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民俗風情 > 正文

忙趁東風放紙鳶 這才是風箏真正的名稱

起風的時節,就會看見天空中有五彩斑斕的絢麗顏色隨風起舞,現代人們習慣稱其為「風箏」,其實如果它們只是在天空寂靜無聲的飛翔,而沒有發出任何聲音,更正確的叫法應該是「紙鳶」——風箏的前身。

起風的時節,就會看見天空中有五彩斑斕的絢麗顏色隨風起舞,現代人們習慣稱其為「風箏」,其實如果它們只是在天空寂靜無聲的飛翔,而沒有發出任何聲音,更正確的叫法應該是「紙鳶」——風箏的前身。

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故而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

風箏的歷史

這樣看來我們日常放飛的風箏大多都是「只見其型,未聞其聲」,不得不歸因於現代人的動手能力遠不及古人,追尋風箏的起源,可上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770-221BC)時期,由於戰爭的需要,古人以鳥為形,以木為料,製成可在空中飛行的「木鳶」。據《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另據《鴻書》記載:魯班也曾製作過木鳶,曰:「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在中國古代,木鳶一直是戰爭時通訊和偵探的重要工具,並能帶上火藥用作戰爭進攻的武器。

「紙鳶」於唐代(618-907)轉化為娛樂活動,兒童放紙鳶開始在民間流行,唐代詩人唐採在《紙鳶賦》中記載:「代有游童,樂事末工。飾素紙以成鳥,像飛鳶之戾空;翻兮將度振沙之鷺,杳兮空光漸陸之鴻,抑之則有限,縱之則無窮,動息乎絲綸之際,行藏乎掌揮之中……」

風箏在古代除了有通信和娛樂的功用外,還是祈福、吉祥的文化符號,把喜慶的顏色、圖案、形狀放向天空,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宋代寇準作詩《紙鳶》云:「碧落秋方靜,騰空力尚微。清風如可托,終共白雲飛。」

放風箏去嘍!

風箏的名稱的由來

風箏又名紙鳶,但它一開始並不是紙做的。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所以,也有人把風箏細分: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現在我們說的風箏其實是統稱,把那些沒有哨子的紙鳶,都叫作風箏了。

hi,我是紙鳶

hi,我是風箏

當然,風箏最重要的作用是供人們娛樂。放風箏是古往今來的人們最喜愛的戶外活動之一。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裏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紅樓夢》也有群芳放風箏的情節,其中還提到一種說法,放風箏就是放晦氣,如果風箏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就是晦氣放走了。

風箏的外形圖案:「傳統的」美過「現代的」

傳統的風箏圖案多樣,以寓意吉祥的圖案為主。有龍、鳳、麻姑、蝴蝶、燕子、魚等等,寓意「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還有蝙蝠,因為諧音「遍福」更受人們的歡迎。如在傳統的北京沙燕風箏中,以「福燕」為代表,在整個硬膀上,可以畫滿經過美化的蝙蝠。風箏,不僅僅是玩樂的道具,也表現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現代風箏外形雖然也豐富多彩,偏於重視新材料、新工藝的運用,造型趨於簡潔,有的加入漫畫、卡通的圖案。風箏的發展也沒有像其他一些傳統的東西一樣衰落,依舊充滿活力。一到春天的有風的天氣,城鄉的空曠之處,隨處可見各色風箏飄舞在空中。

現在已是三月天,美麗的春季即將來臨,喜歡在蕩漾的春風中全家一起去放風箏嗎?那就趕緊親手做一個風箏,「忙趁東風放紙鳶」吧!

責任編輯: 李雨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301/1563070.html