛行以外,還擁有70厘米/秒的上升速度。據該團隊介紹,這一速度使得該無人機成為目前最快的軟移動機械人之一。

此外,該無人機的升力重量比為2.2:1,這意味着它可攜帶約等於其重量的有效載荷。

經初步測試和計算,使用現成的鋰聚合物電池(LiPo),可讓無人機大約飛行10–30秒,其中無人機下面的合金線,主要用於供電。任智健告訴 DeepTech:「目前還是通過控制器輸出信號,經過電壓放大器增壓之後給無人機供電。我們的下一步計劃就是讓無人機攜帶電池『更加自由』地飛行。」

「昆蟲無人機」的設計:遇到碰撞依舊能「活下來」

 

 

比起此前工作,本次機械人的傳輸長度從400微米增加到500微米,鉸鏈尺寸分別調整為2.05毫米和0.10毫米。

其中,鉸鏈由12.7微米厚的聚酰亞胺薄膜製成。新的驅動器、機械人變速箱和機翼鉸鏈「強強聯合」,相比此前工作,該無人機的淨升力提高83%。

他們還進一步改進了機翼設計,從而讓無人機可在更大氣動載荷下工作,並能在遇到碰撞時「活下來」。

在提高機翼剛度上,該團隊使用了一種新型碳纖維。他們還對翼根位置進行了修改,飛機內梁由曲線設計、變為直線設計,這樣可提高機翼的碰撞魯棒性。

另外,機翼的前緣翼梁和對角翼梁,都與碳纖維的方向對齊,這樣可增加機翼的剛度,從而幫助無人機在遇到碰撞時可以恢復飛行、以及做出空翻等動作。

在飛行展示中,他們還發現該無人機可實現可控的懸停飛行,如下圖,這是無人機在飛行中出現10秒懸停的圖像序列。

在這次10秒的懸停飛行中,高度誤差小於0.5厘米,xy平面的漂移小於4厘米。

在懸停飛行期間,驅動器的輸入電壓幅度在懸停條件下緩慢變化,電壓上下浮動為20V。相反,在機身快速翻轉過程中,驅動器的電壓幅度在2-3次拍打翅膀(60毫秒)時,將從近2000V下降到200V以下。

大幅的電壓變化,會給驅動器帶來極大的瞬時應變,但由於驅動器由彈性體製成,因此承受力比剛性驅動器更強。

為展示無人機的敏捷性,他們還進行了受控上升飛行,擬合結果表明,無人機的上升速度達到70厘米每秒,相比他們之前的工作,其最大上升速度提高了兩倍以上。

除了演示懸停和上升飛行,該無人機還可通過反饋控制,從飛行中的碰撞中恢復。下圖 a–c顯示了第一次碰撞恢復演示,演示中他們將無人機向下推,但這種擾動對其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無人機被擊中後,機身高度降低4厘米,然後它逐漸回到懸停設定點。這說明,在飛行干擾中,「昆蟲無人機」有足夠的控制能力和恢復能力。

期間,為驗證無人機的空翻能力,他們做了五次實驗。

據悉,空翻演示需要驅動器來處理輸入信號的巨量瞬時變化。

談及應用,任智健表示:「它基本可用於目前所有無人機的應用場景,在搜救和探索上,可進入更加狹小封閉的空間。其他應用領域還有野生自然環境的考察、農作物授粉等。受益於仿生和微型的優勢,這款無人機基本不會干擾到野生動物。」

他補充稱:「最近的毅力號火星車上搭載了最新的無人機,由於大氣稀薄,必須增加成倍的轉速才能起飛運作。而我們此次設計的軟體介電驅動器,在高頻運動上比傳統電機更有優勢,同時在低重力環境下,也不影響無人機的飛行。」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DeepTech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310/156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